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换位思考”
管理中的“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主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内,管理者应当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向题;对外,企业应当站在用户的角度,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换位思考以诚信为基础,以沟通为桥梁,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而且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然而在使用中,若换位不当,却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下面就对换位思考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换位思考”的渊源
虽然在经典管理理论中没有换位思考这个名词,但是从管理学的发展史中,却可以看出其出处并不陌生。从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泰罗的科学管理,到当今的人本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都可以找到换位思考的踪迹。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换位思考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可以分为顺道、重人、求和、法治、守信、预谋等思想。其中顺道是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要顺应人心,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都有其固有的规律。重人就是得人心,讲究的是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说法。求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和则兴邦,和则生财。顺道、重人、求和,均需要换位思考。治国要为百姓牟福;要得民心,就要为民办事,替民着想。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在管理中做到顺应客观规律、协调人际关系,凝聚人心,做到真正的顺道、重人、求和。
2、古典管理理论中的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考虑对方的需求,满足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了解对方的不足,帮助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古典管理理论中,以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为典型代表,从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换位思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泰罗从徒工、普通工人做起,当过工长、车间主任、总工程师等,长期在企业从事现场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对生产或作业的组织等有关问题比较熟悉,因此,他的科学
管理以改进工作方法、改进分配方法和改进生产组织最为出色,这正是他在企业工作中长期观察、换位思考的结果。法约尔在他的“一般管理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经营的六项活动”、“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和“管理的五大要素”,他指出的领导者进行有效指挥的八项工作中,“对职工要有深入的了解”列在第一条;他在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中指出,“原则的应用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注意尺度。由经验和机智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是管理者的主要才能之一”。可见“对职工要有深入的了解”是换位思考的基础,对“管理原则”的把握是换位思考的结果。3、现代管理理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