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茶文化
中国古代的茶文化
中国古代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在“茶”上做的文章,几十本专著也是写不完的。但是,古代小说写如何饮茶,任何一个作家也没有做到像曹雪芹这样。在红楼人生事件中也有品茶,它既是饮茶,又不仅仅是饮茶,还成为描写和展现人性的事件,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依托。
红楼人物喜欢喝各种各样的茶,甚至喝外国进贡的茶。喝茶有时候会对人物的命运起重要作用。比如第8回,贾宝玉到梨香院看望薛宝钗回来,想喝他早上泡的枫露茶。
宝玉说:那个枫露茶要泡三四次以后才出色。茜雪回答:那个茶被李奶奶喝了。贾宝玉立即大怒,把茶碗摔了,把茜雪撵出去。茜雪从此在《红楼梦》前80回中消失。根据脂砚斋提供的线索,一直到后30回狱神庙茜雪才再次出现。那么让贾宝玉如此发少爷脾气的枫露茶,究竟是一种什么茶呢?
枫露茶是中国一种特制的茶,它要取香枫的嫩叶按照制酒的办法先提取其露,然后再点到茶里。这样,这种茶既有茶的味道,又有枫叶的香味。
喝茶,有时候还成为红楼人物适应新环境的教科书。林黛玉进府吃第一顿饭,她就看到贾府的人先是用茶来漱口,然后再喝茶。这是以前她所不知道的,这就成为林姑娘进入贾府以后,上的第一堂人生课。
喝茶,还成为红楼人物对人生重要问题的巧妙回答。王熙凤送了两瓶暹罗进贡的茶,借着喝茶的时候,跟林黛玉开了一个玩笑: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喝茶,成了描写宝黛爱情的一个重要情节。
要说曹雪芹写饮茶写得最好的,还要算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品茶栊翠庵。贾母带刘姥姥进栊翠庵,妙玉亲自捧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盅,给贾母上茶。
这里,还得对茶盘和茶杯,先费点唇舌解释一下:茶盘是海棠花的样子,表面是雕漆填金,上边的图案是云朵中有一对双龙,烘托着一个“寿”字。这样的茶盘,不用说,是最符合贾母身份和年龄的!这说明妙玉很懂得缙绅之家的规矩。
妙玉为了表示对贾府老祖宗的尊重,居然拿出这么名贵的茶具,当然,这本来也是出身贵族之家的妙玉拿得出来的东西。其他的人,均是一色官窑脱胎白盖碗,当然,也是名贵瓷器。
贾母对妙玉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回答:我知道,这是老君眉。其实,老君眉,也产自六安,六安茶是安徽名茶,分白茶和明茶两种。茶叶叶片上有茸毛的叫白茶,没有茸毛的叫明茶。贾母不喝六安茶,应该是说不喝档次相对比较低的明茶,,比如说用老叶制成的瓜片。
妙玉给贾母上的老君眉,是白茶中的极品,茶叶叶片上布满银毫,针长如眉,茶味甘醇。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妙玉上的老君眉,本来就不是六安产的,而是洞庭湖或武夷山产的'。
妙玉,作为一个修行的人,不仅享用这么名贵的茶叶,她还知道贾母不喝六安茶。她是从哪
儿知道这一些的呢?从妙玉跟宝玉的交往来看,妙玉对贾母如此知根知底,她的信息很可能来自宝玉。
贾母问妙玉沏茶用的是什么水?喝茶最讲究用水,虎跑泉水泡出来的龙井,味道就是跟别的不一样。贾母是行家,所以问用的是什么水?回答是旧年蠲(juan)的雨水。对于一般的茶客来讲,用这样的水来泡茶,已经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了。
不知道是贾母不欣赏老君眉,还是有意识的想叫刘姥姥见识见识什么叫极品?贾母只吃了半盏就把茶递到了刘姥姥手里。刘姥姥接过茶,“便一口吃尽”。半盅茶,喝出了两个老太太截然不同的个性。贾母是品茶,带着一种审美的情趣,优雅细致地“品”。刘姥姥纯粹是解渴,带着一种求实的朴素感情,一股脑儿在那儿“灌”。
更妙的是,刘姥姥还用不折不扣的农民心理,对她从来没有喝过的高级茶,大发议论:这茶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得浓一点更好。其实,绿茶就讲究清淡,刘姥姥偏要熬得浓一点,真是鸡对鸭讲,南辕北辙。妙玉听了,啼笑皆非,更加瞧不起刘姥姥。估计当贾母把五彩成窑盅递到刘姥姥手里时,妙玉肯定很不高兴,这么高雅的茶盅怎么送到这么一个粗拙的人手上!
妙玉对贾母很客气,很尊重,她让贾母进禅堂,贾母说:我们刚吃了些酒肉,你这里有菩萨,不要冲撞了。妙玉就按照贾母的意思在院中待客。妙玉对贾母礼数周到,但一点也不巴结,贾母等人喝茶,妙玉一不陪坐,二不陪喝,三不陪聊,她自顾自地走了。这在贾府是绝对不可以的,老祖宗在此,谁敢把她晾在这儿自己走人?即使是天马行空的林黛玉,她也不敢。
这,正是由妙玉的天不收地不留的个性所决定的,妙玉比金陵其他诸钗包括林黛玉在内,都更加具有独立性,更加孤僻。
中国人是以善能喝茶著名的。从文献上的记载,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古书《尔雅》上就写过“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诗经》的《七月》篇,也提到采茶。两汉之后,饮茶之风大盛,但更普遍的还是在唐朝。那时已经有“茶会”、
“茶宴”,陆羽著《茶经》,更是集中了喝茶的理论,从此大开喝茶之风,陆羽由是受后世尊为“茶神”。《潮嘉风月记》就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从这里看来,喝工夫茶大约是唐代以后的事。尽管近代的《辞海》载有“工夫茶”这一条专门名辞的注释,英文的“Tea”字也还是从汕头、厦门话的“茶”字译音过去的。但有关工夫茶的详细记载却是很少,甚至连《潮州府志》也没有记载,这却不能不是件憾事。就现在所能考证到的,潮州地方在元朝以前虽然已经是“稻再熟而蚕五收”,可是似乎还没有种茶。《永乐大典》之五千三百四十三卷,是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潮州志》,在它“课税”一项内曾引用了《三阳图志》(三阳即是海阳――今之潮安、潮阳、揭阳)。《三阳志》及《三阳图志》于今已不可复见,但几经浩劫之后仅存很少的《永乐大典》中却刚好有一部《潮州志》在,而其中又多引用《三阳志》等的原文,弥足珍贵。
从原文看来,《三阳志》是元朝时有关这三县的地方志。中说到:“茶课自大禹别九州之产以
作贡,而未闻贡茶,下逮汉、魏、晋、梁皆不及此,至李唐时如赵赞滂、王楼、王涯之徒始创茶之制,宋朝又有榷务交引三分三税之法,而茶之赋始繁矣。产茶之地,出税固宜。无茶之地,何缘纳税?潮之为郡,无采茶之户,无贩茶之商,其课钞,每责于办盐主首而代纳焉。有司万一知此,能不思所以革其弊乎???”这证明在元时,潮州地方还没有种茶的。没有种茶倒不要紧,因为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叶并不产自潮州。可是“无贩茶之商”,这倒就麻烦了,如果《三阳志》所记属实,恐怕元朝时潮州还没有“工夫茶”这一享受呢。
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了,到清代以后,潮州人之好茶,潮州中国古代的茶文化“工夫茶”之有名,潮州人做茶叶生意之多,已经是尽人皆知了,清代的《潮嘉风月记》就说: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及瓷盘各一,唯怀之数则视客之多寡,先将泉水贮罐,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后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投闽茶于壶内冲之”,到现在也是如此。工夫茶用的是铁观音,这是全国仅在福建才有的名茶。自然,现在潮州地方是产茶的,潮安凤凰山(过去属饶平)的“单丛奇种”简名日“凤凰茶”,就是驰名海内外,在今天国产的特级茶叶中首屈一指,但可惜产量不多,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因此它的价格也是国产茶叶中最高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