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鸭
树鸭
树鸭
树鸭(树鸭)
树鸭颈较长似雁,雌雄相似也似雁,腿较长,是雁形目中为数不多的栖息于树上的代表。树鸭叫声尖利,其英文名意为啸鸭,即得名于此。
目录 简介 形态特征 习性 分布范围 收缩展开 简介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雁形目→鸭科→树鸭属 栗树鸭Dendrocygna javanica分布于东洋界,我国繁殖于云南南部和广西西南部,夏季在江浙一带和台湾等地也能见到,属半夜行性。(图) 羽饰树鸭D.eytoni身上有装饰性的羽毛,装饰性的羽毛在雁形目其它一些种类也能见到。羽饰树鸭是澳大利亚大陆的特产,在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比较常见。 国家保护等级:二级
形态特征全长约41公分。树鸭以栖息、营巢于树上而得名,但在树上步行却不灵活。其跗跖(脚部没有羽毛部份)较一般鸭长,长达5.5公分;下部有网目状鳞片。 体形略小于家鸭。雌雄相似。上体主要为黑褐色,尾上覆羽及胸、腹等均栗色。雌雄相近似。 头顶、枕部等均棕褐色,而杂以黑褐色细纹;额浅棕,有一条黑褐色带纹由枕部延伸到后颈;背和肩黑褐色,羽毛边缘灰棕以至全棕色,而背的最上部仅灰棕色的羽缘显露在外,使此部几成纯灰棕色;腰黑色,有
时具有狭窄的灰棕色羽缘;小、中覆羽栗红色,大覆羽及飞羽黑褐色;两颊灰黄色;颏、喉近白色;上胸黄棕色,下胸、腹及两胁均呈浅栗色,但后者杂以黄棕色,尾下覆羽棕白至乳白色。 虹膜棕褐色;活时眼圈为橘黄色;跗蹠深石板色,嘴在鼻孔前为深石板色,鼻孔后为石板青色。制成标本后,眼圈为橙红色,嘴和跗蹠皆为黑色。 体围粗,其体围与体长之比显著大于须鲸的`其他种类。头巨大,头长可达体长的1/3。上颌的背面观很窄,下颌的侧面观呈显著弓形。鳍肢宽阔,比多数其它须鲸的鳍肢更近于扇形。无背鳍,无喉沟。尾叶很宽,向两端渐尖,后缘平滑,中央有1个深缺刻。 习性喜隐匿于草丛中或荷叶下。性机警,若发觉异状,大群一齐起飞,其景极壮观。常边飞边发出轻而尖的啸声。潜水能力很强。营巢于苇丛中、低木林之树上,亦筑于树洞之外,亦会利用鹊类、鹭类、鸢等之旧巢。喜食水生植物、种籽、谷类及小鱼等动物,有整天觅食习性。 平时栖息在池塘、湖沼以及水库等水域里,喜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见成群栖息在水面上。性机警。一群中常有几只不时引颈四望,遇人或敌害临近时就首先起飞,其他树鸭随着相继飞起。飞行力弱,速度不甚快,常边飞边发出轻而尖的啸声。夏季中午炎热时成群隐蔽在水草中。潜水能力很强。当被击伤不能飞时,就潜入水中,一次潜水可十几分钟。太阳快下落时就成对地或七、八只,或二十只左右结群飞向附近农田觅食,黎明前返回白天栖息的水域。不受惊扰,一般不迁换栖息地。 主要栖息于北太平洋的温带和亚极带水域,分布在北纬25°~60°之间。它们在冬初从亚极带迁向纬度较低处,在接近大陆或岛屿的浅水区域逗留。交配和产仔后于春季返回亚极带。
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锡兰、缅甸、安达曼群岛、中南半岛、马来、婆罗州、苏门答腊、爪哇以及中国大陆东南部至云南西部、海南岛等地,均为各地方之留鸟。 分布状况:在台湾地区偶而出现,为罕见之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