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原型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贾宝玉的原型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以下是大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贾宝玉的原型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贾宝玉的原型纳兰性德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赏/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起名《木兰
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写于康熙二十四年春,而容若在这一年的五月去世。由“柬友”可知,此诗是对顾贞观等好友的“诀别”,是表达对人与人聚散离合的感慨和对朋友的不舍。人生若只如初见
拨开历史的轻纱,探访大清的记忆,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温柔而诗意的名字,纳兰容若。
清代笔记《能静居日记》里有一个记载,和珅将《红楼梦》进呈给乾隆阅览,乾隆读后说:“这本书写的就是明珠家的事。”后来在红学索隐者中,曾有很大的一个流派断言“明珠家事说”,而乾隆的这段话就是他们观点的重要源头。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贾宝玉的原型就是明珠的长子纳兰容若,也就是纳兰性德。
除了曹植以外,纳兰容若可能是整个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贵公子。他的词作曾一度被人忽略,但在道光年间又再度流行,推尊为一代大家。然后他的声望越来越大,二十世纪时已有人说他是清代第一词人。王国维在《人家词话》更推崇他说是“北宋一来,一人而已”。到了现代,在安意如苏樱等人笔下,他更从词人而至文学明星,由文学明星而至玛丽苏们的偶像,飘飘然若不食人间烟火。这样一个才子,而况又英俊多金,而况又相门贵胄,如果他再是贾宝玉的原型,那就更凑趣了。
可惜他不是。“明珠家事说”已经被红学考据彻底否定掉了。纳兰容若不是贾宝玉。而且即便没有那些考据,纳兰容若也不该是贾宝玉,虽然他们有些地方确实很像,比如他们都细腻、多感、阴柔、善良。可是他们性格有一点本质的不同。至少在被抄家之前,贾宝玉是个快乐的人。红楼梦是部悲伤的书但贾宝玉是个快乐的人,喜欢热闹、享受生活。但是纳兰容若则似乎始终怀着一份忧郁。
在人们心中,他有着许多美好的标签,翩翩风雅的相国公子,才华横溢的词人,风姿英武的侍卫。他少年得志,身负皇恩,前途无量……
可以说,富贵与才气,风度与智慧,都在他身上演绎到了极致。而这些常人追求一生而不得的荣耀,并未给他带来太多的快乐,于他来说,更像是一只华丽的囚笼,給了他超脱常人的孤独。内心缱绻的愁思,让他无法释怀,只能在词笺中倾吐,向后人们诉说。短暂的生命中,他深情的笔墨,沾满了生命的色彩,涂写着美丽的诗词。
在诗词的世界里,他跳出了富贵荣华的漩涡,褪去了厚重的黄金甲。释放了他率真、纯净的灵魂,尽享自由。品读纳兰的诗词,你会明白,真正的诗意不是一种飘洒的浪漫,而是内心本真的光华。
文字本身是静默而冰冷的,在诗人与词人的情感的雕刻之下,便有了独特的生命力。因此多愁善感是诗人与词人的特质。
纳兰词的至美之境,源于他内心丰富的情感。纳兰的情感是广博的,忠君,孝亲,爱幼弟,伉俪情深,爱友怜才;纳兰的情感又是细致的,一个转身,一个眼神,都可以让深深触动他的内心,心思微动,诗词就静静涌动而出,倾吐情感,也记录人生。
纳兰一生留下了两本词集:《侧帽集》和《饮水词》,后人又从中精挑细选了三百四十二首,另外结集为《纳兰词》命名。当年《饮水词》问世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用“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来形容他的词作影响力之广,而时至今日,隔着百年时光,纳兰的词作中的温度依然如昨,触动人们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