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少即是多
过去几个月当中,我一直在马德里的一家创业公司的设计团队当中任职。我的主要工作是为他们的一款主要应用产品进行重设计,这其中确实遇到了不少挑战。我们每天都会问自己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在保证功能性与吸引力的同时尽可能的对产品进行简化。
每轮迭代,我们都会解决掉一些矛盾,然后再回头看看以前的版本,就会觉得从前的体验真是噩梦,看上去也不怎么漂亮。不错,我们是在进步。
作为设计师,我们不断的寻找着能够简化产品的创新方式。我们希望自己的设计方案能使产品用起来更有效率,更具功能性,当然,也要更顺眼。毕竟,我们是设计师。
扁平化设计的爆发将极简风格推到了设计领域的最前线。让事物保持简洁自然是好的,我绝对是简洁风格的粉丝。清晰、符合直觉的界面总是可以赢得用户的青睐。
为用户设计,而不是为你的身份
然而有时,我们会沉迷于为自己的“设计师”身份进行设计,而用户却成为次要的了;我们倾向于让同行拍手称赞,却忽视了能否让用户竖起拇指称赞产品。那些现实世界中的产品设计师们会告诉你,漂亮的外观并非你需要考虑的最首要的问题。
除非你是个超级赶时髦的人,否则你肯定会使用一些看上去不那么好看的应用。为什么会这样?你不也是设计师吗?实际上,我们会使用这样的产品,正是因为它的功能可以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同样,我们自己的产品也应该能良好的表现出它的功能性,而不仅仅是漂亮的外观。
我自己用的记账应用肯定不是同类产品中UI最漂亮的,它也不扁平,但确实非常好用,非常有用,帮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观念:设计优先于功能
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设计理念的体现,尤其是在Dribbble上。那简直就是UI忍者们的技能秀。我并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妥,但当这些美妙的颜料被涂抹在实际产品上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你在Dribbble里看到的那些令人馋涎欲滴的界面有多少是真正可用的?现实当中有多少实际用户会像设计师所预料的那样对界
面产生剧烈的反应?观念:功能优先于设计
对于设计师来说,“功能优先于设计”的言论必定是失礼的。我们会对丑陋的字体大喊着“不!”,却可以为很多看上去很漂亮但有悖于诸多可用性原则的iPhone应用拍手叫好。
很多新手设计师,从入行开始就一直身处扁平化的世界里。他们会认为扁平风格才是真正的设计,任何有悖于扁平原则的东西都是错的。实际上,从视觉角度来讲,扁平风格正是现实世界当中的物体概念在数码界面中的抽象体现方式;而如今的很多设计师似乎越发偏离了这一要领,错误的认为某种设计要么是对要么就是错,错误的认为我们的工作只是落实某种图像风格而已。
然而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是创造服务与产品来帮助众人;我们的工作是把东西做的稍微好一些,用起来更有意思、更有效率一些。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涉及到很多方面,虽然我不愿这样讲,但相比于坚实的整体用户体验及功能性而言,界面的漂亮程度确实是相对次要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倡通过MVP来验证假设并进一步雕琢产品?
关于界面中的视觉引导
如今人们都知道“内容优先”的重要性了,这没错。没了内容,我们的设计就只是一层空洞的外壳而已。
我个人的顾虑在于,作为设计师,我们的一些工作也许会对内容优先的原则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那些力求极简的界面很容易让用户失掉重要的视觉线索。
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移动应用当中的“汉堡包菜单”(抽屉式的侧边菜单,其图标形式类似于三层汉堡),这种设计模式也慢慢的在桌面端的网页设计领域普及开了(例如Uber的网站)。一个曾经属于移动端的、用于在极其有限的屏幕规格下体现“内容优先”的解决方案,现在被越来越多的用在了它的作用域之外。(例如Uber的网站,无论浏览器窗口的尺寸怎样调整,导航元素都是被隐藏在汉堡包图标背后的,所以这并非是某种响应式设计策略的体现,我想这也是原作者提出质疑的主要原因 译者注)
在桌面端网页当中使用汉堡包菜单会显得很时尚吗?在如此广阔的可视界面当中刻意隐藏重要的导航元素,这种方式是经过验证的吗?这样的设计方案就是在强迫用户:
必须到某个地方去寻找一些他知道本该在这里看到的东西(导航)。
必须花时间绕路才能完成一个本该相当简单的任务。
这样做无异于在不需要设置障碍的地方立起一道门(想想过去那些炫酷的Flash动画加载页面)。
这种刻意隐藏重要界面元素以突出“更重要的内容”的方式,所破坏的却是“用户优先”的原则。内容再重要,界面再漂亮,如果没人愿意再来使用和浏览,那么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们努力想要移除界面中的一些元素以降低复杂度时,最好认真的想一想自己的理由究竟是什么。我们真的是为了增强用户体验吗?或者只是为了迎合潮流,削尖脑袋希望能够成为“扁平化”、“极简化”大潮当中的一分子?
[设计师的少即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