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现状
1.1内蒙古草原生态资源概况
内蒙古天然草场面积辽阔,是国内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21.7%,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约占内蒙古总土地面积的60%。内蒙古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原。
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沛,牧草种类繁多;内蒙古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内蒙古最西部的荒漠牧草稀疏且产量低,但气候温和,牧草具有带刺、含盐、灰分高的特点。
1.2生态旅游SWOT分析
(1)优势
草原覆盖面积广,分布范围广,各个盟市都有草原分布,草原类型丰富,全区草原类型有十几类之多,其优良的牧草品种甚至有200多余种;地带差异性明显,从地图上来看,它横跨中国的东西两部,以至于形成了由东向西不同的草原自然风光,同一草原带,每年不同的季节都有很大的变化;优越的区位条件,内蒙古自治区横跨5个自然带,东西长2100公里,与8个省接壤,与新疆、西藏和蒙古国的草原相比,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也便利;政策优势,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在国家政策上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边远地区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业的开发有推动的作用。
(2)劣势
旅游业发展较晚、较慢,基础设施不够,旅游区与市区之间交通不方便,缺少娱乐休闲项目;草原资源脆弱,环境保护不够,由于旅游景区没有相关的环保措施,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地表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裸露、板结现象严重;气候制约因素,内蒙古草原景观面积中有82%在半干旱和干旱气候控制下,一旦遇干旱少雨年份,草原植物高度降低,植被稀疏,草群密度下降,植物的多样性减少,草原景观的观赏价值下降。
(3)机遇
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趋向于生态旅游,而草原生态旅游恰好正符合人们的需求;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首先是现如今的巨大的客源市场,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意识提高带来的旅游市场。其次是丰富的草原自然景观资源,充分满足人们的旅游要求。
(4)挑战
首先是其他地区的'草原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的竞争市场,例如云南元江河谷的热带草原、新疆山地草原、四川红原草甸、蒙古国草原等生态旅游区。其次是旅游业的规模化经营管理,还有建设旅游区的大量资金等挑战。
2.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旅游环境一般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综合。从以上对内蒙古草原资源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可以总结出其现阶段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2.1对自然环境质量影响
在旅游环境中其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动植物、土壤、气候等几个方面:动植物,由于草原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人们在进行旅游游憩时候通常的一些娱乐活动是在草原植被上进行的,例如骑马体验、射箭、摔跤、篝火晚会等,人类直接在草原植被上行走,还有马儿对植被的踩踏、车辆碾压等,即原有的典型草原植被遭到破坏、景区内野生动物罕见、土壤硬化、植物生长受阻、景区内景观受影响,给
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气候、土壤,由于草原旅游活动的随意性和不规则性,对草原的土壤、气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来说,道路对草原土壤的生态安全威胁最大,由于旅游区的道路是条带形的,延伸比较远,尤其是平坦的草原对自然路的形成提供了方便,一旦人类随意行动,则极易使干扰范围扩大化。然而这些对土壤的干扰同样会影响到草原气候的变化,一旦土壤层发生改变,缺少水分,产生沙漠化、水土流失等,草原上的植被减少,则对大气的循环作用也会减少,部分地区则会干旱的越来越干旱,造成更严重影响。2.2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由于旅游者的到来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阿利斯特﹒马西森和杰弗里·沃尔(1982)在他们的研究中把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分为三个层次:旅游者、当地居民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内蒙古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的省域,其具有蒙族独有的民俗风情习惯,在草原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开发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的传统习俗的延承,而是一味的开发创新,使得当地居民对这些开发的反感,以及丧失了本土原始文化的精髓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了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在市场竞争中也就失去了竞争力,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会被影响。
3.对策和建议
根据以上对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的简单概述以及分析了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景区的影响,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草原旅游区建设要坚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发展,最重要的应该是环境保护,而且在建设旅游景区时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基础条件。要让人们有意识去保护环境,让人们意识到生态旅游的发展是离不开环境保护的,不能以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不要让环境的恶化成为大自然惩罚人类的手段,要把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可能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甚至消除,以利于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建立完善草原旅游景区危机管理机制
要制定相应的景区法规,不仅是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还是对景区建设维护人员的规范,危机事件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是由一系列细小事件慢慢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有准备、有预防、有措施的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方案的制定。首先要全面掌握景区任何有危机潜力的情报,研究其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制定有效的预案。然后,要完善《草原管理法》等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草原旅游景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危机处理程序,最后要管理人员与游客的相互配合形成完善的草原旅游区管理体制 .
总之,通过以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为例,研究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旅游开发研究中,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运用科学和技术,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规划,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景观可持续存在为主要目标,为旅游开发和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杜荣.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2]刘丽梅,吕君.典型草原地区旅游发展对植被的环境影响[J].资源科学,2009年,第31卷(第3期):442-449
[3]钟林生,牛亚菲等.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2)1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