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眼中的陶渊明
辛弃疾眼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眼中的陶渊明,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乍一看题目,许多人不免疑问,一个在西晋一个在南宋;一个是文人一人是武将;一个似乎平淡自然一个似乎刚烈豪放,陶渊明与辛弃疾有何关系?
但在我看来,两人颇有相似之处。第一,幼时立志。幼时丧父,使得两人都饱尝命运的捉弄与社会的阴暗,并立志以自己的力量报效国家,陶渊明,博览群书,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在而立之前就任江州祭酒;辛弃疾,驰骋疆场,可谓“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二十出头便聚众三千投归宋帝,奇袭金营生擒叛徒。第二,壮志难酬。可是随后两人均没有逃出壮志难酬的怪圈,在坎坷的仕途上滴下血泪,却不肯低下坚韧的头颅,西晋门阀制度森严,可叹元亮出身庶族,思想理念与权威相左,不得已辞谢回家;南宋昏君避战,可怜稼轩革除积弊积极备战,却被三十七次调任折磨。第三,归隐田园。不惑之年,两人又同样开始归隐田园的生活,直至离世,陶渊明从玉京山到南村又回到宜丰,成为田园归隐诗的第一人;辛弃疾隐居江西农村,创作了大量的农村田园诗词,成为自陶渊明后的又一田园诗的高标。
冥冥中辛弃疾与七百多年前陶公有一种共鸣与呼应,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辛弃疾的词作中,对陶公的感叹,惺惺相惜,甚或是灵魂的激烈碰撞。(以下是对含有陶渊明饮用的辛弃疾诗作的分析)
洞仙歌(访泉於期师,得周氏泉,为赋)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
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这首词写于1175年,此时辛弃疾罢局带湖,文韬武略,正值三十壮年,空怀一腔报国之志,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被蹂躏与金人的铁蹄之下。他无奈,他愤恨,它将十余年的期望与失望化作滴血之刀,刻下这首《洞仙歌》。面对带湖“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的盛景,他只能自嘲道“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于是想到陶渊明“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意思是说:为什么不在这里盖起我的草屋,去学陶渊明,门前中五棵柳树,归隐田园呢。很显然,此时的辛年弃疾虽然那说是想学陶渊明悠然归隐,但面对敌人的欺辱,一心报国的他,真的有那种悠然的心情吗?此时,在他心里,陶渊明的归隐,或许只是一种逃避,一种不负责任,甚至是一种懦弱。在政坛上受挫的他,只能用这种无可奈何的诙谐,来抒写心中的深深苦闷。 (辛弃疾的这种看法,是有理论佐证的:陶渊明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虽最终解职归田,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在《饮酒》《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
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诗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籍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终究抛弃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走上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所以说,他的归隐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贺新郎(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此词作于1198年左右,当时辛弃疾58岁。他平生所有的明显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被迫在瓢泉过着村居生活。在九蒸九晒,水煮油炸之后,他虽恨就在草野,报复不得施展。但此时,他“甚矣吾衰矣”,不得不向年岁低头,与壮年相比,此时更多的是洒脱与看破。如他自己所说,“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这么多年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薄了。能真正使他快乐的便是“青山多妩媚”。他开始向往“一尊搔首东窗里”的生活,开始品味陶渊明、停云诗就的洒脱,开始感受当时元亮的看破与淡薄。年近花甲,她渐渐认同了陶渊明的归隐、清高与自由。将陶渊明视为“知我者”的“二三子”。 (此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看陶渊明的.归隐:从他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东晋时借归隐买名邀誉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且看陶渊明一生大致经历:始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后有人劝他再度出仕为刘宋王朝服务,他宁愿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也不愿再涉官场。可以说,陶渊明归隐得真守拙得真。在《归园田居》、《饮酒》等诗中,诗人对自己归隐后的生活作了描写,“白日掩柴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往来。相见天杂言,但道桑麻长。”“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别人都瞧不上眼的乡村、平凡的事物、乡间生活,在诗人笔下却是那样的优美、宁静,显得格外亲切。从这些诗中,读者可以看出,在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中,诗人心情自然而宁静,达到了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归隐。)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