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孔子的误解
我们对孔子的误解
我们对孔子的误解· 前一阵河北一硕士回家种田,父亲气绝服毒的新闻扯动了许多国人的神经,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在保钓游行中的一些暴力行为,一个问题我们都绕不过,中国经济上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大国,但我们个人是否已具备一个大国风范的国民?其实这都是一个教育问题,现在这种应试教育不是使一代人营养不良,而是几代人都营养不良,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心理失衡的不仅仅是一代人。从五四以来,西风东渐,我们的教育逐步向纯知识技能培养(工具主义)转变,到今天已变成纯应试教育,考什么学什么,近一个世纪前蔡元培的感慨涛声依旧。不是人文教育亦非国民教育。今天的毕业生许多毕业即失业,所学和现实脱节。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和我们脆弱的心理在吞噬着社会的幸福感。五四以前的只读圣贤书和今天只读教科书,就像首鼠两端,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过犹不及,回望建国六十年来,我们在世界自然科技领域几无出类拔萃的人物,不能不让我们反思。· 史上近千年无论经济还是科技我们都是走在世界前头,中国人并不比任何民族差。我们既要重知识教育(而非应试)也要重人文教育,我们吸收西方文明长处时,不要把中华文明中几千年里的精华都放弃了。幼儿园不是人生的起跑线(以后细说),大学亦非成功的终点。我们不仅有一技之长,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情商,才能笑傲江湖。据美国的研究机构调研,一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它的'作用是智商的九倍。我们大人知道,许多事情不是你多会几道题或多背几个单词就能更好地处理的,功夫在诗外。前一段一个学校的理想很流行:十五岁上清华,十八岁上哈佛,二十五岁开宝马,住600平方的别墅。如果这只当做一个调侃,无伤大雅,但要真把这当做一个人生的目标,怕不是人生的幸事。在今天我们回望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我们也许太匆忙赶路,或多或少忘记或误解了这位老人的叮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