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象形”话育人
“因势象形”话育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10-0025-01 “玉不琢,不成器。”可见“雕琢”之功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但如何去因材施“琢”,使每一块“浑金璞玉”都能够物尽其材、避短扬长,最终被雕成精美无瑕而又各具特色的艺术品,这里面恐怕就有更大的学问了。明人魏学洢在他的《核舟记》一文中便给我们推出了一则成功者的范例。他的成功之道,我觉得很值得我们这些“琢人”者学习借鉴。 每读《核舟记》,我都要被文中所展示的“奇巧人”王叔远在木雕艺术方面的绝伦之技深深折服。王氏“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方寸之木见世界,其技艺之精湛着实令人服膺。但更令我感慨的却是王叔远在选材和构思方面独到的眼光和独具的匠心。王叔远的雕刻艺术的成功奥秘,全在“因势象形”四个字上。 所谓“因势象形”,说白了,便是依着木料本来的样子去构划、设计所要雕刻的事物的形状。也就是说,艺术家在动手之前,先要对手头木料的质地、形状等特征作一番审视和揣摩,然后将自己记忆中各种事物的影像投射上去,最后再确定雕刻什么,雕成什么样。套一句哲学术语,这事先斟酌的过程便是求得主观构想与客观事物的完美有机的统一。 细细想来,这木雕艺术与我们的教书育人之间很有几分相通之处。从王叔远的眼光来看,天下无“不可雕”之木,关键就看你如何去“因势象形”了。每块木料在纹理、形状上也有它本身独有的特点。要雕出一件成功的艺术品,首先必须因“木”制宜,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再施以鬼斧神工。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乃是自然之姿与人类之智的完美结合。 人乃万物之灵,其复杂性远在木头、石块之上。教师素有“工程师”之誉,而事实上,教师更应当是一个个卓越的艺术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当把学生视为一味消极被动唯命是从的角色,更不能把他们当成供我们随意揉捏的面人。为人师者应当具有一双王叔远那样的慧眼,善于发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每一个“雕琢”对象的个性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因人而异,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符合每个学生特质的教育措施,与他们共同开拓出一条既适宜其自身发展又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道路来。 常言道:知易而行难。如此这般地纸上谈兵并不困难,然而要将上述观念付诸实施,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不像说说这么容易了。即以时下一般中小学而论,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考虑“原料”特征一味追求产品的“清一色”这一应试教育的“遗韵”如冰冻三尺,一日难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今天差不多还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君不见时下不少中小学生厌学、逃学乃至辍学,其中因考试成绩欠佳,升学无望而被学校、老师划入另册,以“朽木”视之者不在少数。其实,这些学生绝非顽石朽木不可雕琢,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否把握这些学生的特点,“因势象形”,将他们一个个琢成“大器”。 在高明的艺术家手中,丑陋的树根可以雕成精美的仙鹤,一粒桃核可以雕出“核舟”这样的稀世奇珍。其成功的要诀正在于能根据材料的形状、特点来确定所要表现的主题。倘若交换一下,以树根刻舟,用桃核雕鹤,即便你技艺再“奇巧”,手段再高妙,恐怕也难于下刀。这一点,对于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实在有着无尽的启示。 (作者单位: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中部,江
苏,盐城 2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