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家嘴白领的“三高”生活
三高:高楼,高薪,高压
李燕,中宏保险资深员工,亲历了陆家嘴从阡陌到繁华的全过程,对陆家嘴的感情很深。
十余年日积月累,陆家嘴已经成为“上海高度”的象征,弹丸之地容纳着四五十幢高楼,在老上海眼中未必“最风情”,但却是“最现代”。提起坐落于此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01层高的环球金融中心更已成为上海新的地标。
在金融人眼中,陆家嘴在上海的区域金融地位已无可争辩,认为在这里工作有金融的职业归属感。
何寒熙,复旦硕士毕业,圈内公认的才女,转投基金行当已近8年,现在汇丰晋信工作,之前在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她说:“不在陆家嘴,就觉得自己不是金融人,好像偏离了这个职业的轨道。”
他们喜欢陆家嘴的职业烙印,也享受着这一职业赋予他们的优越感。调查数据反映,陆家嘴金融从业人员月收入水平从3000元到5万元不等,主要集中于“1万元-3万元”,占比41.2%。《2009上海统计年鉴》公布,2008年上海职工平均工资39502元,也就是月均3292元;第三产业职工平均工资46188元,月均3849元。
金融白领中许多“新上海人”买房都买在浦东,楼盘也相对集中于中高档住宅,其中“联洋板块”人气指数最高。私家车保有量也很高,有不少好车。
与高薪相伴的是高压。“工作压力大,一方面是因为工作节奏快,另一方面是同业竞争所迫。”坐在中银大厦二楼咖啡吧,在招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工作了四年的赵晨向我们道出“她的陆家嘴感受”。
不过,在银行保险机构工作,压力大归大,相比证券基金行业已经好多了。何寒熙告诉我们,基金经理的压力是常人很难想象的。各基金净值和增长情况每天都会公布,第三方机构据此对基金进行排名,基金经理信息也是全透明,人们很清楚打理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谁,如果基金业绩不佳,不仅网上责骂跟贴不断,公司也会换人。为了争取好的业绩,很多基金经理不得不拼命工作。
陈财茂,证券分析师,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回家还要熬夜写报告。那天想与他约时间面对面聊聊,电话那头传来他抱歉而疲倦的声音“不好意思,下午就要出差”。事实上,许多刚入行的分析师
,为了尽快被认可,不得不经常出差跑上市公司,写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被选中一二。[在陆家嘴白领的“三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