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通用12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二数学教学。整个学生生源不好了,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源差而复杂,他们多数家庭条件很不好。大多数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对学生学习不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生基础差和兴趣及习惯不好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给老师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困难。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后也不会复习。我教学的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过多,生源复杂,每一个班都是70多人。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极大。又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也太少,情感联系由此而减弱,会有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困惑难以得到满足,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消失了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只有一半的学生能认真完成,另一半的学生需要教师督促,成为老师的牵挂对象。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本期加大习惯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分式本章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扩大到全体整数,学会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其难点是对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形式和思考方法,代数式、方程、函数、图形、直角坐标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互相解释、互相补充,对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学习,愈往后,愈显出其重要性,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为数形结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一章的学习对中等与中等偏下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困难,对知识间的相互转换感到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学生多画图、多思考,适当的放慢教学进度。对知识要达到熟练的转换的程度,并且要求在课堂上掌握这些知识。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概念。本章要使学生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同时注重介绍数学文化。本章的重点是勾股定理及其证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难点是运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及其合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九章四边形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各种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证明和计算。本章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类似,推理论证的难度也不大,教学中要注意用集合的思想,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梳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本章是在前面学习数据的描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教学中要合理使用计算器,发挥计算器在处理数据中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重点集中在理解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和体会统计思想上来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上,学习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判定,学会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计算极差和方差。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5、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课时教学起止时间
第十六章分式15第一周~第五周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8第五周~第六周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7第六周~第七周
第十九章四边形18第九周~第十三周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15第十四周~第十六周
期末总复习第十七周~期末结束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2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根据学校计划和科研室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二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整体情况是学生基础较差,优秀生少,后进生站每个班的40%左右。少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上课听讲、作业完成总是应付,不能够主动学习,所以造成基础掌握不扎实。要在本学期获得进步,则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查漏补缺,打好基础;同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2、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通过变式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特别是函数一章,利用数形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和能力,
3、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及时查缺补漏。
4、成立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辅导后进生,同时促进优生,共同进步。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三环六步的各个环节。
2、上课时定向要明确,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弄清疑难。点难拨疑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有所发展。
3、作业布置要分层,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批改要认真、及时,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
四、教研工作
积极参加教科室和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结合学校的双思三环六步讨论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交流体会。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并及时发布。通过教研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五、学困生转化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选好学困生,做好辅导计划。为其以后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铺平道路。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分式本章主要学习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本点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解分式方程。教学难点: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本章主要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学习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逐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建立反比例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模式。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二十章、数据描述本章主要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四、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向四十五分钟课堂要质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3、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4、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课时安排
16.1分式2课时
16.2分式的运算6课时
16.3分式方程3课时
小结2课时
17.1反比例函数3课时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4课时
小结1课时
18.1勾股定理3课时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课时
小结1课时
19.1平行四边形5课时
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课时
19.3梯形2课时
课题学习重心2课时
小结1课时
20.1数据的代表6课时
20.2数据的波动5课时
课题学习2课时
小结2课时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学期尤为重要,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关注学困生和女生。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努力做好教学八认真工作。把教学八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新教材,并根据新课程标准,认真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探究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9、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
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
②预习的习惯;
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
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
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
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运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加强“应用数学”的教学。
2.习题的训练,要努力做到适量,、适时、适合大多数,教学实例的展示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广泛性,不可盲目追求“量”。
3.教育学生合理地安排好学习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讲究学习方法,尝试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大胆探索,确实提高效率。
4.教学过程中,生活行为上都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真诚的友爱学生,做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以身施教,让学生愿意走近并融入到我们共同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
主要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总课时第一至
第二周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
16.1二次根式(第2课时)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
16.3二次根式的减法(3课时)
小结与复习(3课时)
10课时
第三至第四周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7.1勾股定理(3课时)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课时)
小结与复习(3课时)
9课时
第五至第九周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时)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课时)
18.1平行四边形练习与测验(3课时)
18.2.1矩形(2课时)
18.2.2菱形(2课时)
18.2.3正方形(2课时)
小结与复习(4课时)20课时
第十周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与检测及质量分析5课时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9.1函数(6课时)
19.2一次函数(6课时)
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2课时)
小结与复习(4课时)18课时
第十五至第十七周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5课时)
20.2数据的波动(4课时)
20.3课题学习(2课时)
小结与复习(3课时)14课时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与考试
复习这个学期各章的主要知识点(复习主要以测验为主,测验中哪方面发现问题,就在哪方面多下功夫)
15课时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分式”“函数及其图象”“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共五章,各章都力图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呈现给同学们。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探索————猜测————证明”的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二、内容分析
第十七章分式是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通分等变形,是全章的理论基础,分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分式方程的概念,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应用化归思想,并且要注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本章应尽可能采用类比方法学习,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十八章函数及其图象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第十九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十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将在上册学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图形的变换探索发现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合理运用几何证明所得数学结论,努力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第二十一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是在前几册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选用合适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清晰而又准确地表示所收集的数据,同时通过情境引入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以及方差、极差与标准差,较为正确地比较所得数据,使学生掌握分析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
三、采取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四、课时安排
第17章分式10课时
第18章函数及其图象16课时
第19章全等三角形16课时
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2课时
第21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14课时
课题学习4课时
小结与复习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6
一、上一学期学生学习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问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88分,总体来看,成绩较好。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习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概念、法则、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
第二章《分解因式》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习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
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第六章《证明一》本章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
重点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2)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
(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5)调查方法的应用.
(6)命题的推理论证
难点
(1)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2)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灵活运用
(3)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
(5)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
(6)命题的推理论证
三、为了达到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教学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习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四、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章节
教材内容
课时
预计上课日期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性质
2
第1周
2.21-2.22
不等式的解集
1
第1周
2.23
一元一次不等式
2
第1周
2.24-2.2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2
第2周
2.28-3.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
第2周
3.2-3.4
复习小结
2
第3周
3.7-3.8
第二章《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
1
第3周
3.9
提公因式法
2
第3周
3.10-3.11
运用公式法
2
第4周
3.14-3.15
复习小结
1
第4周
3.16
第三章《分式》
分式
2
第4周
3.17-3.18
分式的乘除法
1
第5周
3.21
分式的加减法
2
第5周
3.22-3.23
分式方程(1)
2
第5周
3.24-3.25
分式方程(2)
1
第6周
3.28
复习小结
2
第6周
3.29-3.30
第四章《相似图形》
线段的比
2
第6周
3.31-4.1
黄金分割
1
第7周
4.4
形状相同的图形
1
第7周
4.5
相似多边形
1
第7周
4.6
相似三角形
1
第7周
4.7
探索三角形相似形的条件
2
第8周
4.11-4.12
测量旗杆的高度
1
第8周
4.13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
第8周
4.14-4.1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
第10周
4.25-4.26
复习小结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基本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学习心理)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分,最低分人几格,及格率为探索与实践度”,绝不可拔高难度,随意扩大训练量。第五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一章是在前几册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清晰而又准确地表示所收集的数据。同时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以及方差、极差与标准差,较为正确地概括、描述并比较所得到的数据,使学生掌握分析处理数据的一些基本方法,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工作目标和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分式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和约分,会进行简单的分时加、减、乘、除运算。
(2)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会列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常数、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会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方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画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掌握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会一些简单应用。
(5)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且能用它证明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命题、公理、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理解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并能判断其真假;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并掌握下列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点作己知直线的垂线、作己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6)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条件,学会一些简单应用;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分解梯形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7)会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能计算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并会结合实际情境体会它们的意义,了解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合理地选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分式基本性质、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函数图像、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等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2)经历比较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像及其性质异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和合情推力能力。
(3)经过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像探讨其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4)通过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5)经历探索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关系的过程,体会函数与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联想方法和探索能力。
(6)通过对三角形全等条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定方法、等腰梯形判定方法的探索及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索的过程发现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三角形全等条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等腰梯形判定方法,体现探索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通过体验探索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3)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有关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
重点:
(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掌握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能用它进行简单地推理证明。
(4)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等腰梯形判定方法,井能熟练地进行推理证明。
(5)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方法,并能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对实际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且初步能进行预测。
难点:
(1)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函数概念的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综合运用。
(3)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定定理、等腰梯形判定定理进行推理证明。
(4)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对实际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且初步能进行预测。
四、达到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教学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l、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考试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分享快乐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加强学生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的培养训练,在新授课时,凡是能当堂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比速度和准确度,谁先完成谁就先交给老师批改,凡是做的全对的依次获得前十名,以资鼓励。
7、加强个别辅导,加强面批、面改,加强定时作业的训练。并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书写的好又全部正确的贴在学习园地中。
8、积极主动的与其他教师协同配合,认真钻研教材,搞好集体备课,不断学习他人之长处。
五、达到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将采取的教改方法
1、在分式基本性质的探索中采用类比方法,在分式运算法则的探索中采用类比发现法。
2、在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探索中采用发现法。
3、在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中采用自主探究法。
4、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1判定定理、等腰梯形判定定理的探索中采用自学辅导法。
六、课外活动内容、时间和方式
内 容 花边图案设计
时 间 第11周
方 式 个人自行设计,小组推荐优秀者参加班级评选。
七、教学进度安排
略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8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一个学期的接触,发现这届学生基础的知识点三个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学习能力较强。课堂纪律还好,动手能力、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太差,在数学语言的表达及思路条理化比较欠缺,对于一些有点坡度的题有些困难。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通过加强板书、小检测和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合格率百分之百,优秀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十六章 分式,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四、具体措施
1。做好教材钻研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让课堂既轻松,又能扎扎实实的学到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培优补差
鉴于以前任课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讲解练习,使得学生成绩明显进步,本学期将继续给学生课外辅导,特别是能力较差的学生,细心帮助他们牢固掌握知识点,同时引导优秀的学生加强坡度题的训练与指导。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9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任务,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八年级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级分化严重,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方法;掌握反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各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得到兴趣的培养和受到思想教育,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统计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等。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五章。每章都是一个单独学习的主题,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不大,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与小学、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而且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因此知识联系的跨度比较大,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经常温习,以避免遗忘。所以教学时,对每一章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都要明确,以圆满完成每一章节的教学任务。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我校学生的实际基础较差,特别是在能力方面欠缺。另外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能积极主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先预习,课后温习,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就造成了课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理想,但是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效果不理想。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前备课。课前认真备课,研究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章本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分析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状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每一节的教学任务。
3、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4、认真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5、备教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备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作业数量适中,及时批改作业,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跟踪矫正,认真讲评,提高练习的质量,作业量不超过二十分钟。
7、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8、课堂教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组织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疑点抓准,语言简洁生动,板书条理分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另外,要关注学困生,多到他们身边站一站,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对于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及时帮助其解决,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多给他们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这样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9、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身边的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从而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
(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一些教学内容较少的课,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老师精讲,在完成必要的练习题的情况下,可抽出十分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检测,当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教学,做到精讲细练。即:教学语言简单明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老师的话,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做到手勤、眼勤、脑勤。
(5)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第八节自习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学中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具有从事社会生产实践必须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我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非常活跃,但上课易注意力不集中,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要在本学期获得更加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多找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培养能力,同时面向全体学生使各个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各类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并能计算和论证实际问题;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掌握简单的描述数据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六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四、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第一节是二次根式·的定义,第二节、第三节是二次根式的乘除与加减。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习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系统地整理和研究。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要求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一节是函数的定义、图像,第二节是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以及它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以及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0·1节是研究代表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0·2节是研究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方差。
每章节都配有数学活动、小节、复习题则它是对本章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五、本学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学期重点是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一次函数的应用。
六、教学和学法指导方案
教法 (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
(2)课堂上学生会根据问题情境创设自己的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有效的训练与创新。
(4)不要干预学生的思维,要正确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学法:
(1)学生能力的指导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2)应考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里,端正考试观。
(3)良好学习心理的指导 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结合数学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培养;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培养数学学习能力,采取小步子、多指导训练的方式进行;通过课外活动和参与社会实践,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法和学法指导方案,要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课下结合,学法和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七、阶段性检测或检查方式及辅导措施(包括业务学习、教研及后进生的转化):
(1)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2)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3)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检测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4)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退拖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紧抓住初三阶段的每分每秒。 课后反馈。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检测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5)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与教研听课,并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辅导。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11
一、 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 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 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 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 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 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统计学是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它获得总体信息的科学.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找出新的特征数“频数及其分布”。
2、认识概率: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3、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4、分式: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5、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6、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我校的八年级优生较少,两极分化很大,学生不够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思维不紧跟老师。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我和270名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会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
过程方法目标: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理解统计的有关思想,建立函数建模的思维方式;理解方式的意义和转化的数学方法;提高几何说理能力及统计意识。态度情感目标:丰富学生数学经验,增加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55%。
五、教学建议与措施:
1、加强教学“六认真”, 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 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 课后辅导实行流动分层.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5、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六、教学进度:
七、周末测安排: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12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来看,本班无论优秀率还是合格率都有不小的退步。优秀率仅仅只有 13%,而合格率也只达到 40%,两极分化的现象再一次增大,与我预期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通过调阅学生的试卷,发现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很不熟练,特别是对于解答综合性习题时欠缺灵活性。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 45 分钟要质量。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1、 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运算,难点是根式四则混算及实际应用。
2、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一次函数的重点是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并利用
4、平行 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要求: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
过程方法目标: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建立函数建模的思维方式;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与内涵;提高几何说理能力及统计意识。态度情感目标:丰富学生数学经验,增加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55%。
四、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本章主要学习一次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包括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重点内容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本章主要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3、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六、课时安排
周次 具体计划
第1周 16.1 二次根式(2课时);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课时)
第2周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3课时);数学活动(1课时)
第3周 第16章小结、检测(2课时);17.1 勾股定理(2课时)
第4周 17.1 勾股定理(2课时);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课时)
第5周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课时);第17章小结、检测、月考(3课时)
第6周 18.1 平行四边形(4课时)
第7周 18.1 平行四边形(3课时);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课时)
第8周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4课时)
第9周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课时); 第18章小结、检测(2课时)
第10周 期中复习、考试、评卷(4课时)
第11周 19.1 变量与函数(4课时);
第12周 19.1 变量与函数(2课时);19.2 一次函数(2课时)
第13周 19.2 一次函数(4课时)
第14周 19.2 一次函数(2课时);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2课时)
第15周 第19章小结、检测(2课时);月考(2课时)
第16周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4课时)
第17周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2课时);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2课时)
第18周 20.3 课题学习 (2课时);
第19周 期末复习、考试(4课时)
第20章小结(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