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县境内,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庙中。寺宇早毁,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炼。造凿于魏、北齐、隋、唐四代,有年号者分别为北魏正光二年(公元521年)、四年,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隋开皇七年(587年),大业六年(610年),唐显庆元年(656年),龙朔三年(663年)等。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一般在2米左右。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供养人等。
目录 简介 结构 特点 佛像 收缩展开 简介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县境内。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庙中。寺宇早毁,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炼。造凿于魏、北齐、隋、唐四代。 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一般在2米左右。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供养人等。唐碑中还雕有屋形龛一间,内置卧一躯。时代不同,工艺均佳。另有唐代石塔一座,方形,三层,高2米,每层雕有塔檐,塔顶设有塔刹,塔身收刹甚急,各层四面雕有券拱形佛龛一区,总体轮廊与西安大雁塔近似,镂刻精湛,是我国唐代石雕艺术中的佳品。今存襄汾县博物馆。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东临浮山、翼城,西傍乡宁,南毗曲沃、侯马、新绛,北连临汾。东有塔儿山(属太岳山脉),西有姑射山(属吕梁山脉),汾河纵贯县境中部,流程52.2千米。东西山麓逐渐向汾河谷地倾斜,形成东西高、中间低的槽状形态。河谷最低的永固乡西吉村海拔391米,山地最高的塔儿山,海拔1495.4米,高差1104.4米。除山脚、河谷外,一般地面高差不大,平地占全县总面积70%以上,基本属于平川地区。
结构襄汾造像碑中的石刻龙 碑为螭首,高255厘米,下宽74厘米,上宽50厘米,厚24厘米。因其高大,埋入地内较深,故名"无根碑"。 碑火焰顶,正面上、中凿二龛,腰部雕行云纹,下部线刻六幅朝佛造像,底部刻发愿文和纪年款。 上龛尖形,造一佛二菩萨。佛高髻大耳,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盘右腿半坐,大裙覆盖整个佛座,下部襞褶为N形。右手心朝前,左手仰心四指垂于所盘之右足,施无畏与愿印。后为火焰背光。二菩萨头戴花冠。面相向佛,着项圈,披帛交叉,站于莲台。 中龛平顶帷缦,一佛二僧,佛大耳颐面袒胸,衣裙覆座,裙纹呈N形,火焰背光,施说法印,二僧面佛而立。龛右侧阴刻:恭稷寺道人智藏寺佛。
特点从所有造像碑上看,刻石书体奇谲变化,多数由方笔结体,以楷书为主,间有隶意,行笔多重顿轻提,大字结体宽博端正,能于稳健中见到行飞逸的神态,行笔轻重和谐,既不显得板滞,也不失飘浮,小字则圆润端秀,楷行兼作。从北魏正光二年开明主梁道造像碑中的发愿文看,许多北魏前、中期碑一样,用笔以方笔为主横画起止顿挫有力,捺脚出锋,尽势而去,偶见隶味,大小字形错落自然,另外还有一些异体字,组合字,增笔字,减笔字等,以前均不多见。 在造像题记中,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艺术非常明显,北魏正光年间,佛教传布极盛,造像者虔诚慷慨,刻制者精心细雕,使得这一时期的石刻图文俱佳,刻制细腻,神情逼真,文字书写刚劲有力,展现出了汉隶向楷书过渡的风貌。
佛像佛像 佛像肃穆端庄,菩萨秀丽娴静,弟子恭顺,供养人虔诚。唐碑中还雕有屋形龛一间,内置卧一躯。时代不同,工艺均佳。另有唐代石塔一座,方形,三层,高2米,每层雕有塔檐,塔顶设有塔刹,塔身收刹甚急,各层四面雕有券拱形佛龛一区,总体轮廊与西安大雁塔近似,镂刻精湛,是中国唐代石雕艺术中的佳品。今存襄汾县博物馆。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用锋利的'工具在硬度较高的石块上雕刻。鸳鸯池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浮雕人头石像,其眼、鼻、口等部位还镶嵌白色骨珠。在河南安阳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人物和动物,高约30cm,其中
有的在背后雕凿有方形的长槽,作为建筑装饰的构件;此外,还出土了牛、熊、虎、鸟、蝉、龟等形象的小型石雕,其造型浑朴厚重,并饰以阴线浅刻的云雷纹等图案。南北朝以后,由于尊崇佛教,出现了山西大同云岗、河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等石窟的大型石雕佛像,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一时期小型石雕工艺品也有了发展。唐代福州寺院僧侣用当地的寿山石雕刻成佛像、香炉、念珠等馈赠香客。福建惠安青石雕刻用于寺院的建筑装饰,如龙柱、石狮等。河北曲阳汉白玉雕刻佛像在唐代也已闻名。宋代,石雕品种由石俑、佛像等逐渐演变为小型的工艺品和印章、文具等实用品。明代,滑石雕刻等已在民间普及。清代,民间石雕有了很大发展,技艺愈益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