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读课究竟该教什么
语文教读课究竟该教什么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以母语(即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教学对象的语文教学,是一个世界性共同研究的课题。凡有独立语言的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研究本国的语文教学。研究的所有问题集中到一点,归根到底,就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就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语文教学,它表现上看来似乎好教好学,实际上是难教难学,难就难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世界各国概莫能外。我国的语文教学,自1978年以来,有不少教育家、学者呼呈,倡导改革,要搞掉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老大难”的帽子,提高教学效率;全国不少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语文教学效率确有明显提高。但从大面积来看,仍未尽人意。
众所周知,构成语文教学基本内容的,主要是阅读课与写作课。而阅读课是基础,占了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因此可以推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是阅读课的效率不高。阅读课按教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组成教学单元,教读课是领头课、重点课、关键课,教学效率不高,就主要反映在教读课上。
所谓提高效率,指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量,花时少而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由于时间不能倒流,不能代替,不能增添,所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世上一切事物的优化,最终都归结到时间的节省上。提高教读课的效率,说到底,是指在较少的时间取得最佳或最优的教学效果。提高教读课的效率,至关重要的是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是教什么,第二层是怎样教。前一层是实质问题、原则问题,后一层是方法问题、操作问题。本文想重点探讨教读课教什么的问题。我认为:
一、教学生学生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
教读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读书,或者说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读”,学习、理解祖国的语文文字,积累语言材料。
对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在研讨中见仁见智,不管有多少种看法,有多少种观点,但总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就是为了要使语文从历来的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混合教学中分离出来,而以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文文字为专职。如果今天又给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任务”,或者模糊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那就不仅有悖于语文独立设科的初衷,而且于历史简单就是倒退了。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叶圣陶先生精辟地回答:“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配合的。”①“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教读课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即书面语言)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文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构成一种语言的基础和决定语言的基本面貌是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它们还是区别其他语言的标尺。只有掌握了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才算是掌握了一门语言。所以,学习祖国的语文也必须掌握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积累语言材料。郭沫若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也是说,先掌握一定的词汇,运用语文表情达意才有基矗学生在语文表达中,经常出现词汇贫乏、词不达意、言不逮意、言不尽意等“语文痛苦”的现象,就是因为掌握的词汇量太少,基本的语法知识没有学好。而掌握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不能靠阅读词典和语法书籍获,那不仅严重脱离生活实际,而且根本就学不好、记不祝因此,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是通过选文让学生阅读,借以了解祖国语文的基本形
态,认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接收“活的[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