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有几天
2015年三伏日期
初伏:7月13日-7月22日 10天
中伏:7月23日-8月11日 20天
末伏:8月12日-8月21日 10天
因此,今年2015年的三伏天总共40天。
夏日话三伏
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 “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之后,进入小暑(7月7日前后 ,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大暑(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 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 不热”,雨水偏多)两个节气,一直到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 收获季节)。在四节期间又有“三伏”的出现,这真是节中有节节相连,错综复 杂,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为何其中又有三伏之称呢?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相 信,你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一定是会感兴趣的。
原来,“三伏”虽然不在二十四节气之列,却也由来已久。在《史记·秦纪 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初伏。”这说明我国农历中传统节气夏天中的——三伏, 早在春秋时代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就有文字记载了,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 历史。俗话说,“夏至三庚便是伏。”三伏,是我国农历中传统的杂节之一。伏 ,是藏伏的意思,《郊祀志》中“作伏祠”注,“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 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伏天,此是三伏的总称。三伏包括初伏、 中伏、末伏。这是按照我国农历规定,用古代“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初伏 ,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 个庚日。
这里的庚日,是指“干支纪日法”日序中的一天,每一个庚日相距10天,中 伏与未伏之间,可能相距10天,也可能相距20天。如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 前,就相距20天,在立秋之后,就是相距10天了。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 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如果第一日,为甲子;则第二日就为乙丑:第三日 ,为丙寅……以此类推,六十天为一轮,循环往复。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 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 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 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
些 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2015年入伏时间为:公历是7月13日,农历是5月28日;出伏时间为:公历是8 月22日,农历为7月初9日。伏日,亦称伏天。古代也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因此 ,伏也是夏祭名(夏祭为伏,冬祭为腊)。《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赐从 官肉(伏天,皇帝下命令赐肉给他身边的官吏)。”现在入伏时,在北方民间仍 保留着有吃黄面饼的风俗,还流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里头吃鸡蛋”的 说法。
其实,夏天吃面条几乎是所有北方地区不成文的习惯,这是因为面条烹调起 来简单方便,而且做成凉面,过个水,能吃得更为凉快。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 前,以上那样的吃法,在农村是很难想像的,因为那时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 解决。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面 对着炎热的伏天,人们越来越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生活中的每一天,“夏季 暑湿,适宜清补”的口诀朗朗上口。在饮食方面汤茶、新鲜果蔬不断,食物以易 消化为主,并适当增加营养成份。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常出现在夏至后,小暑与大署之间,立秋后还 有一段“秋老虎”,直到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 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在时间上,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尤其中伏更热,民间有“小署不算热,大署三伏天”和“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的农谚。唐人张守节曰:“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因此,北方广大地区的农村 在入伏前就已铲镗完毕“挂锄”了,农民早晚沤粪或搞副业生产。当然,现在可 就不同了,年青者绝大部分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了。由于天气炎热,学校要放 暑假(伏假)。甚至连鸡鸭也大都不下蛋,开始“歇伏”了。
[2015年三伏天有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