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优秀篇
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优秀篇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
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优秀篇
。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下面有YJBYS小编整理的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优秀篇,欢迎阅读!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优秀篇
穿越千古尘埃,用庄子的名义问自己一个问题:今生今世,我的心到底可遨游多远。
——题记
当我第一次听过庄子这个名字是在于丹讲的《百家讲坛》中,从此这个名字也在我心中藏了很多很多年。蹁跹如蝶,每每在我滞重胶着的时候,透进天心一线亮光,给我摆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庄子》中的一句话:“乘物以游心”,但用了很长很长的时光也没有想得很明白:我们心究竟可以遨游多远?
庄子何许人
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颂,但我从于丹的《百家讲坛》中才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来往”的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说尽天下英雄,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古今往来,多少文成武将将一生追求的,就是死后追封的一个溢号。辛弃疾说过“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生就这么过去了。但庄子却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十有明而不议,万物有理而不说。”所以他不爱说什么。天下人为了名和利,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其实内心有拘囿。但用庄子的话来说,一个人至高的境界就是完成天地之间一番逍遥,也就看破内心重重的樊篱障碍,得到宇宙静观天地辽阔之中的人生地位。让人真正成为人,让我们风发扬励,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也许这就是庄子,有这样一番逍遥的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追寻,去传承。
总有路可走
在《百家讲坛》中讲述看《庄子》中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叫支离疏的人,他的双肩高过他的头顶,头低到肚脐以下,本应该是垂在背后的发鬓,确实冲着天的。他的五脏六腑都挤在后背上,还是个驼背。经过庄子这番形容,这个支离疏不仅是丑陋的,而且几乎狰狞。可是支离疏他替人缝衣服,已足够养活自己。他还有余力替别人去筛糠啊,簸米啊,挣得钱足够养活十口人。庄子的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外貌丑陋,身体残缺,也可以自食其力,得享天年,这是因为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当我看庄子的文章,有时会觉得无边无际,他描绘出来的一切奇思妙想都超乎我的生活经验之外。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还是可以对应的上庄子所描写的一个有一个形象的。他告诉我: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平常心。无论他是后天受刑罚的,还是先天残疾的,无论是肢体上残疾的,还是智力上有缺憾的,他们都是我们的镜子。
我们在没有他们的残缺里面找出健全,反而在我们自己的健全中找出的残缺。这种残缺靠心智可以补足,靠精神与天地之间的遨游可以去完善,这大概就是庄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一种最好的启发,这也正是我们这整个民族所必须的传承的。
境界有大小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种种的斗争,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在庄子的笔下又很可笑,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为了争夺土地而战。打的旷日持久,民不聊生。最后两个国家争的多大的土地呢?触氏跟蛮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一个住在右犄角里。当我明白他们争的土地最大不过一个蜗牛壳时,庄子告诉我得出:在这么有限的生命里,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你度过什么样的人生,最不该扔掉的是快乐。所以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今天我重新认识庄子,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的境界。
我从《百家讲坛》中学到的庄子,我觉得它论的不是南华真经,读的不是哲学典籍,只是讲的一种心得,它激活了经典,用经典的力量还一个人,一个名族,一个国家本来的模样,可以天真,可以飞扬,我想更多的是学会和懂得如何传承这种精神,
资料共享平台
《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优秀篇》()。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优秀篇
作为中国数字产业的杰出代表,中国知网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他们在各大国际书展上频繁亮相,每一次都带给人们不同的惊喜。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白俄罗斯明斯克国际图书展销会上,该公司开发的中英文丝路文化数据库多国合作项目再次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如今,该数据库的进展情况如何?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这款产品能够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不久前,《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走进中国知网寻找答案。
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丝路文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 面向丝路沿线40多个国家、30亿人口提出的战略倡议。它既是经贸的桥梁,也是丝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人文交流、文明相互交融的重要纽带。中国知网总裁王明亮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文化的融合和知识信息的共享,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使我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建构在文明融合的基础上,不仅强调政治协调、经济交流、安全与制度建设协作,更突出民心相通和文化融合。
“中英文丝路文化数据库多国合作项目立足于民心相通、知识共享和文化融合,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奠定民意基础、文化基础和知识基础。”王明亮介绍说,通过汇聚整理丝绸之路研究的各国文献,数字化呈现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同时编辑梳理反映当代丝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事实、数据和知识,联合丝路相关国家共同开发出版中英文丝路文献数据库,打造一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知识文化多国共享平台,并逐步发展成为丝路各国在经贸、文化、科技、区域安全等领域相互交流、形成共识的知识基础设施。
据悉,中英文丝路文化数据库多国合作项目已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出版物数据库推广类的首批项目。有关专家认为,本项目的实施将在欧洲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之间建立起一座经济与文化沟通的桥梁,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中华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各种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在线传播和动态交流,对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优秀篇
“活在当下”,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意思是说,人活着,不要为即将可能发生的事而担忧,也不可为过去的事焦虑,要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不求远忧,只为近谋。
此次丝绸之路因路程太远,一贯自驾游的我们,坐火车前往甘肃。这是我第二次坐火车。第一次从青岛至西安,终点站是兰州。这次恰巧又是从青岛到兰州。上次的火车虽说是软卧,可卫生条件很差,床也很窄,床铺下面还有煤,给我的心灵留下了些阴影。这次丝绸之路是全程火车,又都是硬卧,令我不免有些担心。
从青岛站出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站台。这趟火车通身红色,是班空调车。踏上火车的一刹那,我松了一口气。虽说还没有见到床铺,但车厢与车厢的衔接处就已十分干净,不能说一尘不染,但也是光彩照人。步入车厢,说不上豪华,却异常整洁。洁白的床单,洁白的枕套,虽说是硬卧,却比当年的软卧好多了。只要住得好,此次旅途,在我眼中也曾添了不少光彩。可是,我老是不适应着车厢,第一印象太重要了,火车或许已经给我留下了不干净的印象,要在一时三刻内改过来,那也不易。
我们要在火车上待31个小时,我也慢慢接受这整洁的车厢,等到差不多适应的时候,火车却到达了兰州。我没有享受火车的整洁。
到达兰州已是晚上八点。我们吃过晚饭,稍一休整,又要赶十点的一班火车。一下火车,我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火车一直颠簸,加上我们坐的时间长,不仅习惯了干净的火车,也习惯了脚下的颠簸。猛然踏到平坦踏实的地面,竟有些不习惯。从下火车开始,尽管脚下的地面是静止不动的,但我始终觉得脚下在晃动。两个小时过去了,知道登上从兰州到嘉峪关的火车,我也觉得一直站不稳,此日清晨到达嘉峪关市时,也始终有这样的幻觉。我没有享受地面的平坦。
我没有“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一种能力。它提醒你享受现在,乐于现在。不要为了下一秒的忧愁放弃了这一秒的快乐,而下一秒又在深深的悔恨。
&ldquo
;活在当下”是一种境界。它让你忘记未来的忧虑,过去的悔恨,只享受现在。不要想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因为我们现在很满足。“活在当下”是一种幸福。如果你做到了,你的人生将会有无数快乐的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