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本篇关于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由大学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以供学习。
麦田神话的创造者
郭进考严谨务实,廉洁奉公,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以高尚的科学道德风范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领导、同事以及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在农业科技战线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小麦育种达到国际水平
河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但在20世纪70年代,河北几千万亩麦田里,却没有本省的“当家”品种。“一定要培育出最适合本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当时刚刚从农业院校毕业,分配到原石家庄地区农科所的郭进考立下了誓愿。他三下山东、四赴河南、五上黄土高原,拜访了40多位专家,请教了100多位同行,搜集了800多份育种材料,迈出了小麦育种的第一步。
小麦育种,是一项在艰苦环境下进行的科研活动。以杂交为例,要选3000株母本,并在每一穗上留20个小穗,再去掉每个小穗上的3个雄蕊,这18万个雄蕊如果有一个没去干净,就可能失去成功的机会。然后,再搜集选定6000株父本上的花粉,一株株为去雄的麦穗授粉。为了防止串粉,每个麦穗还要套上纸袋。这项工作,每年都在“五一”前后进行,炎炎烈日下,郭进考等研究人员蹲在地上,像绣花一样,一丝不苟地操作每一道工序。从做完杂交到通过大区试验,至少需要10年的观察筛选,10年间,要像呵护婴儿那样,不顾风吹、日晒、雨淋、暑蒸,精心照料这些“种子选手”,否则,一个环节出了问题,10年心血就可能付诸东流。
6月的一天,狂风裹挟着暴雨从天而降,农民纷纷躲避这突如其来的暴雨,而郭进考和同事们却迎着狂风冲进试验田里,那里种着他们新培育的小麦“冀麦26”。他顾不得大雨淋湿了衣服,在田里摇晃着身子,认真对比着每一个小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泰山号”倒了,“津丰号”也倒了,只有他们新培育的“冀麦26”仍在风雨中昂首挺立!成功了!十几年的心血,终于结出了胜利的果实!“冀麦26”成为黄淮麦区的主要推广品种,也是河北省推广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品种。
郭进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不断实现突破。“石家庄8号”、“石麦15号”。这两个小麦品种在试验田实现了靠自然降水亩产过400公斤、浇一水过500公斤、浇两水过600公斤的节水高产目标,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创建高产样板示范田,科学指导小麦生产
郭进考深入开展小麦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研究,坚持良种良法一齐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送到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把论文写在了田间地头。
近几年,他和有关县合作先后创建了小麦高产节水样板示范田306块,其中24块通过了专家验收,实打实收6次刷新河北省单产最高纪录。2011年在遭遇50年一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他指导的小麦展示田的成功,推动了本麦区的小麦抗灾夺丰收技术的提高,闯出了河北大旱之年夺高产的路子,带动了麦田大面积高产的实现,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其中赵县、栾城、藁城的“石麦15”、“石麦18”、“石麦19”高产样板田连破河北高产新纪录,他指导藁城市刘家庄村农业部万亩高产示范片中心试区种植的“石麦18号”,经国内知名专家现场实打实收亩产达711.5公斤,在河北省首次突破700公斤大关,创造了河北省小麦高产新纪录。
为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郭进考积极投入到小麦科学抗灾夺丰收活动中,深入调研,科学判断,及时指导,积极建议,当好参谋和技术帮手。他针对河北小麦生产特点,每年都在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建议。如在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在种麦前提出了《七分种、三分管、播后镇压》的关键技术;在冬前提出《灌好冻水,保苗安全越冬》的技术建议,为河北在大旱之年夺高产打下了基础。他带领团队成员奔赴河北省不同地区进行苗情、旱情定点调查,采集调研数据500多个,分析小麦旱情、苗情状况,提出了气象干旱不等于麦田干旱,春季管理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分类指导”的技术指导意见,推动了河北小麦生产的科学种田水平。
深入三农一线加强培训,为小麦抗灾夺丰收作贡献
在推广小麦生产管理新技术工作中,郭进考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路,将大规模帮助农民掌握生产管理技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小麦整地播种、冬前管理、春季和中后期管理等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他马不停蹄地下农村、到田间给农民讲课,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将小麦高产的主要技术落实到实处,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和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
他十分注重强化高产创建示范县的技术培训,先后在栾城县、赵县、藁城市等县(市)三秋种麦三级干部大会上作专题讲座,在新乐市、正定县等全县(市)小麦春季管理动员大会上讲解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据粗略统计,仅半年时间,他就主持或协同省、市、县农业管理部门进行大型技术培训活动9次,开展中小型培训活动11次,培训主产县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
由于其实践经验丰富,能讲到点子上,一听说郭进考来了,农民们都会将他团团围住,问这问那。此外,他还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宣传各种具体可行的管理措施。
田里的小麦快收割时,郭进考就天天泡在麦地里。他说:“现在是关键时期,我得在地里盯着,以确定具体的收割日期。小麦收割最佳时机为九成熟,如果等到十成熟了,不仅减产,品质也会下降。农民兄弟忙了大半年了,这最后一‘哆嗦’,我得帮着他们把握好。”
文以惠农 泽被一方
王文泽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始终把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毕生的追求。他每年下乡200天以上,足迹踏遍围场县的37个乡镇、312个行政村,把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送进了千家万户,使薯、菜两大富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活财神”。
立志愿,走科技富民之路
王文泽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心愿:长大后,一定要种出更多的粮食,让自己吃饱、让全家吃饱、让全村的父老乡亲吃饱!恢复高考后,他如愿以偿地考进了承德农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围场县农业局测报站工作。两间马架,一铺土炕,就是他的办公室。
土地承包到户后,他为了改变农村传统种植观念,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在自家责任田开始试种地膜马铃薯。左邻右舍对他的行动颇为不解,背地里议论:这小子的书真是白念了,人家考学就是为了摆脱种地,可他倒好,放着城里的舒适工作不干,又回来种地,生就是捡土坷垃的命!王文泽不为这些冷言冷语所动,一心扑在地膜马铃薯种植试验上。到秋收时节,一犁铧下来,白花花的马铃薯又多又大,别人家亩产一两千斤,他们家亩产达到5000斤。乡亲们感叹地说:“王文泽还真有两下子,明年,我们也这么种。”
忍贫寒,坚守科技推广阵地
1992年,正在王文泽一门心思搞推广的时候,受当时大气候的影响,单位断了“薪水”。上有老母下有儿女的他,顿时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身边的同事纷纷“下海”,可他没有一丝动摇,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事业。那年秋天,单位为了缓解工资压力,号召没有离开单位的职工出去创收。为抢时间、争效益,王文泽动员妻子一起去了城子乡的黑林子,家里的重担落在了女儿肩上。女儿既要上学,又要照料年幼的弟弟。一天夜里,弟弟突发高烧,姐弟俩相互依偎挨到了天亮,在邻居的帮助下才找来了医生。当王文泽的妻子闻讯赶回家里时,儿子已病了三天。第二年,单位的工资还是没着落,但王文泽仍然坚持到乡村推广农业技术,把整个家全扔给了妻子。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迫使妻子以捡破烂维持家庭生活和供养子女上学,有时还得从这
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给王文泽买下乡的车票。看到别人“下海”挣钱,妻子也曾劝过他,他却说:“他们下的“海”是“小海”,捞到的钱是小钱,富起来的是个人,我搞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才是“大海”,在“大海”里才能捞到大钱,富起来的是广大农民群众,这账划算!”就这样,王文泽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一直坚守着农业科技推广这块阵地。攻难关,创造惠民科研成果
由于围场的气温和降雨不稳定,极易引发马铃薯晚疫病,给农民造成减产损失。这对于一个马铃薯种植大县来讲,问题极为严重。对此,王文泽毅然把这一世界性难题作为科研攻坚的课题。同事们都劝他: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是世界难题,十年八载也不一定出成果,你何必费这心呢!而他却坚定地说:“我之所以选这个课题,不是想出名图利,主要是看着马铃薯大面积死秧减产揪心啊!”着手试验后,从防治时间、药剂选择到施药方法,他都认真试验、观察、记录、整理。疫情来时,他长期住村坚守在晚疫病防治示范园区里。经过科学防治,晚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一年夏季除了示范区的马铃薯一片葱郁外,其他地块的马铃薯都死秧严重。秋天收获时,示范区的产量比其他地块高一半以上。很快,他的防治技术在全县推开,薯农的损失大大降低。他的成果也很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在亚洲马铃薯联合会议上交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在国际马铃薯中心东亚片论文集中发表,并在国内获得优秀论文奖,《克露等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研究》在国内农业科技杂志上发表,对在更大范围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先后获得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2项、农业科技推广贡献奖1项,河北省农业厅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河北省科委三等奖1项,承德市科委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先后主持参与承担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有28项,其中国家、省重点技术推广项目15项,成功引进薯、菜新品种180余个。2001年围场被确定为河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重点县,2003年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2009年“围场马铃薯”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9年3月12日,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王文泽脑干出血,病倒在科技培训的讲台上。围场广发永乡协力永村上百名群众自发涌到村口,眼含热泪,在心里默默祈祷他早日康复。而病愈出院后,他又继续奋斗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第一线,坚持研究马铃薯丰产改进技术,现已推广应用,亩可增产10%?20%,同时开展电话咨询服务,每天达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