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生活的乐趣和尴尬
自理生活的乐趣和尴尬
文/苏军周云燕王建芳
当孩子与朝夕相处的父母短暂分别后,他们的言行会表现出什么?在他们身上,哪些是值得我们欣慰的,哪些是让人深思的?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该从中领悟到什么?前不久,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组织四年级学生到“浏河少儿基地”进行了一次野营活动,其中发生的一幕幕情景耐人寻味。
“良苦用心”伤了孩子心
四年级的小妍同学怎么也没想到,妈妈打着“心疼”牌,让她与“自由天空”擦肩而过。这是在事后她写下的话:下一个星期就要去浏河宿营了,我兴奋极了。可妈妈却说:“你不能去浏河!”我说:“为什么?”妈妈说:“我不放心啊!”我说:“为什么不放心呀?”妈妈说:“宝贝,晚上睡觉着凉了怎么办?活动时要爬山要过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多危险呀!”我说:“你不是说过只要我开心,你们什么都愿意做吗?”妈妈说:“这是为了你的安危呀!你不能让爱你的爸爸妈妈担惊受怕嘛!”我说:“同学们都去,那里一定很好玩,我就要去!”……就这样,我一句,妈妈一句,咱们吵了一个小时。最后,因为我势单力薄,妈妈仗着她权力大,赢了我,我败下阵来。我伤心极了,慢慢地走进房间,准备大哭一场……
据了解,这次活动全年级有多名学生没有参加,多数是因为家长不放心。
校长鲁慧茹感言:不放心孩子出去的家长,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为人父母的“用心良苦”。但我们也常常发现,不少家长往往是借着“正规”理由,而把孩子的正当需求也打入冷宫了。
记者点评:家长的过度保护一旦成为习惯,反而会产生消极影响。孩子的这一次伤心,也许是透心彻骨的伤痕。
一份“行囊清单”
这是出发前,小凡同学自己拟定的一份“行囊清单”:牙具、毛巾、一顿午餐、一块手表(为了提醒各大队、大组遵守时间)、一套替换衣服,哨子、本子和笔(用来记名单、写日记)、一个节目(相声)、书(休闲时间备用)、一点食物(分享)和水。看来,无需家长的协助,他,一个四年级的`男孩也能做到细心周全。再瞧小?同学准备的东西,还有些特别呢。看她拿来了假花、报纸、话梅和闹钟,妈妈有点不解:“这些有什么用?”“假花用来美化宿舍,当心情不好时,它能使我好受一些。报纸铺在门口,进宿舍时泥巴就抹在上面了,这样能保持宿舍的清洁。这个话梅嘛,当同学或我想呕吐时,吃一粒话梅,就会感觉好一点。至于这个闹钟,因为女孩要梳头,时间会用得多,我把闹钟调好闹一下,早些起来就不会耽误大家的时间了!”她笑眯眯地说。
校长鲁慧茹感言:不少家长爱帮孩子准备物品,结果到达目的地后,孩子
不知道怎么用。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