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公园 -资料
牡丹亭公园 -资料
牡丹亭公园座落于大余县城东南角上、章江之滨,园内花草丛簇,秀木参天,亭阁雅致,景色怡人,牡丹亭公园
。牡丹亭公园是著名的戏剧《牡丹亭还魂记》故事的发源之地,还是古代南安府的后花园。花园分为五个游览区,有牡丹亭、芍药栏、绿荫亭、舒啸阁、蕉龙亭、梳妆台、玉池、玉池精舍、梅花观、丽娘冢等十大景,其中牡丹亭为园中景之最。这是仿古建筑,构建精巧,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艺术地再现了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名著《牡丹亭还魂记》剧中的人文景观,处处显示出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还魂记》故事的源渊于牡丹亭公园(南安府后花园)。它主要描写两位主人公的一段生死离合的忠贞爱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与虚伪,在当时社会现实来说,这样的戏剧故事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戏剧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一位是柳梦梅,据说是唐宋八大家中柳宗
元的后代。故事中的柳梦梅是一个穷苦书生,在南安东山码头上船到京城去参加科举考试,上船时不小心落到江水中,被后花园中的仆人救了起来,因生病在后花园养病,几天之后,柳梦梅病情好转 ,游览花园时遇到一个妙龄少女,这少女便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两人第一次相见便似曾相识,于是一见钟情产生了爱情。而在古代,婚姻大事是听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并且讲究“门当户对”,而柳梦梅是一介贫穷书生,杜丽娘是堂堂太守之女,有地位、有身份的大家闺秀,两个人显然门不当户不对的,所以遭到杜宝夫妇的断然反对。为了不让他们暗中约会,杜宝夫妇还把自己女儿杜丽娘关在闺房中不准出来。就这样,杜丽娘与柳梦梅分离之后,她整天茶不思饭不香的,闷闷不乐,最后郁闷成疾而死。杜丽娘死后,杜宝夫妇很痛苦,为表思念,把女儿葬在后花园的一棵梅树下。几年之后,柳梦梅又一次进京赶考,经过南安府,当他得知心恋之人杜丽娘为自己而死之后,十分悲痛,来到后花园坟墓前痛哭一场,就昏睡在杜丽娘的灵位旁。那天晚上,柳梦梅做了一个梦,梦中杜丽娘指点他把坟墓打开,突然天昏地暗,一道闪光降落在杜丽娘尸体上,使得杜丽娘还魂成活,这样杜、柳重新相见,最后依礼成亲。这就是由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构筑的一段由生至死,死而复生的惊天恋情的《牡丹亭》故事。?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公园门口。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九九五年重新按原貌修建的后花园十景。这门口一副对联“亭建盛世亭再生……”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叶圣陶为牡丹亭重建而提的。在这公园里建有大量的仿古建筑,大家看到中间最为高大的建筑便是园的主体建筑——牡丹亭,其它的便是古代南安府有名的建筑景点,按照江南园林的建筑格局错落有致,有张有弛,分布在公园四周,整个公园显得小巧玲珑,清新典雅,具有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现在大家随我沿着小径逐一参观。?
(芍药栏)这第一景点是“回”字型的长廊,这叫“芍药栏”,是南安古府后花园中观赏“芍药花”的地方。芍药花是一种名贵花,与牡丹花并称为“姐妹花”,相传古人赏花各有不同,观赏牡丹要站在亭上观赏,而欣赏芍药花则要坐在栏内慢慢细看品味观其风格,因此花就栽种在“回”字廊的里侧,人站在栏子里从外往里观赏。在这“回”字廊中心有块小石山,它叫“太湖石”也叫“幽会石”,这是《牡丹亭还魂记》故事中男女主人公幽会的地方,故事中杜丽娘与柳梦梅就是在小石山第一次约会的。沿着这长廊往前来到这飞檐画壁的房子叫“玉池精舍”,它是古代南安府藏书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南安古府自从宋朝开始有“儒雅之邦”的美称,虽然当时全国上下学风败坏,学舍废弃,但在大余古府仍求学风浓厚学号甚多,多家书院暴满,而且建有多家的私人或官方学舍。这玉池精舍就是其中一家官方学舍,是专门供给衙门官人使用的书舍。现在里面有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这些图片展现了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创作《还魂记》戏剧的全部过程,可以从左至右仔细阅读一遍。大家可以看到这有一幅油画像,此人便是《还魂记》的作者,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这里有他的身世介绍。讲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一代戏曲作家为什么会经过南安古府呢?这牡丹亭公园与他家乡临川创作的《还魂记》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与汤显祖的士途有关了。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年青的时候勤奋好学,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因为当时宰相张居正从中作梗而名落孙山。后来张下台,在汤33岁那年,中了进士,并在朝廷做南京太常博士,
资料
《牡丹亭公园》(https://)。可是好景不长,在明朝万历十九年,他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而触怒权贵,得罪朝延高官,被贬官去职,发配到广东徐闻去做典史。他去广东上任时经过了这南安古府,因为有一旧友住于府内,所以他在南安府停留数日。一天下午,汤显祖来到花园,看见一人在砍一棵梅树,觉得很奇怪,于是向前问清是怎样一回事,那人告诉汤一个离奇的故事,说是前任太守之女在这花园中与一树精幽会,死后埋葬于这梅树下,每当夜黑风高的晚上便有怪叫“还我魂来”。新上任太守下令把梅树砍掉。汤显祖带着这离奇故事到广东上任,几年之后,告老还乡,重新经过南安府,他向朋友打听核实“还魂”故事,之后回到家乡临川,以“还魂”故事为主线,写下了临川四梦中最为动人的一梦《牡丹亭还魂记》。?(玉池)在这玉池精舍前有一水池,被誉为“玉池”,这用大理石砌成的“玉池”是为了纪念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而建立的。周敦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开创人。在北宋庆五年(公元1045年)周敦颐被推荐到南安古府任司理参军,到任后,每有空便到府外的宝界寺与主持法师东觉切磋儒佛心得,几年下来,他潜心研究,将儒家与佛理的学理熔为一炉自成一家,并在南安府建立军学学堂,传道授业,后来成立书院,即周程书院。这样,宋明理学就在南安府开创出来,在后来影响深远,所以现在大余又称之为“儒雅之邦”。周敦颐一生酷爱莲花,他把莲花称之为“花中之君子”,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挖一水池种上莲花,没事时独自欣赏。他也曾经写过《爱莲说》等著名文章,所以他在南安府任参军理事时也建有一莲花池,后人为纪念他,在这牡丹亭建一“玉池”以示莲花池。?
(舒啸阁)再往前走便是古府南安文人学士吟风作诗的“舒啸阁”,还有《牡丹亭》故事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衣冠冢。那外形似城台的叫“吟风弄月”是纪念周敦颐在古府开创宋明理学并建周程书院而修建的。据说,周就在这石台上向弟子传授学业。与“吟风弄月”隔溪相对的是 明落陨纪念亭。 明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因在赣南“剿匪”有功,晋升为广东、广西“两广”总督,在他五十四岁那年,得了重病,生怕客死他乡,王准备回南京奏请告老还乡,所以经过古驿道来到这章江水的东山古码头,准备坐船回老家浙江余姚。可船刚行至大余青龙镇时,王便重病复发,病逝了。后人为了追念他,便在此修建一亭,以示凭吊。因为 明开创的心学理学传至日本后,影响很大,当代日本国学之根本就来源于 明的心学派理学,所以每年都有不少日本理学学者来到这里凭吊 明。?
(码头)沿着这条小径走过去便是东山古码头,这码头是章江水最上游的码头,也是连接古驿道与赣水水运的一个交接点。自从唐朝开元年间梅岭古驿道开通以后,沿着古驿道、章江水一线成为繁荣昌盛的商业贸易走廊,中原出口到海外的货物经水运到这南安府,再由这码头转为陆上运输,用人工挑送翻越梅岭到达广东南雄,再经水运运向海外。所以从这可以看出这东山古码头是“丝绸之路”的水陆交接的一个枢纽,南来北往的货物都要从这中转,对当时经济贸易起了重要的作用。《还魂记》故事讲到柳梦梅跌落下水也是在这码头上船时发生的。再往前走是梅花观,它是杜丽娘的灵位所在地,故事讲到杜丽娘为爱情死后,杜宝夫妇很悲痛,在花园里建立一道观供奉女儿的灵位,把杜丽娘生前的东西放在这里面,并雇用一石女守观。现在里面用一些图片和文字展示了《还魂记》故事的情节,同时,也有一副大型油画显示《还魂记》的一种梦境,有兴趣可以进去参观。在这观外四壁有一些照片和文字说明,这些照片的人物都是与大余有关的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现在绕着这走廊走一圈仔细参观(人物介绍)……(牡丹亭)大家看到的园内这中间最高的亭子便是公园的主体,即是牡丹亭。据县志记载,从光绪元年至民国七年的40多年中,牡丹亭修茸过六次之多。1929年战乱中被焚毁。现在所到的牡丹亭是1996年建成。基高2米、亭高8.2米。这亭子在古代花园里面是供人观赏牡丹花的地方。亭建有八角,双层檐,上层具有精致的“亚”字形花格窗棂,底层内外各八柱,整个建筑显得很精致而又宏伟,结构又非常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然,使牡丹亭一时名杨天下的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价值,而主要的是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还魂记》,正如其它亭台“文以亭名,亭以文传”一样,牡丹亭和《还魂记》故事广为留传,名噪天下,响誉海内外。大家现在可以在芳香怡人的亭园中自由寻觅那生死都割不断的永恒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