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小考
“发烧”小考
“发烧”一词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大陆流行,时至今日,在网上用“发烧”搜索,还是会冒出156个网站来。十多年了,“发烧”还是这么发烧。不过,“发烧”一词的来源却有些含糊。一说源于英语的“facier”,意为“……迷",因其发音与粤语里的“发烧”极为相似,故而称之。
一说源于“audiophile”,意即讲究音质者。还有一说认为就是从现代普通话的医学意义上的“发烧”转化而来的。不管怎么说,“发烧”首先从香港进入大陆,这是没有问题的。从其在大陆的传播与发展的情况看,第二种说法似乎最确切。实际上,“发烧”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约定俗成的是指对于音乐的记录、载体、传播和高保真重现有着执着追求,并为之痴迷。对于这样着迷的人,则被称之为“发烧友”。
这样看来,“发烧”必须具有两方面的基础:一是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很高的鉴赏力,二是有高超的硬件技术。单纯的爱好音乐同单纯的着迷于电子技术一样都不是真正的发烧友。在“发烧”传入初期,是很有一点曲高和寡的。大家都认为认为只有对电子技术有精深的研究,同时又在音乐欣赏上有很高造诣的人才配“发烧友”的雅号。当然发得起烧的钱包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发烧友而言,一双发烧的耳朵可能是最重要的。于是判定发烧的级别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听力测试,据说水平最高的能够在交响乐中听出指挥翻动乐谱的声音。当然,发烧友对器材的关注程度一点也不下于耳朵。发烧友追求的是通过器材的优化组合来达到高保真重放的目的。他们研究各种牌号的音源设备、放大器、扬声器装置等等器材的特点,根据听音环境的需要,以靓声为目标,环环搭配起来,通过组合满足发烧之瘾。有位老兄,专门从北京坐飞机到广州买连接线,400元一米的买上几段,回家接上一听,不够地道,
于是把线放进锅里煮一会,效果好点了,于是又煮了十分钟,接上再听,到位了。发烧友的'价值判断是迥异于常人的。凡发烧友看中的烧品,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会毫不吝惜的据为己有。即使囊中羞涩也会三天两头去审视一番、抚摸一番,望梅止渴、过过干瘾,直至鼓动店主接上电源放送一曲,品评一番,增长些发烧经验。许多“高度发烧友”由痴迷烧到疯狂。据报载,某都市一群发烧友烧得昏天黑地,甚至倾家荡产。有的过了“而立之年”仍是光棍一条,除了“烧器”家徒四壁。物极必反,发烧友这种“一览众山小”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同时具备发烧耳朵、发烧技术和发烧钱包的人实在是比较少。
发烧的发展最终还是受音乐的丰富性、普及性影响,它走向大众化也就不可避免了。无论你爱听古曲音乐、流行音乐还是歌曲,也无论你喜爱贝多芬、卡拉扬还是谭咏麟、谢霆锋,只要在醉心于音乐本身的同时,更愿意了解如何使音乐放送的更真实无瑕、更优美动听,那么,你就已经开始发烧了。反过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容易被音乐所吸引和打动,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也成不了发烧友。有的人豪华居室中摆有几万元的音响设备,但却无烧可发;而有的人仅用几千元甚至几百元购置器材,亲自动手,开膛破肚,整治、修饰,玩得花样翻新,然后咀嚼着自己创造的音乐美餐,自得其乐,悠哉游哉,很有点diy(doityourself)的感觉,这也许才是发烧真君子。资深的发烧友应该了解对音响设备的线路、用料、摆位、听音环境等,对于音乐软件(如激光唱片、卡式磁带等)的欣赏具有很高的造诣。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发烧技术也不断进步。在基本的hi—fi(即高保真立体声)基础上,近年来已发展到“av发烧”,既追求声音的高保真重放,又追求高质量画面的重现。于是,家庭影院、杜比环绕声、数码声频技术等相继粉墨登场,给发烧舞台凭添了几分热闹。总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发烧的不断升级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