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端简介和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简介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似乎一提及张择端,人们心中自然而然地便会联想到《清明上河图》,甚至很多人知道《清明上河图》,但在这些人中也有一小部分是不认识张择端的。张择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字正道,东武人,生卒年不详。
张择端简介
幼好读书,早年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任职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
明朝王梦端《书画传习录》评价其为“性习绘事,工于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卷,绢本,设色,纵24.8匣米,横528.7厘米,是我国古代城市风俗画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之不朽杰作,在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
张择端本人的历史资料甚少,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其作品《清明上河图》才得以认识他,可见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是一个作品大于作者的典型范例。
《清明上河图》所绘人物达500余人,贵贱劳逸,形形色色,显得生动传神;店铺作坊,茶房酒肆,行商摊贩,一派生意兴隆景象;长虹卧波,舟楫竞流,车骑争道,再现北宋盛景;寒食祭祖,携篮挑担,踏青插柳,把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梁社会各阶层之生活情景和繁华尽收画卷之中。全图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结构严整谨密,笔法细致古雅,卷后有金代张著、张公药,元代杨准,明代吴宽、李东阳、冯保等13家题跋,曾经北宋内府、元代内府、明代朱文徵、清代内府鉴藏。1925年溥仪将该画携
出故宫,后流落于东北长春一带,现藏故宫博物院。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表面下,作者更是暗藏玄机,在画面中埋藏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另这幅盛世宏图变成了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作者通过其含蓄的笔触,以惊马闯郊市为伏笔,铺垫出全卷矛盾的视觉中心,船与桥的险情和桥上文武官员争道交织成的矛盾高潮,还有前后出现的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国门洞开、商贸侵街、商贾屯粮、酒患成灾等场景。
张择端通过其深刻剖析社会现象的视角,以画曲谏,将对国家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的社会问题的忧虑付诸于画卷之中,以提醒北宋君王的忧患意识。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