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五泉
天下第五泉
天下第五泉
天下第五泉(天下第五泉)
“天下第五泉”位于扬州蜀岗中峰大明寺康熙、乾隆御花园内。唐代状元张又新、唐代刑部侍郎刘公伯、茶圣陆羽皆为此泉作记。乾隆皇帝三度临幸大明寺御花园内,茶兴助其诗兴:“有冽蜀岗上,春来玉乳香。”真是:“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过去此处一直有塔井和下院井之说,明代大明寺僧沧溟曾掘地得井。嘉靖中叶,巡盐御史徐九皋书“第五泉”三字,青石红字,字形丰腴壮丽,人称此为“下院井”。水岛上一井,是乾隆二年汪应庚开凿山池种莲花而得,并于井上建环亭,由著名书法家、吏部王澍书“天下第五泉”。
目录 天下第五泉 来历 《煎茶水记》 历史典故 收缩展开 天下第五泉扬州大明寺,在北郊蜀冈中峰。寺内有平山堂,传为宋庆历八年(1048)二月,欧阳修构筑,取“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之意。平山堂之后为谷林堂,系苏东坡为纪念恩师欧阳修而建。谷林堂后为“欧阳祠”,此外,还有建于1973年的鉴真纪念堂。大明寺西侧,就是历来为人称颂的西园,建于乾隆元年(1736),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一称平山堂御苑。园内凿池数十丈,瀹瀑突泉,庋宛转折。由山亭入舫屋,池中建覆井亭,上置辘轳,仿效古之美泉亭。亭前建荷花厅。缘石磴而南,石隙中又有井。明僧智沧溟于此掘地得泉,即是此井。泉井侧勒“第五泉”石刻三字,为明御史徐九皋所书。旁为观瀑亭,亭后筑有梅花厅。以奇石为壁,两壁夹涧,壁中有泉淙淙。昔时剖竹相接,钉以竹钉,引五泉水贮以僧厨,有古诗句云“引泉竹溜穿厨入”。西园之右,有芳圃。
来历五代毛文锡《茶谱》中称“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旁蜀岗有茶园,其茶甘香,味如蒙顶。”(蒙顶,是四川峨嵋蒙山之顶,山顶之茶是唐珍品,白居易曾作诗云“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当时蜀岗茶还作为贡品进贡,至今蜀岗有茶树五百亩,其茶以芽尖鲜嫩,条索紧密,汤色明亮,清香浓重为宇内称道。扬州不仅茶叶好,而且讲究泡制,首先是水,最好的冲茶水当为五泉水。唐代状元张又新写《煎茶水记》,说唐代宗时李秀卿出任湖州刺史路经维扬,逢陆羽,李早闻陆之大名,十分倾慕,相聚甚欢。当他们的船泊于扬子江边准备吃饭时,李秀卿说,“陆君善于别茶天下闻名,而扬子江南零水又殊绝,难得今日二妙千载一遇,岂能错过?”陆羽欣然应允,于是李秀卿令谨慎可靠的军士携瓶操舟,深入扬子江南零取水,陆羽准备好茶具相候。不一会,水取来了,陆羽以杓扬其水,说:“这是扬子江中水不假,但不是南零水,而是近岸之水。”军士说“我划船深入,而且有百人做证”。陆羽不言语,让他端起盆,把水倒入另一盆中,倒及一半时,又以杓扬之,说“以下都是南零水了”。兵士惊吓不已,跪地请罪。原来他最初确实是在南零取的水,可惜近岸时,舟荡水泼了一半,于是就近以江水加满。李秀卿和宾客都大为惊叹,恳请陆羽口授天下之水的优劣,陆羽说:扬子江江南零水第七,惠山水第二,虎丘水第五,丹阳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陆羽之后的刘伯刍也是位学识渊博者,把江淮最宜于烹茶的水分为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吴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 扬州蜀岗中峰大明寺水名列第五。北宋欧阳修守扬州时,曾品尝该泉水,并在井上建“美泉亭”,还撰《大明寺泉水记》,称赞泉水之美。苏东坡守扬州时曾记道:“大明寺塔院西廊井与下院蜀井的水,以塔院为胜。”真是: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过去此处一直有塔井和下院井之说,明代大明寺僧沧溟曾掘地得井,嘉靖中叶,巡盐御史徐九皋书“第五泉”三字,青石红字,字形丰腴壮丽,人称此为下院井。水岛上一井,是乾隆二年汪应庚开凿山池种莲花而得,并于井上建环亭,著名书法家,吏部王澍书“天下第五泉” 。
《煎茶水记》平山堂西园的第五泉,即是张又新《煎茶水记》中所列的天下第五泉。对此欧阳修表示过异议。欧阳修被贬官后,由滁州再迁扬州,做了江都太守。因仕途坎坷,怀志不遇,故常常出门寄情山水,饮酒赋诗。一天,他来到大明寺,寺中老僧见来了个州官,一面施礼,一面打发小和尚去泡香茶。老僧虽知来者身份,却态度冷淡,他认为欧阳修不过是一个被贬降职的官员,也许徙负
虚名,胸中不一定有大学问。 历史典故不一会儿,小和尚把茶端了上来。欧阳修呷了一口,就向老僧打听泡茶之水来自何处?老僧脸上顿时显出得意的.神色,答道:“这水汲自本寺里面的一泉,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五泉’。”欧阳修听了,不以为然地问了一句:“请问师父,说它是‘天下第五泉’,不知有何依据?” “这是唐人张又新说的。”老僧答道,并找来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捧给欧阳修。 “张又新没有走遍天下,自然没有尝遍各地泉水,只凭想当然就把泉水分七等,这种做法并不足取。”欧阳修不客气地将了老僧一军。 老僧又搬出了茶圣陆羽,说张又新是根据陆羽所说而写的。镇江金山寺中泠泉为第一,无锡惠山石泉为第二,苏州虎丘石泉为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为第四,扬州大明寺泉水为第五,松江水为第六,淮水为第七。茶圣之论,岂能有错。老僧语气坚定,颇为自信。没想到欧阳修穷追不舍,紧紧追问:“师父,诚然张又新的话出自陆羽,那么,陆羽又是根据谁说的呢?”老僧无言以对。 欧阳修十分认真地对僧人说:“唐代的天下,滔滔长江在南,滚滚黄河在北。河、湖、泉、井不可计数。陆羽、张又新没有走过几州几府,他们所评七泉只限于东南一隅,谁能保证除此之外,长城内外、黄河上下、天府四川、苍茫楚地,再没有好水?陆、张两位并未品遍天下之水,就轻率地下此结论,这又如何可信。”他又说,凡事要调查实察,寻根求源,不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一看法说得入情入理,让老和尚心悦诚服,甚为钦佩。 欧阳修从大明寺告别僧人回到府里,当天就写了《大明寺泉小记》一文。文中赞美了大明寺泉水“为水之美者也”,既未冠之“天下”,也没有说属于何等。文章写好,派人送给大明寺老僧人,请他指正。老僧人阅罢佩服不已,从此和欧阳修结成好友,来往甚密。大明寺的泉水,的确是清澈甘冽的宜茶好水,老僧虽然还是常向人们介绍,但不再说是天下第五泉了。这一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但人们仍沿用天下第五泉称赞大明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