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让职业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2011年下半年,北京市正式推出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工作。试点悄然进行,但在业内早已轰动,曾有院校负责人将它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性改革,一旦成功,职业教育将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教育目标、标准及相应的教学体系。面对这样一项颇受业内好评的改革,其改革创新的理念是什么?改革的背景及内容又是什么?对此,记者近日专访了这项改革的提出者、北京市教委委员孙善学。
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
记者:目前,北京市开展的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我在采访中发现大家对这项职业教育改革抱有浓厚兴趣和热切期待,但对于职业教育分级制度的理解还有不少差异。作为这项制度的提出者和改革实践的推动者,你是如何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
孙善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任务,建体系关键是建制度。北京市尝试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是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探索一种可能的实现路径,重点回答用什么思想和理念指导体系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哪些制度、由谁来办职业教育和如何办职业教育等基本问题。
记者:那么,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设计都体现了哪些重要的理念和认识?
孙善学:如终身教育、面向人人的教育、公益性教育、民主和平等理念以及教育对现代社会体系、产业体系的重要作用的认识,都是设计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理念和认识。当然,这些理念并非职业教育专有,其他类型的教育也要体现这些理念。
职业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和职业教育功能的不可替代性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独特社会价值。正是沿着这条线索深入探究,我们在认识层面提出了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论”和“需求导向论”,认为职业教育是从职业出发的教育,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这与普通教育或其他类型教育有着显著的不同。同时认为职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必须时时响应社会职业要求和人的职业发展需求。这两个理念或观点所指向的一致目标就是就业和乐业。就业是人的生活基础,乐业是人的职业生涯追求,都是职业教育的社会使命。
分级是职业教育制度突破的关键点
记者:这些新认识、新理论具体体现到职业教育制度的哪些方面?
孙善学: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应该是由一系列法律、规定、政策组成的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的科学的制度体系。北京市在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方案中主要涉及了职业教育分级、职业教育标准、职业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对象、职业教育教学、职业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其中职业教育分级是关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全新构建,也是制度突破的关键点。目前,将我国职业教育简单地划分中等、高等两个层次,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层次性、专业性和发展性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分工理论和人才结构理论的一般原理。职业教育应当从职业出发,按照职业活动规律、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要求建立层次结构和教育标准,而不再沿用普通学历教育层次结构和相应标准。
为此,我们提出:在初中后教育分流基础上,采用5级为基础,纵向上可以发展的职业教育5+X分级结构模型,形成我国的职业教育分级框架。职业教育分级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使社会成员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学习更为便捷,终身学习路径更为畅通。
分级制架起了学历学位体系与职业体系之间的桥梁
记者: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同我国现行学历学位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是什么关系?
孙善学:我国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之后实行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种学历,学士、硕士、博士3种学位,在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中将职业资格分为五级(自低到高依次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建立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既不是重复现行学历学位制度,又不是取代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而是在学历学位体系和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之间建立起人力资源的“导流渠”,将有学历有学位的人培养成能够胜任职业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同国际上流行的“国家资格框架”有明显区别。很多国家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目的,一是整合名目类型繁多、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各自为政的资格证书,建立可以对照的`标准,成为有权威的新的国家资格标准,如德国、英国、捷克采取8级框架,澳大利亚采取6级框架等。二是协调国家间资格标准,增强国际认可度,服务于人员跨国流动和企业全球战略,如欧盟哥本哈根议程提出的8级框架方案。这类国家资格标准有取代各国现有职业资格的趋向和可能。而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是以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为依据,以学历学位体系的教育成果为基础,架起了学历学位体系与职业体系之间的桥梁,是对现有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职业教育不是培养中低级劳动者的教育
记者:我们知道普通高校也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措施加大工程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比如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等。这些是否属于高层次的职业
教育呢?孙善学:普通高校进行的教育改革总体上没有改变从系统的学科知识出发设计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应该属于普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是从职业出发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以典型工作任务或实际职业活动为教学内容,围绕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安排课程和组织教学,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模式逻辑起点和所采取的路径、方法不同,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也会有差别。
有一些高端专业教育具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叠加复合特征。如医生的培养在大学里以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主,在医院则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为学习载体,提高医疗诊治的综合能力,达到胜任职业的能力标准。后一个阶段就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征。所以,职业教育不是培养中低级劳动者的教育,也应有高端,只不过高端职业教育往往建立在学习者厚实的教育基础或实践基础之上,也不见得一定要职业院校来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应互为基础、相得益彰,将来高层次普通教育也应该向职业教育开放。
职业教育本应该充满乐趣
记者:你把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归纳为有用、有趣、有效,是否意味着在新的制度下会有更多青年人选择学习职业教育呢?
孙善学:构建体系和创新制度最终需要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我认为学习是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是课本和试卷。职业教育本来应该充满乐趣,但现实中往往摆不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和比重,教学安排上患得患失,效果不好。我们总结归纳了职业教育教学原理和课程理论,强调教学内容要围绕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展开、教学目标以能力目标为核心、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与学要体现团队化特征、教学活动要在复合化环境中实施等要求,开发出了新的课程模式,使教育直接与实际应用对接,用什么、学什么、会什么,让职业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目前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已经启动的14个专业改革试点试图要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