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备课的误区
走出备课的误区
sjf1962的博客我手写我心,不亦乐乎? 要上课,就必须备课,这是勿庸置疑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同行有一种片面认识,备课就是写教案,把写教案与备课划等号。教学管理者在教学常规例行检查时,往往把教案作为备课的唯一依据,以节数的多少、篇幅的长短、要素的齐全与否作为衡量教案质量优劣的标准。
这样就给人一种误解:只要写了教案就是备了课,备课和写教案是一回事。于是许多教师在教案检查日期临近的时候(通常是学校领导预先通知),便不分昼夜地赶抄教案,以应付检查。进课堂授课,靠的是现买现卖,临场发挥;靠的是学生时代积累的那点老本和十年二十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那些经验。有顺口溜可以为证:铃声一响,走进课堂,要讲什么,让我来想。也有部分教师在上课前,教材细心地钻研了一番,资料认真地参阅了一遍,教本上也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但这些工作做得再多再好,也不能算作备课的凭据,他们还是不得不应个景,一、二、三,A、B、C地涂抹些文字当作教案来应付领导的检查。他们无奈地说:要上课总得备课,写教案真是罗嗦,一本本写了许多,无非是图个应付。还有部分教师上课是带了教案的,但那是从书店买的“学霸”、“一点通”“教材全解”之类的辅导资料,真正把写教案当作一回事,所写教案能指导教学实践的,可谓凤毛麟角。
其实,写教案并不是备课的全部,只不过是备课的一个环节,一种形式,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理清思路,规划教学,方便授课,把自己的设想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教案。它是教学的一种设计方案,一种预先的准备。它的形式可以有旁注式、表格式、提纲式、篇章式。专业水平高、教学根底深、驾驭教材能力强的教师,经教学管理人员评议、考核、批准,可以让他们写简案,甚至审定为教案免检对象。教学上我们向来提倡因材施教,为什么教师备课就硬要来个一刀切呢?另外,教案的检查应该将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如果一味地定期普查,教案就会成为教学的马后炮、备忘录,成为教师的工作累赘和精神包袱,免不了流于形式,而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况且,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只不过是指教师为上好即将要上的课所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直接的准备,即所谓“备学生,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归根到底是对教学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教学对象(学生)和教学内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这种理解的深度和把握的程度,又不能不受教师本身的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制约。例如一个语文教师,读书只读教参,写作只写教案,那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也只能是简单的浅层次的,教学中就只能人云亦云,照本宣科,甚至产生误导。
愚以为,不妨将备课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把它分为广义的备课和狭义的`备课。广义的备课就是指教师为终身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等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长期的进修活动,狭义的备课就是指前面所说的教师为上好一堂课所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直接的临时性的准备工作。广义的备课和狭义的备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 是本与木的关系,是养兵与用兵的关系,是练功与表演的关系。有道是,源深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源长则难竭,根深则难朽: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对于广义的备课,教学管理者要制订好指导计划和实施办法,并安排适当的时间完成一定量的进修任务,教师的进修情况,包括各科作业、学习笔记、教研论文、自修成效等,都应当成为年终考核和常规检查的内容,并且有公正合理的考评标准,避免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改造那种“读书只是读教参,写作只会写教案,授课实行一贯制,资料半步离不了”的教师,才能真正造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教师。
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今天,我们的教师正面临着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升素质、改进教法的重大课题,正肩负着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广义的间接的备课比那种狭义的应付式的备课(其实就是抄教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