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和 运输管理办法
为加强 品和 运输的管理,确保运输安全,根据《 品和 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食品药品监管局、铁道部、交通部和民航总局共同制定了《 品和 运输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
品和 运输管理办法
。请将本办法通知到辖区内有关 品和 生产、经营、使用和运输单位,并遵照执行。品和 运输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 品和 运输管理,确保运输安全,防止丢失、损毁、被盗,根据《 品和 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 品和 生产经营企业、 品储存单位以及医疗教学科研单位等依据本办法的规定运输 品和 。
铁路、航空、道路、水路等运输承运单位依据本办法履行承运职责。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 品和 是指列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公布的 品、 目录所列的药品和其他物质(附件1)。其中 又分为第一类 和第二类 。
第四条 托运或自行运输 品和第一类 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领《 品、第一类 运输证明》(简称运输证明)。申请领取运输证明须提交以下资料:
(一) 品、第一类 运输证明申请表(附件2);
(二)加盖单位公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
(三)加盖单位公章的《企业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复印件;
(四)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法人委托书;
(五)申请运输药品的情况说明。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资料审查合格的,应于10日内发给运输证明,同时将发证情况报同级公安机关备案。
第五条 运输证明正本1份,根据实际需要可发给副本若干份,必要时可增领副本。运输证明有效期1年(不跨年度)。运输证明在有效期满前1个月按照上述规定重新办理,过期后3个月内将原运输证明上缴发证机关。
第六条 运输证明应妥善保管,不得涂改、转让、转借。发生遗失的,遗失单位应立即书面告知运输证明持有单位;持有单位应及时向发证机关报告;发证机关应予注销并在 上公告,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资料共享平台
《 品和 运输管理办法》()。运输证明(附件3)样式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印制。
第七条 承运 品和第一类 时,承运单位要查验、收取运输证明副本。运输证明副本随货同行以备查验。在运输途中承运单位必须妥善保管运输证明副
本,不得遗失。货物到达后,承运单位应将运输证明副本递交收货单位。收货单位应在收到货物后1个月内将运输证明副本交还发货单位。
第八条 铁路运输应当采用集装箱或行李车运输 品和第一类 。采用集装箱运输时,应确保箱体完好,施封有效。
第九条 道路运输 品和第一类 必须采用封闭式车辆,有专人押运,中途不应停车过夜。
第十条 水路运输 品和第一类 时应有专人押运。
第十一条 品和第一类 到货后,承运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与收货单位办理交货手续,双方对货物进行现场检查验收,确保货物准确交付。
第十二条 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发运 品和第一类 时,跨省运输的,发货单位应事先向所在地及收货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发运货物信息,内容包括发货人、收货人、货物品名、数量。发货单位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应按规定向收货单位所在地的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属于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运输的,发货单位应事先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收货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发运货物信息。发货单位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应按规定向收货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通报。
第十三条 因科研或生产特殊需要,单位需派专人携带少量 品、第一类 的,应当随货携带运输证明(或批准购买的证明文件)、单位介绍信和本人身份证明以备查验。
第十四条 运输第二类 无需办理运输证明。
第十五条 托运 品和 的单位应确定托运经办人,选择相对固定的承运单位。
托运经办人在运单货物名称栏内填写“ 品”、“第一类 ”或“第二类 ”字样,运单上应当加盖托运单位公章或运输专用章。收货人只能为单位,不得为个人。
第十六条 铁路、民航、道路、水路承运单位承运 品和 时,应当及时办理运输手续,尽量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 品、 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被盗、被抢或丢失。
第十七条 承运单位应积极配合托运单位查询货物在途情况。
品和 在运输途中出现包装破损时,承运单位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承运单位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并通知收货单位,收货单位应立即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食品药品监管局、铁道部、交通部和民航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