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二年级除法初步认识中有一节课是“关于0的除法”,我们知道“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请教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理解“除数不是0”这个地方。
在第一个班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分糖的过程中,规定学生列出算式后,用双色片与同桌合作操作的方法来检验分的结果,多数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而且也能自行检查分的结果,学生检验的方法是千篇一律的,虽然加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但在后面探究0不能做除数的活动中,根据
老师提供的情境:20个萝卜(被除数是20),没有小兔(除数是0),结果会怎样?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一致同意老师的说法:除以0就是没有人要分,所以没有分的必要,算式也就没有意义,很多学生明白意思,但印象不深刻,以至于在后续的练习中还是出现了0做除数的现象。在第二个班的教学中,我对先前的教学过程作了一定的调整。在授新课之前,我先利用乘除法关系做了复习练习,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分糖,在检验分糖的结果时,学生的检验方法出现了多种:有能力的学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乘法检验结果,也有的学生是通过自己亲自操作学具的方法来检验,学生选择的是自己比较喜欢且有效的方法,这不但拓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也巩固了乘除法的关系,为学生最终从形象学习提炼到抽象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后面的拓展活动中,由于也正是有了前面教学的铺垫,当我用相同的情境引出问题时,并提出疑问算式:20÷0=0?时,即刻有一学生反映提出假设:如果是这样,那么0×0变成是20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学生的表情和声音中都表示了同感,我趁热打铁,又在黑板上举出同样的反例问到:那如果30(40、50)
个萝卜分给0只小兔
(板示30÷0=0 0×0=30
40÷0=0 0×0=40
50÷0=0 0×0=50)学生马上意识到问题越来越不对劲,纷纷指示我不要在写下去了,这时我再揭示:除以0就是没有人要分,所以没有分的必要,算式也就没有意义,这一次学生能比较主动接受这个结论,因而在后面的练习中也明显减少了0÷( 0 )=0的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学习抽象概念,困难更大,这样,具体形象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再利用这一表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是突破难点的好办法。同时,根据教材内容的难点,采取恰当的验证方法,也是突破难点的一种重要途径,而这些活动都要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让学生能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使获取知识的过程变得更生动、形象、有趣。
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造有效的情境,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氛围,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1、操作探究应实际。
按理说“动”是学生的天性,既然老师提供了学具,就应让学生充分的操作感知形象思维,但本节课的探究难点在于0不能做除数,既是0,就无法操作成形,所以在这里操作只是学生探究方式中的一种,用来检验探究的结果,而且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有选择性的操作,这样,既发挥了能力强的学生的探究水平,又保护到了能力差的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一举双得!
2、猜想探究应提倡。
这种探究方式是引出本节课探究难点的一个重要方法,从问题的提出,猜想(即假设)的成立,到例举验证,最后推翻假设,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它运用到了学生知识的迁移(乘除法的关系),类比观察(0×0=0,20,30,40),延伸(50,60,70,80…),归纳(0除以不是0的数,商是0),通过这样的猜想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知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探究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3、合作探究要加强。
合作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它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在本节课中,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探究方式,只是同桌之间操作学具进行验证结果,并没有起到突破难点的效果,应将同桌合作推广到小组合作,为学生解决问题,打开思路,提供更多的信息,我想,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高【我认为这位老师处理提挺好,当除数为0时我们常说无意义,但学生真的不理解,而这位采用反证法,用学过的知识来验证,让学生产生思维矛盾,从根本上理解除数为0的无意义。】 张【我们总是告诉学生,0作为除数是没有意义的,我在上课的时候,从平均分的角度来给学生解释,任何东西对其进行平均分,最少是1份,不可能是0份,所以除数不能是0。有一部分学生能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这个方法让学生自己用旧知识来理解和验证新知识,学生应该能比较好的理解。要实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