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导学案答案
琵琶行导学案答案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答案
1、给加点字注音。
铮(zhēng) 悯然(mǐn) 谪居(zh?)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
湓浦口(p?n) 贾人(gǔ) 荻花(dí) 霓裳(nícháng) 六幺(yāo )......
裂帛(bó) 幽咽(y?) 浔阳(xún) 慢捻 (niǎn ) 舫船(fǎnɡ) ......
虾蟆陵(há mɑ)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阑干(lán ) 琴弦(xián ) ........红绡(xiāo) 钿头(diàn) 银篦(bì) 春江花朝(zhāo)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降职 今漂沦憔悴:漂泊沦落 ....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第二年 使快弹数曲:畅快 ...
因为长句:于是创作 弟走从军阿姨死:古代指歌舞妓的头面人物 ....
凝绝不通声暂歇:忽然,一下子 秋月春风等闲度:随随便便 ...
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却,退回 ....
去来江口守空船:走了以后 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衰老 ....
江州司马青衫湿:文中指江州司马穿着黑色的单衣。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
情感。
整体感知
3、本文有几条线索?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
明确:琵琶女身世为明线,作者的感受为暗线。主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仿照第1节“江头送客闻琵琶”概括每小节大意。
明确: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探究案
探究点(一)
1、自读诗前小序,并思考这段小序有何作用?
明确: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②概述琵琶女身世;
③点明写作动机; 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诵读第1段并思考:诗的开第一文库网篇关于秋天月夜送别情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
②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
③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
诗一开始用景物烘托环境气氛,红枫、荻花,秋意萧索,使人油然而生悲凉;加上正是送客离别之际,越发让人伤怀;更何况送客连助酒的音乐都找不到,扫兴到了极点。惨白的月光孤照茫茫江水,诗人一开始就把萧索悲凉的氛围渲染得非常强烈,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琵琶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探究点(二)
1、为什么演奏完毕,要添上“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明确:用听觉、视觉来描写琵琶曲终了后寂静的'氛围、秋水冷月的景象,烘托了琵琶女妙绝
入神的演奏技巧,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从侧面衬托了乐曲的撼人心魄,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2、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明确:(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 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 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2)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①正面描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 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曲中带情: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 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探究点(三)
1、诗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琵琶女形象?为什么要着力刻画这一形象?
明确:琵琶女年轻时曾是京城名噪一时的歌女,色艺双绝,生活充满了欢乐。待到年老色衰, 又值社会发生动乱,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过着凄惨的生活。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是 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恨。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自身遭遇的含蓄的恨,对琵琶女的同情,是一种凄凉、郁闷的思想感情。 延伸拓展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
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4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明确:①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
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②“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