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策划者:松木坪中学彭泽青
项目创意:
1、通过活动,让同学们搜集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感受古代文化,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学生创造能力。
3、以“中秋抒怀”为主题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及感受亲情的人文素养。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
项目
名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间范围:2003年9月6日~14日(中秋节前后)参加人员:松木坪中学701班全体同学及语文教师
主要活动:
1、搜集与中秋、月亮有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民间传说等;
2、撰写对古诗、词的赏析文章;
3、以“中秋抒怀”为主题写作,抒发内心的感受,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4、装订成册;
5、活动表彰。
过程描述:
一、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兴趣,明确活动目的。古诗词有言:“每逢佳节备思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一年中新佳节来临之际,一定会触发同学们对远方亲人、朋友的牵挂、思念之情。但同学们究竟对中秋、月亮有哪些了解呢?还需要作深入的探究。
二、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步骤。1、讨论交流,从哪些方面感受中秋文化?——与中秋、月亮有关的诗、词、文、赋、故事、民间传说、对联2、如何搜集这些材料?——访问身边的长辈,查阅书籍、资料3、讨论搜集资料需做哪些准备工作?——记录本、小组分工……4、讨论活动时间安排——9月6日~10日,搜集、整理相关内容;9月10日(中秋节)晚举行汇报交流会;9月11日~14日,整理装订成册。
三、搜集资料,设计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注重过程体验。(一)因简就陋地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个性化地为其命名。1、同学们都是用白纸分门别类地整理自己搜集到的古诗、词、文、对联、故事、民间传说,并配有精彩的插图。2、集子的命名丰富多彩,富有文化气息。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是故乡明”等。(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并对其作赏析。不少同学写出了对自己喜爱的古诗、词的理解感悟文章。(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中秋抒怀”为主题作文,抒发自己的感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抒写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二者必居其一)
四、汇报表演中秋节晚上,同学们就自己搜集、写作的东西上台汇报表演,展示个人才华。
五、整理、展览与总结表彰1、9月14日晚,我们对全体同学的集子进行了展览,并投票选出了各类获奖的名单。如,最佳创意奖、内容丰富奖、真情告白奖、积极参与奖等,全班每位同学都在不同方面被给予了肯定。2、为了激励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更积极主动,我们还及时地进行了总结。
附:
1、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资料①中秋对联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几处笙歌留朗月,万事箫管乐中秋。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②古诗、词、故事(略)
2、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