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与科举
会馆与科举
自1415年,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地点都设在北京。古代的科举制度分为甲乙二科,乙科是指集中全省秀才在省城举行“乡试(省试)”甲科是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举行“会试”,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各省举子赴京考试国家按例提供一定的车马费,史称"公车",但是
单程,会试录取比较严格,每科应试大约六七千人,只录取三百人左右。一经贡院出榜,榜上有名的,依然留在北京,参加殿试,分出甲别、名次,进士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一甲只有三名,殿试一至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考中状元的当时被认为是“天下第一才子”。明清两朝先后举行过进士考试201科。全国各地的举子云集京城,再加上仆人等,人数更多,食宿非常困难。发榜后没有考中进士的,有钱的举子可以回原籍,三年之后再于科场之中争鳌夺桂,而无钱和路远的举子只好留京寄宿,刻苦攻读,以便三年后再次应试,这些举子在京举目无亲,除受京都各小客店的高价剥削外,还要受社会之恶气。这种举人落魄的情景引起了已经考中进士、身为朝中官员同乡的同情,这些在京同乡集资,卖地置房,以供同乡举子住宿,使名落孙山的举子在京有个学习的机会,以便三年后再决雌雄。
明清在京进行了二百多科考试,每科一个状元,取中进士51624人,这些状元和进士大都居住于会馆,如果某个会馆中有人考中状元,这个会馆便倍加显贵,会馆大门前的匾额则由新科状元题写和捐赠,以显示本乡科甲读书风气之盛,其目的就是炫耀本乡本馆,以光宗耀祖。在京诸省多以馆匾多少为荣,一旦这些进士进入高贵阶层,他们也不会忘记本乡会馆对他们昔日的情谊和帮助,必对会馆给予厚报。
在北京的孔庙里有明清的'进士碑,刻有各科的进士名单。在明清还出现过两个在乡试、会试、殿试均列榜首"连中三元"的状元。这两人是:商辂,浙江淳安人,中明成化乙未科(1475年)状元。钱启,江苏常州人,中乾隆甲辰科(1784年)状元。中间相隔三百多年,可见是连中三元是非常不容易的。
河北隶宁的刘春霖,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名状元(1904年),是“古代状元制度的谢幕人”。
在北京的科举考试中各省考中状元的人数如下:
江苏,66名,清代江苏共点状元49名,占清代状元总和的40%。
浙江,41名
江西,20名
福建,15名
安徽,14名
山东,11名
河北,9名
广东,6名
湖北,5名
广西,3名
湖南,3名
河南,3名
陕西,3名
贵州,2名
四川,2名
云南,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