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古代消防智慧范文共5篇

浅谈我国古代消防智慧范文 第一篇

火灾的综合载荷量巨大

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材为主。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瑶里古建筑群为例,古代建筑长期处于干燥氧化的状态,存在许多裂缝。特别是古代建筑的柱子、并非是整块的木料。有的是由多块搭接而成,后期外面再包裹布料、装饰、涂膜油漆处理。

燃烧的条件多

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瑶里古建筑群为例,大量的民用木质房屋,随着逐年的疏松风化,木材的燃点逐步降低。古建筑的木材遇到火源后,会快速的燃烧,火势也会快速的蔓延开来,呈现横纵交错方式,这加剧了燃烧的速度。另外,古建筑的装饰较多。紫花、牌匾、丝绸等都是易燃物。一旦有可燃源,就会增大火灾的比例。火灾一旦发生,室内装饰就会成为火势蔓延的导火索,形成导火带,导致火势快速的蔓延和扩张。

无避雷装配设施

古建筑物因地理位置孤立,一般处于高耸位置,突出的地势容易造成雷击。受历史因素影响,古代建筑的避雷装配条件不够完善,如果没有安装完备的避雷针或者避雷设施操作不完善,安装条件不到位,不合理,就会引发雷击危害问题。

其他原因问题

古建筑中电线的老化、电气装置的安装、装修过程中焊接疏忽、游客带来的易燃物品等都会造成古建筑火灾隐患,对其产生一定的威胁。

浅谈我国古代消防智慧范文 第二篇

阻燃系数的处理

古代建筑往往使用涂膜泥灰的方式,与外界隔离,改善建筑防火综合实力条件,注重增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水平。

防火分隔实施效果

按照古代建筑防火的室内外的建筑标准,需要明确防火阻燃隔离效果。依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阻燃防火操作方案,通过建筑之间、建筑物内部的蔓延调控。依据防火实际间距比例水平,调控街道、河流等整体村落的有效布局,确定区域划分板块,确定大概不同的防火分布区划标准。依据整体村落实施防火区域的划分,通过防火间距,调整火灾可能产生的连带效果,降低蔓延水平[1]。

水源的配置

按照古建筑的火灾发生预见性,配置合理的水源。开凿地下水、配置人工水缸等。

浅谈我国古代消防智慧范文 第三篇

现代古建筑消防技术处理中,需要重视信息化、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管理。依据相关的技术操作标准,明确具体的操作方式。从新思路和新方法入手,确定古建筑构建系统内的全方位保护体系。现代消防技术实施中,需要重视古建筑保护发展与传承,重视智能化发展应用。依据现代古建筑产物的结构特点,从建筑消防安全入手,分析如何提升古建筑的综合保护。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瑶里古建筑群中,为保护而安装的智慧火灾监控、智慧用电监测、水系统及防雷等消防设施对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阻燃技术

依据古建筑的内外物品、建筑材料进行技术分析,准确的判断防火阻燃的实际处理过程。在不影响古建筑总体风格的前提下,对建筑物的结构实施防火喷涂处理。例如,建筑物的梁、柱、缘、丝、毛等,特别是寺院内的绸缎、伞盖等,通过喷涂防火材料,有效的应用阻燃剂,达到防火阻燃处理的目标。在古代建筑修缮维护处理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扩建,适当的采用非阻燃材料,对原有材料进行阻燃剂的浸入处理,以达到有效阻燃的目标。

实施智慧火灾监控管理

对于火灾可能发生的因素,实施火灾报警探测技术。通过各类物理操作,从中获取火灾的初期标准信息,依据相关的电信号方式进行处理。准确的发现火灾,采取必要的防火、防控处理措施,注重提升工作实施效果,完善系统测控流程。对于空气中的烟粒子,制定合理的报警信号,确定阙值。一旦发到隐患标准值,在不破坏原有古建筑空间的条件下,实施必要的消防保护,提供完备的技术保护措施。

灭火设施的安排

古代建筑物一般不具有耐火、耐水性。特别是高温条件下,如果快速的冷却就会导致严重的损坏。灭火过程中,需要选配专用的灭火装置,需要与当地保护的古建筑特点相互适应。古建筑消防措施处理过程中,需要选配小型的灭火器。手提式、推车式、背包式、泡沫式等灭火器。根据不同的灭火器功能特点和大小比例,配置合理的位置,方便后续的使用。

防雷保护技术的实施

按照古建筑物的实际地理位置环境,配置合理的防雷保护装置,不能影响古代建筑所具有的观赏价值。要根据不同建筑的风格,选配不同的接地保护装配方案,注重古建筑物的整体用途需求。智能用电监测管理按照古建筑整体的布局规划,确定智能用电监测的实施方案。对于易燃区域配置视频监控系统,实施24h的视频监控管理。根据古建筑实际用电的布局,合理安排古建筑的智能监测系统,更好的提升用电监控的实时安全保护作用。

浅谈我国古代消防智慧范文 第四篇

从古至今防火都是一个事关民生的重要课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有哪些防火智慧,其中又有哪些沿用至今。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时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可有效防火的夯土墙和土坯墙。春秋时期,为了应对军事进攻和火的侵袭,墨子总结了建筑防火的基本经验。他提出了在城门上涂湿润的泥土、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盘、在城门楼上设储水器等一系列防火措施。明朝弘治年间,徽州火患频繁。当时的徽州知府何歆提出“降灾在人,防患在人,治墙为上策”的治火主张。政令规定每五户人家共同出资,建造一堵用来防火的砖墙。一月之内,徽州就建造了数千道“防火墙”,有效遏制了火烧连片的问题。徽州的建筑工匠们对防火墙进行了美化装饰,造型就像高昂的马头。于是,马头墙便成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一直沿用至今,是江南一道独特的风景。我国古代消防设计还有一大特色:火巷,也叫备弄,始创于南宋时期。在多个建筑群之间设置一些又深又窄的小巷,巷的两边带有排水的明沟。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它就成为了消防安全通道。

去故宫参观的游客,常常会被一些宫殿门口的超大铜制水缸吸引视线。这些就是有着重要消防作用的太平缸,也称“门海”,意为“门前的海”。鼎盛时期的紫禁城共有太平缸308口。其中铜制鎏金样式的最大,直径米,高米,重达三千多公斤,能装

水两千升,比一辆现代消防水车的储水量还要大。古代对太平缸的管理十分严格。太平缸一般都摆放在朝阳的地方,有十几名太监专门负责日常的挑水和守卫工作,确保所有的太平缸都是满水状态。至于消防设备,唐代最常用的有水袋、皮袋、溅筒灭火器等,而北宋时期水袋、水囊、唧筒(古代水泵)、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成为灭火标配。到了清光绪年间,洋车式水龙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也被称作洋龙,装有轮盘推动,并逐渐从人工腕力出水发展到马达发动出水。

在古代建筑的屋脊上,常对称的装饰两只像鱼又像龙的怪兽,它的名字叫作“蚩尾”。蚩尾是一种传说中的海兽,因为它的尾巴可以激荡风雨,所以被装饰在屋脊两端,用来防止火灾。除了蚩尾,在一些宫殿、楼阁的天花板正中,我们常会看到像倒扣的碗似的凹面。在这些凹面的内部,或精雕细镂,或彩绘着各式图案花纹,这就是藻井。藻井的这种装饰也和消防有关。古人认为井是主水的,在建筑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希望能借以压制火性。

浅谈我国古代消防智慧范文 第五篇

综上所述,古建筑智能消防管控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古建筑消防基础情况的分析,借助现代消防建筑实施有效的监控管理。运用智能防雷、智能用电监控、智能防火监控等科技化手段,实施有效的技术保护。再通过古建筑基础材料的防护管理,实现综合化的建筑消防应用,满足古建筑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状态下的火灾防护管理。

参考文献

[1]一种智能安防一体化监控系统[P].陈细.中国专利:CN209980422U,2020-01-21.

[2]一种根据在线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监控系统及其工作流程[P].陈小明.中国专利:CN111063158A,2020-04-24.

[3]一种智能家庭防风险警报监控系统[P].向涛.中国专利:CN111524316A,2020-08-11.

阅读次数:人次

相关文章

公司代理人授权委托书

兹授权_________同志为我方参加__________________的代理人,其代理权限如下: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大全2015-09-06
公司代理人授权委托书

张九龄:感遇·其一

《感遇·其一》作者: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释: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2、坐:因而。3、本心:天性。译文:泽兰逢春茂...
资料大全2016-02-05
张九龄:感遇·其一

青春的香樟树

青春,哦,14岁的我现在也算是一个花季少女了. 在这样一个花季的岁月里,每个少女的心中都难免会梦想着自己的白马王子吧!青春的岁月里,一种青涩,纯洁,美好的感情像春天里的小草破土而出.这样的感情是真...
资料大全2011-05-03
青春的香樟树

四月天好文章摘抄

烟雨四月天【原创】胡艳冰四月,是春风摇绿北方的萌动季节。随着细尘轻卷,春雨便湿漓漓的降临,连一株草、一滴水、一只小虫都体味到了“一霎清明雨”的到来。四月,是承载太多追忆和哀思的人间四月天。真是“天亦有...
资料大全2013-09-03
四月天好文章摘抄

兰州西关清真寺 -资料

  西关清真寺位于城关区解放门广场东侧,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雍正年间曾两次重修,兰州西关清真寺。1990年在原址重修了具有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圆顶建筑,气势雄浑,庄严肃穆,为全国最壮观的清真寺之一...
资料大全2017-09-09
兰州西关清真寺 -资料

感谢疫情防控人员的一封信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信吧,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你写信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谢疫情防控人员的一封信(通用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谢疫情...
资料大全2013-05-01
感谢疫情防控人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