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于义
导语:人在江湖飘,不能唯利是图,这是做人的道德。若什么都想着自己的礼仪,将难以做成大事。
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立身处世基本即有道义与功利之别。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因此对于义与利应有正确的体认。人生的意义不是为个人的财利而活,一味的贪求货利而已,而应该有另一层次的;从人我的奉献牺牲,去阐扬道义。试想,事事以自私和自利为出发点,见利忘义,则人类理性何得发挥?人类文明何能进展?
财货之利,本无善恶可言。但若只知功利而抛弃道义,则如孟
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可知仁是德之本,义则是行仁的方法。盖存乎天理者为公,起于人欲者为私,秉公而发,自然义无反顾,只要心存道义,自能与人为善,深明道理。以之为政,可以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之行事,必可处事得宜,扩充理性,造福人群,集义养气,产生磅礴正气,虽千万人亦独往。以之行仁,则有摩顶放踵,见危授命,因而成仁取义,发挥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大无畏精神。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义与利是相对的。人类的可贵高尚,端在人类能善用其理性,以浓烈的尚义观,压制其劣等的利慾观。因为人不能只为一己小我而活,一己之小我,必赖群体大我始能生存。而义理是一切事物之根本,只要人人有见利思义的基本观念,必能产生见危授命的高尚人生哲学,则这个社会将更和谐进步,人类的文明将更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