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风格之比较研究
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风格之比较研究
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风格之比较研究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吴 红[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和艺术这两种不同学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该时期文学和艺术的风格作简略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文艺复兴 文学 艺术 风格1、概述作为不同的学科门类,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的文学和以线条和色彩表现美的艺术在不可比的同时具有可比性。十八世纪德国启蒙文学时期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和戏剧家莱辛(1729-1781)在其美学论著《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限》中,通过古希腊表现特洛伊祭师拉奥孔父子被蛇缠死的雕塑,远见卓识地廓清了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与艺术形式之一的绘画之间的界限,肯定了它们与生俱来的共同性。在西方,文艺复兴最早起源于 14 世纪的意大利。14-17 世纪初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这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思想解放、科学艺术繁荣和巨人辈出的变革时期,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举起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大旗,把个性自由、理性和人性作为生活的最高理想,提倡人权及崇尚人自身的美与
价值。无论在艺术还是文学领域亦如此。2、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风格之比较2.1 不同点2.1.1 繁荣期文艺复兴艺术的繁荣时期为 15 世纪后半叶,而文学的繁荣期则为16 世纪。
2.1.2 繁荣的国度
欧洲文艺复兴艺术兴盛于其发源地意大利,曾涌现出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三杰以及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以及米兰画派等;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成就斐然,也曾涌现出三杰———莎士比亚、Christopher Marlowe 和 Ben Johnson。当然,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亦十分繁荣,尤以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和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为卓著。
2.1.3 创作题材
在艺术方面,创作题材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和圣经故事为主,借此反映世俗的审美情趣,如佛罗伦萨画派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威尼斯画派乔尔乔纳的《睡着的维纳斯》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等。
英国文艺复兴戏剧除了以翻新旧题材为主外,如莎翁的《哈姆雷特》、Marlowe 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再者多以新兴资产阶级的形象塑造为主,如莎翁的《威尼斯商人》和《第十二夜》等。
2.1.4 表现手法
在造型艺术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其力与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因此该时期多以展示人体(裸体)为主,色彩较单一,多呈酱油色或金色。而文学则以语言文字及故事刻画人物的性格。
2.2 相同点
2.2.1 人文性在造型艺术中,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表现的是裸体的维纳斯从海贝中出生,翱翔在天上的风神鼓起翅膀,将她吹向海岸。山林女神从林中走出,展开手中的长衫迎接她的光临。玫瑰在风中飘拂,维纳斯窈窕的身姿随着被海风轻拂的一头颀长的金发呈现出“S”形韵律。然而她纤长羸弱的身躯营造出一种轻盈飘忽的神境,眼中饱含迷惘和忧伤,似乎充满了中世纪的哀怨。中世纪在神性蹂躏下那种变态的形象逐渐隐退,而作为人的维纳斯所体现的世俗审美情趣则昭然于天下。
随着时光的流逝,乔尔乔纳的《睡着的维纳斯》和另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提香的《乌比诺的维纳斯》所表现的世俗审美情趣愈发地浓郁起来。睡着的维纳斯从带着古典规范的拘谨的`站姿中完全松弛地躺下来,以世俗的眼光欣赏着自己丰腴的肌体,后者与恬静典雅的田园风光和谐交融,勾画出一幅曼妙的伊甸园图画。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则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刻画了古以色列的大卫王在民族危亡关头英勇杀敌的少年形象。当非利士人侵犯以色列时,大卫到前线给哥哥们送饭。敌方的巨人哥利亚凶悍无比。正当以色列人无法抵挡外敌时,少年的大卫用甩石机杀死了哥利亚。过去的艺术作品多表现的是大卫割下哥利亚头颅的情景,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则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武器,右手下垂,似握拳头且怒目凝视前方,处于迎接战斗的状态。从艺术效果上看,这种矛盾高潮到来之前的状态,恰如其分地验证了“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去看,想象就捆住了翅膀”(莱辛语)。
同样,文艺复兴戏剧最脍炙人口的一幕莫过于莎翁《哈姆雷特》第 1场第 3 幕“To be or not to be”大段独白,将哈姆雷特作为普通人所具有的人性和世俗性淋漓尽致地释放在世人前:贵为王子,却难免芸芸众生对生死的彷徨之苦,以致于彷徨甫定终下的结论也无法免俗:好死不如赖活着。
2.2.2 真理性
如前所述,在造型艺术中,人体由于其力与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因此该时期多以展示人体(裸体)美为主。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乔尔乔纳的《睡着的维纳斯》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均如此,其真理性不言而喻。无独有偶,文艺复兴文学提倡人性,崇尚个性自由,讴歌人自身的价值与美,着意表现人真实的一面,包括其长处和弱点。
仍以莎翁《哈姆雷特》第 1 场第 3 幕“To be or not to be”大段独白为例。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子,他最初也像普通百姓一样对生死问题作出果断的抉择,认为“死亡无异于睡眠”及人“一死百了”;然而,一旦他禁不住好奇去探究死亡与睡眠的真正差异时,问题则不期而至,那就是:谁也无法忍受世间不堪忍受的生理和心灵上的煎熬,但想到无人能从冥界起死回生,说到底好死终究不如赖活着呢。正是因为这大段独白所展示的心理活动,王子作为真实的人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所表现的恐惧及无助才如此地深入人心。
3、结语
文学和艺术虽为不同门类的学科, 有着自身无法替代的表现形式。
尽管如此,勿庸置疑,它们仍有着与生俱来的共通性,正如同名闻遐迩的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所述:“绘画、雕塑、文学、音乐彼此的关系比常人所设想的更要接近。它们都是表现站在自然面前的人的感情,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罢了。”参考文献[1]陈醉.裸体艺术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2]吴红“.S”形法则和女性美在欧美文学中的塑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