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复习汇总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层次。
答:宏观生态学: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宏观层次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微观生态学:对其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就是在分子、细胞等微观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思考题
一、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2、19世纪生态学的两本标志性的书籍。
3、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
A、E.P.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生态学按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5)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B、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现代生物学时期;
(6)20世纪,由于各地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大学派,包括(北欧);(法瑞);(英美);(苏联)。
(7)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田间);(研究);(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等)等。
(8)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
(9)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其中(法国布朗-布兰柯,瑞士卢贝尔是法瑞)学派的代表人物。
(10)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11)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部分包括(ABCD)。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12)简述Tansley、Lindman、Odum和Carson的生态学贡献。
①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奠定了基础。②Lindman对美国塞达波格湖生物群落能量流动的研究中,提出了群落营养动态理论,发表了著名的“能量转化1/10定律,创立了食物链学说和创立金字塔营养结构学说,从而建立了现代生态理论体系。③E.P.Odum是近代生态学的始祖,1953年出版了他的著名作品《生态学基础》;与H.T.Odum从生态能量流动的观点出发,着重研究了溪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研究中首次用独创的能流框图来描述群落的能流过程和模式。1983年,E.P.Odum提出了较完整的能流基本模型,对能量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④C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使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伤害,警告有关部门注意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
2、生境;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4、限制因子;
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答: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4)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5)生态因子中的温度、湿度、光、降水、风等称为()因子;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称为()因子;气候,生物/非密度制约,密度制约/非生物,生物。
(6)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7)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中,什么是间接因子。
答:生态因子中,有些因子直接对生物起作用,如光照、温度等。而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将地形因子称为间接因子。
(8)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
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
答: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1.成人高考英语复习计划
2.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3.成人高考历史复习
4.2015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预测题及答案
5.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选择题练习
6.成人高考怎么复习有效
7.成人高考必备复习宝典
8.成人高考如何做好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