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爱
因为爱,所以爱
一、前言:
幼儿期正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以后个性的发展起着引导和奠基作用。如果这一时期能初步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个性,那么将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与人交往自古以来就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经之路,人们在交往中寻求安慰,获得价值,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幼儿良好的个性,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现在的幼儿,都是家中的宝贝,千万宠爱集于一身。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自我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
我班的胡明君小朋友就是这样:虽然聪明活泼,但是性格暴燥,易冲动,攻击性强,他喜欢找同伴一起活动,却又不善于与人相处、合作,在班里没几个小朋友愿意与他交往。这让我很苦恼,针对这个问题,我对他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二、幼儿活动观察实录:
事件一:玩具,我不想欺负你!
引:喜欢玩玩具的君君在活动中却踩了玩具,这引起了我的关注。
一天上午,小朋友们开始进行结构游戏,他们利用各种玩具,以小组为单位搭建了房子、公园、机场等很多建筑。君君还没有加入,他看了看我,也许是希望我能给他安排一组玩,但我想了想,希望能给他自己与同伴商量和处理的机会。于是我对他笑了笑,并没有动。君君这组看看,那组瞧瞧,每组的小朋友都玩得高高兴兴的,谁也没搭理他。他显得有些百无聊赖,于是,他拿着小椅子,在教室里推来推去。突然看见小朋友的身旁一筐塑料插接玩具放在了地上。他看了看我,我没理他,只见他一只脚迈进筐里,使劲在玩具筐里踩,玩具立时飞溅出来,一边踩,一边还咧着嘴笑着,得意地左看看,右看看。几脚下去,把玩具全部踩了出来,他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我的思考:
君君想和同伴玩玩具,最后却是踩了玩具。我想:君君今天的行为是觉得踩玩具好玩还是因为没有玩到玩具生气了的发泄呢?他是故意这样做的吗?还是因为他自我意识特别重,为了寻求成人的注意,才做出一些不受欢迎的行为——故意弄翻物品呢?君君今天的做法会不会是因为君君生性好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得到同伴、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又没有参与游戏,他觉得受冷落了,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因而只好动“武”了呢?
经历了这件事后,我陷入了深思,君君为什么没有玩到玩具呢?他的这种行为我应该怎么来教育他呢?
事件二:看谁敢欺负我!
引:当君君的利益被不小心侵犯,他采取报复性行为,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音乐活动中,小朋友们都跟着老师做律动《摘苹果》,欣欣在抬手时碰到了君君的脸,他马上就打了欣欣一巴掌,欣欣哭了,小朋友都说是君君打的,我立刻把君君叫到我面前,我对他说:“君君,你为什么打欣欣呀?”君君噘着嘴说:“她还打了我的。”欣欣说:“我不是故意的。”我对他说:“老师说过的,小朋友之间要团结,欣欣不是故意的,你可以好好给她说呀,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君君看了我一眼,倔强地扬着小下巴,,又恨恨地看了看旁边的小朋友,没有再说话。
我的思考:
君君的动手让我大吃一惊;他怎么会打人了呢?就因为别人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吗?他怎么会这样?于是,我给他讲了个《孤单的斑鸠》的故事,让他明白“如果你欺负别人,谁还愿意成为你的朋友呢?”从而引导他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道理是明白了,可是没过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下午喝豆浆时,教室里有些拥挤,坐在旁边的雷婕不小心撞到了君君的手臂,豆浆洒了一点在桌上,君君立刻把雷婕的豆浆杯推翻,豆浆流了一桌,把雷婕的裤子
也打湿了,雷婕哭着告诉我,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理直气壮地说:“她先把我的豆浆打泼在桌上的”。雷婕立刻说:“我给他说了对不起的。” 我对他说:“刚才老师和小朋友都看见了,雷婕是不小心碰到你的,而且,她也给你道歉了,你可以擦干净就行了呀,为什么还要去倒别人的呢?”我生气地看着他,他还做出很委曲的样子,哭了起来。我的分析:
听着君君理直气壮的话,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他并没有认可我的话,只是出于对老师的敬畏,没有反驳我。看着君君,我想,我平时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与同伴友好相处,看来,是失败了,君君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的错,他的行为带有攻击性,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一点点损害时,他便采用报复行为。
我追问我自己:会不会是我平时只注重说服教育,只是告诉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忽略了让幼儿把知与行联系起来,导致幼儿只会说什么和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谦让,而真正遇到问题时就不象说的那样了。到底为什么孩子会这样,我一定要找出原因来进行教育。
事件三:一次不顺利的家园沟通
针对君君的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们君君在学校的表现,并给他们好的建议,提醒家长不要溺爱孩子。可是,他的父母却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说:“小孩子打架嘛,很正常呀,老师你也不用太大惊小怪的了,而且,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你太软弱就会被人欺负的。”结果,谈话不欢而散。
反思与分析:
君君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对他进行了家访。君君是家中的“老来子”,姐姐已经上高中了,加上君君又聪明可爱,家中的人对他是宠爱有加,百依百顺,他在家中是受不得一点点委曲的。家长们由于平时很忙,一旦看到孩子就有一种补偿的心态,教育孩子时往往情感战胜理智,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所以这类孩子“自我中心”意识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