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开放题”看课改
透过“开放题”看课改
透过“开放题”看课改
一、从教材“开放题”看课改理念的体现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教材中相关的开放题有 P69(11)图中哪些可以用 7+3=10表示; P100(5)看图列式;还有P46、P57、P87生活中的数等。《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相关的开放题有P37(5)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出来;P40(5)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
P31和P63的思考题等。《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相关的开放题:如Ping算一算游泳池里一共有多少人等等。这些开放题都能很好地体现课改的新理念,我们的教学正是以这些开放题为裁体,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更快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从“开放题”的课堂教学产生的效果看课改目标的实现
也许教过旧教材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平时,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板演老是先叫郭些学困生,哪怕那些优等生的手举得再快再高,优先权也是给了那些学困生,直到他们实在回答或做不出来,这时机会才会降临到优等生的头上。虽然我们常常会觉得手心不忍,但是没办法,如果机会先给优生,那学困生就永无“出头之日”了;而如果中下学生都会了,化等生肯定也会。这是什么原因?深入思考不难发现,正是由于答案的唯一性所局限,只要有一个同学把答案说出来,其他人就没什么好说了。而数学开放题则具备了“开放”的特点,它的条件是可以多样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解题的策略灵活。会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发挥各自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和方法交流的机会,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都乐于参与,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根据课改精神,设计好开放性练习
1、在教学《钟面的认识》之前,我布置学生自制一个与众不同的钟面。结果学生做出各式各样的钟:有方的、圆的、还的卡通模样的;制作的材料也不同:有的用卡片,有的用泡沫,有的用吹塑纸,还有的用光盘。这些作品形态各异、色彩鲜艳。敢亮极了。这的练习设计,我们达到三个效果:(1)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有的人会与父母或同伴合作;(3)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