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尽早懂得的16个道理
应尽早懂得的16个道理
本人现年二十八,不怎么回忆过去,更不觉有什么憾事。
但有时仍恨不能早点懂得这些年所体悟出的道理,在学校课堂上能学到如何自我提升就好了。可能还真有这类课程吧。
本文中的一些道理可能某位老师也曾在课上讲过,可惜,不是让我抛在脑后就是自己正巧溜号去了。
其实,有的道理我当初很难领会,有的对我而言又太不切实际,根本消化不了。
不过我仍认为,如果学校能在那些大块的德语课中拿出几个小时,开课教授自我提高的话,会是个很不错的想法,中学里可能每周只需一小时。这样不仅对学生大有裨益,对整个社会也是有好处的。
下面的16个道理,我希望当初能在学校里学到,或者自己能够早些懂得:
1、二八定律
掌握这条法则就能够合理优化地利用时间。二八定律(又称帕累托法则)简言之,就是80%的收获源于20%的付出。
所以,你所做的很可能不像你认为的那么重要,很多事稍微用一点时间就够了。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这些才具有真正的价值,能赋予你幸福感与成就感。
2、帕金森定律
你的做事速度可以比你想象的更快。帕金森定律表述的是:为完成某件事预定的时间越长,所需的时间就越长,让人觉得难度也在增加。打个比方,你告诫自己要在一周内找到解决某事,可这件事到时就变得越来越复杂,结果让你花去了越来越多的时间。
故此我们应集中精力去解决问题。如果完成目的只需一小时,就不要用一天时间,如果只需一天,就不要用一周时间,以此强迫自己专注于行动。
这样的效果或许不如用一周时间的效果那么理想,但是前文告诉我们,80%的收获源于20%的付出。由于事情得以简化,或许最终结果还能更理想。运用帕金森定律不仅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专注度,还能节省时间以便解决当务之急,而不会让事情堆在脑后,让人焦虑。
3、批量做事
日常琐事易让人拖拖拉拉,产生烦躁。有一记妙招,就是迅速批量地做事,也就是说把这些事情一起做完。由于压缩了准备时间,所以这样就比一件件分开做来得更快,而且可以使人更投入。
平日里可在一小时内一起完成的事,举例:清理书桌、回邮件、刷碗、打上三个电话、列好明天的购物清单。
4、先付出,再索取,切莫颠倒。
这个道理有一点悖离人的直觉,人们总觉得别人应该先给予,然后自己再回馈。问题在于有太多的人都是这么想的,而且这种好事很难发生。
金钱、感情、友善、机遇这些你所享有的东西,索取的越多,要付出的便越多。时间流转,你的付出必有所获。未经付出便可索取看似美妙,实则是不可能的。
5、以积极主动为荣,以消极怠惰为耻。
这条与上一条有关。被动消极,难成一事,原地不动,指望别人,倒是也会有人去做,不过到那时大把的时间已经浪费掉了。
更有效的好方法是让自己主动起来,第一个做出行动。这样不仅免去了无谓的等待,还能使人心情愉悦,因为你会发觉生活是把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受外在力量的控制。
6、失败同样宝贵
人在年少时,愿意不断去尝试,也不断地遭到挫败,才终有所获。可随着年纪的增长,比方说,你在学校里学到了怎样才能不犯错,然后就不那么愿意尝试新事物了。
这会让原本积极主动的人变得消极怠惰,不敢当先。我想说,如果你真的去尝试了然后失败了,又能怎样?周围人会嘲笑是吗?
可能真的有人会嘲笑你。不过真当你体验到了,就会发现那根本不是世界末日。何况别人哪会那么在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困扰,都要过自己的生活。
面对过失和挫败不低头不放弃,坚持不懈,才是成功之道。
我们小时候刚开始学自行车时,可能会一次次跌倒,摔破了膝盖,还会抹眼泪。不过我们都会站起来擦干眼泪,重新再骑,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