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课堂提问的另一半
寻找课堂提问的另一半
江苏省金坛市涑渎小学徐吉华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先布置几个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实施教学目标。它对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的确是一种革命,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上述教学又明显露出许多局限性。学生思考的问题都是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和内心需求。它似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学生的思维方向,限制着学生的自
主意识和创新精神,阻碍着学生思维、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极为不利,离开了教师,学生不能自主确定学什么,不懂得怎样深入思考,提不出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我认为学生也应成为课堂的提问者。爱因斯坦不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有效地提出问题呢?一、构建“自主”的学习方式,交还学生提问的权利。
“一言堂”的教学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他们天生好问的意识消失了,机械、呆板地接受知识。因此,首先应把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切才能成为可能。“自主”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拥有提出、讨论解决问题的权利。我们应构建自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提问的空间,逐步唤醒学生的提问意识。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从感知、感悟、鉴赏这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引导学生问题。1、感知层面。感知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最浅层面,它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教学时,引导学生以课文题目、事情的来龙去脉、作者的创作方法等为切入点,进行提问。以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感悟作好充分准备。2、感悟层面。感悟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深层面,它是学生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自我加工,而获得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理性认识。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充分的感知后,可引导学生以困惑、情结等为突破口,进行提问,准确把握文章内涵。困惑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它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情结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或喜悦,或悲伤……教师应善于捕捉锲机,引导学生抒怀。3、鉴赏层面。鉴赏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高级层面,它是人们对一个美好事物进行感受、理解、评判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形象、情操等。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准确的感悟后,可以欣赏和批判为立足点进行提问。欣赏就是感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乐趣。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成功之处进行思考,学会欣赏。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出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它有利于学生不迷信教材,批判性地学习知识。
二、营造“对话”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
“师者唯上”的旧观念赋予了老师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拥有课堂的绝对主权,可以无视学生的存在,可以肆意打击学生的提问热情,用自己的思想来“规范”学生。学生提问的信心和提问的勇气就在这样的挫折和“规范”中一点一点地消逝。
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对话中师生双方相对平等,相互尊重,不能有一方的思想强加于或储存在另一方。我们应构建对话的师生关系,善待学生的提问,不以先知先觉自居,不盛气凌人。当学生提出问提时,虚心地聆听;当学生提问成功时,热情地赞扬;当学生提问受挫时,亲切地鼓励。使学生意识到教学的平等性,愿意呼出自己的心声,乐于和老师交流,敢于、勇于提出问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