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对话
教师要陶醉在文学大师们的丰富多彩的作品中,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能动情,教师首先要能动情。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把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古文名篇《陈情表》,如果仅学习高考考点内容,这篇选文被选入文章的价值就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只有我们深入分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尽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当结草,死当陨首”等等充满真情实感的句子,并且深入探究李密倾注语文中的情,他的孝以及婉转的为自己开脱的讲话艺术,文章的内涵才能正确全面地把握,否则在课堂上和学生对话、让学生有感受就成为一句空话。
视阅读教学为对话,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愿意读、喜欢读、相信自己能读好的积极情感,敞开心扉,用热情、激情主动接纳每一篇课文。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在阅读中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指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阅读”,以“你看见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体会到了什么”等话题进行提问,唤起学生各种感官参与阅读。用眼睛去录像,用耳朵去录音,用鼻子去闻香、用嘴巴去尝味、用心灵去感悟。让学生凭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经验积累,自由地发挥创造性理解,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已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参加文本的意义建构。这种阅读不再是教师强加的分析,也不再是作者的.权威至上。真正实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生动局面。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以上几种对话方式的相互促成、转换的过程,不断地循环往复、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精神相遇、情感互动、心灵交汇的对话过程。精彩教学对话,带给学生永远鲜活的教学体验,学生容易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感受到幸福课堂的魅力,感受到语文成绩健步如飞的欣喜;并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