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有讲究
课堂提问有讲究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语)。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提问还有一个善不善于问的问题,《学记》中说得好:"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提问是很有讲究的: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只敲小锤,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提问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将丧失答问的信心。此外,"敲钟"要从容地"敲",它的声音才能悠扬悦耳;提问要慢慢诱导,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索;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围绕重点,不枝不蔓地提问;提问要探明学生的疑点难点,问到关键处;提问贵在启发,切中学生"愤"、"悱"之机,不落俗套。
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为追求教学的科学、高效、最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讲究提问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1.在关键内容处理提问
所谓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问题,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这些关键内容。往往是阅读材料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或散文中的"题眼",或诗歌中的"诗眼"等。如果教师能平中见奇、慧眼识珠,就能引导学生排除疑难,学有所得。如《祝福》中对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衷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柱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quot;。这段肖像描写用的全是习以为常普普通通的语句,却活画出祥林嫂临死前的悲惨形象。教师可先整体发问,读了这段肖像描写,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紧接着再问,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和把握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有的说:"全白"的头发写出未老先衰;木刻的神色写出她精神上的麻木;"间或一轮"写出她思绪的凝聚,凝聚在思索灵魂的有无上。有几位学生进一步发言道:"问或一轮"的眼睛描写,不仅写出她思绪聚在灵魂的有无上,而且点出了封建礼教既不让她安生,也不让她安定的死。这时,预期目的已经达到,教师再适时深入引发;此时能使祥林嫂直立行走的,已经不是她的双腿,而是那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也正因她全身重量都压在竹竿上,所以"下端开了裂"。
2.在内容矛盾处提问
不少课文的内容有些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如《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教师如能抓住它来提问,鲁迅为什么要在一句话中并列使用,其用意是什么?则必然引起学生的争论、深思和
解答。孔乙己是被社会遗忘的人,他的死是无人过问的,因此,作者就用这句话来做悲剧的结局。并列使用的用意在于表明根据孔乙己的遭遇,无疑可以断定他是死了,但他的死活无人过问,因此又只能假设表示不肯定。这不正是鲁迅用语精炼、恰当之处吗?3.在伏笔置疑处提问
爱棋的人都知道"闲棋"一说,它往往在十数着之后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甚至是缺此一着就不行了。《促织》一文写成名再获促织一节,情节离奇,令人惊疑。先是"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及后写小虫与村中少年的蟋蟀斗,与鸡斗,与宫中所有良种蟋蟀斗,竟能神乎其肌?僬桨偈ぁU庑┟栊炊嘉?擅?亩?踊昊?僦?柘路?剩?恼轮皇窃谧詈蟛沤淮?耸隆U庵址?手靡伞⒙裆栊?睿?掌?忝魇帐?男捶ù蟠蠹忧苛俗髌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