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通用11篇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一篇
“科技种田就是好!看这麦子长势,真是喜人,还得感谢袁农艺师的指导。”这是走在乡间的路上听到的,这里的袁农艺师就是南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宛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袁延乐。
袁延乐是宛城区家喻户晓的农业专家,不但耐心地接受村民的咨询,而且亲自到村民的田地实地查看,力求准确无误的解决群众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每到关键农时,她就非常观注天气变化,尤其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她会通过短信、电话、微信及技术明白卡告诉大家小麦赤霉病重在预防,凡是在小麦扬花期天气预报连续三天有阴雨天气,她就不停的走村串户,指导农民及时防治。近年来,特别在关键农时季节,是她最忙碌的时候,经常同各级专家沟通,为病虫害绿色防控查找最有效途径。
通过袁延乐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农民群众基本掌握了病虫害的基本防治策略和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都大幅度提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打破玉米生产的禁锢,她把自己学到的和积累的知识毫无保留的进行传授,她指导群众在麦收后及时抢播夏玉米,在夏玉米7—9片叶时进行化学控制,以防后期倒伏;为充分挖掘玉米的生产潜能,她指导村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实行宽窄行种植并且指导大家做好田间管理,开挖田间排水沟,利排利灌、方便田间管理同时可以进行培土封根,一举三得;同时告诉大家玉米是需水需肥较多的'作物,生长中期需肥量较多,要改“一炮轰”施肥方式为分期追肥,受到科学种田好处的村民都自觉走进自己的责任田干了起来。
每到农时季节,袁延乐的电话就成了热线电话,“袁农艺师,玉米快抽穗了,怎么管呀?”这个时候,她就不厌其烦的送走这一拨迎来那一拨。她告诉大家,在雄穗刚抽出来没有散粉时及时去雄,去雄后能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加穗长和穗粗,使子粒饱满,千粒重提高;去雄后可以减轻玉米螟、蚜虫等的危害;减轻倒伏率;并能提早雌穗抽丝,使雌、雄花期协调;而且成熟早、空秆少,去雄应隔行或隔株进行,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叶片的光合利用率,时间在晴天上午9点到下午3点,以利伤口愈合。为了提高结实率,减轻玉米秃尖,她及时指导大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她的指导下,夏玉米避开了开花授粉期的高温天气,授粉受精正常,籽粒饱满。
在玉米接近成熟期,她告诉群众,不要苞叶黄了着急收获,应该在果穗苞叶变白,干枯、松散,乳线消失,籽粒有光泽,这时粒重最高,同时也不影响小麦播种,适当的晚收几天,可增加一成产量。
“叮铃铃……”袁延乐的电话响又起来了,“袁农艺师,你快来看看我这麦是咋了?麦叶上那么多黄粉,还一条条的。”“那是小麦条锈病,田间病叶多吗?。”刚到单位,袁延乐还没有坐下,就接到了求助电话,虽然已电话进行了指导,但是她还是不放心,她清楚因受去年的暖冬影响,小麦病害发生早发生重,她还是放下手中的活来到求助群众的田里,查看条锈病发病情况。
她来到地里,详细查看了病叶数,“已经形成了发病中心,要立即打药,这个病传播很快,用戊唑醇或者烯唑醇进行防治,隔一星期再喷一次,同时可兼治小麦赤霉病。”袁延乐一口气说出了小麦病症和防治方法后,又马上进入麦地查看起来,她时而蹲下拿出手机拍照时而低下头仔细检查着麦田情况。
袁延乐站在田里,又开起了“战地会议”:小麦条锈病是气传病害,对条锈病的防治要“带药侦察;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并把随身带来的技术明白卡发放给群众,并且采来病叶让村民识别条锈病的病症。根据条锈病发病情况,她立即号召群众投入到小麦条锈病防治的攻坚战中。在袁延乐的宣传指导下,小麦条锈病得到有效控制,宛城区的小麦长势喜人。
“哎呀,这片麦怎么死了?”在田间巡回的过程中袁延乐听到惊讶的声音,她停下匆忙的脚步,走到麦田拔出麦子,仔细查看,“这是小麦纹枯病,根部腐烂,茎不同程度坏死,造成小麦枯死,一旦遇到不利天气,还会引起倒伏。”说起农田情况,袁延乐如数家珍,就像一本活字典。
每到农忙季节,袁延乐比任何人都忙,田间地头都有她的身影。在小麦备播期间,她指导村民在旋耕后要镇压,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杜绝大播量,同时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她指导大家进行适期播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虫害和后期倒伏的可能性。在她的影响下,村民们改变了种田的老思想、老传统,接受了新技术,明白了只有科学种田才能获得高产。
袁延乐常说:“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她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农闲的时候,她就进行技术培训;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坐下来把在生产中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出来,分编成不同的小册子。作为人大代表,她参政议政,及时反映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实实在在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着自己力量。
这就是袁延乐,一位朴实无华农业技术人员,没有太阳的光辉,没有朝霞的灿烂,没有月亮的诗情画意,但她所做的数不清的件件小事,就像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一样发出了点点光芒,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二篇
“以钢为纲、以粮为纲”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冀南新县某村田野里红旗招展,伴随着广播里的革命歌曲,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吼着这样的口号。场面很壮观,社员们们热血沸腾。
随着铁锨飞舞,带着冰凌茬的泥土起落在地排车上,地排车被拉的飞跑,田野上横七竖八分布着一道道沟……深翻、平整土地毕其功于一役,尽管在十冬腊月里,人们却是汗流浃背。工地上不仅有成年人,还有中小学生。后者用那稚嫩的声音跟着大人喊口号,小胳膊小腿地跟在大人后边一个劲地忙活着。
“柱子同学在昨天的劳动中表现积极,特发此状以示鼓励。冀南省新县火箭公社挺近大队革委会某年月日”星期一早晨,老师当众把大队里颁发给劳动积极的孩子奖状一一发给本人,领到奖状的学生激动的小脸通红。没领到的暗暗下定决心,争取下次劳动中自己也能领到奖状。最后同学们举着拳头高呼着“劳动最光荣!”之类的口号,然后回到各自教室里读书去了。
“大哥大嫂,可怜可怜,给口吃的吧。”一个破衣烂衫的老太太挎着一个小竹篮挨家挨户地乞讨着。“喝碗白萝卜菜汤吧”柱子他爹边说着边给乞讨的老太太盛了一碗菜汤,倒进对方的碗里,只见老太太双手捧着碗不管烫不烫地狼吞虎咽地喝了下去。自己嫌好道歹地白萝卜菜汤,而老太太美口香地几口喝完,给了柱子很大震动。他爹乘机教育道,饿了吃糠甜似蜜,不饿吃蜜也不甜。要想不挨饿,就必须多打粮食……从此柱子看看记住了粮食的重要性,拾麦子掰玉米捎谷穗真正做到了颗粒归仓,镏地瓜、红萝卜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转眼柱子长大了,农村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多打粮食,柱子不惜力气地铲草丫子高温积肥,还多处打零工赚钱买肥料。有次到乡镇供销社买肥料,正赶上吃饭的时候,来了一辆运化肥的大汽车,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正上愁的不得了。柱子二话不说,一袋袋地卸下来扛到仓库里,感动得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不得了,非要给柱子劳务费。柱子擦擦汗,摆了摆手,憨厚地说,“这哪成呢,帮忙卸个车,还要钱,这算啥?”工作人员更加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柱子完全不当一回事,还用笤帚把地扫了扫。最后指着塑料袋弄坏的流的漫天遍地的化肥,问他们这些化肥怎么卖的。工作人员说。这个都算损耗,你要的话都弄走吧。柱子借了辆地排车,把这些散装的化肥拉回家,吃完午饭,赶紧上到地里。出于感激以后再有这样的化肥,工作人员就捎信让柱子弄回家。时间长了,柱子家的地里根本使不完这些话费,于是他就到处开荒,扩大种植面积。柱子家的地多又上了好多化肥,他们家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达到好几万斤,弄得家里到处都是粮食,粮食贩子找到他家准备买他的粮食,被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舍得卖。粮食贩子一边往外走。一边小声嘟囔着“神经病,这么多粮食,不卖,你吃了吗?撑死你拉倒!”
“这可咋办呢?家里连吃的都没有了”第二年由于雨水特别勤,他们村里的地大部分都在河滩里,结果是颗粒无收。听到乡亲们叫苦连天,柱子做通爹娘的工作,在村里喇叭上广播了好几遍,凡是没吃的都到他们家背粮食,按各家各户的人口,无偿分给每人三个月的口粮,凑乎到下季庄稼下来。经过逐级上报,柱子的义举得到县政府都表彰,准备给以物质奖励,被柱子一口回绝,只是提出要承包更多的地给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来。县领导当即一口答应,让他把乡里的农场给承包了,这样柱子就有了一千大几百亩地了,成了新时代的“地主”。
柱子聘请了技术员,改良粮食种子,实行精细化经营,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给国家交了越来越多的爱国粮。在不断缴纳爱国粮的过程中,粮站的女会计被柱子的事迹所折服,他们眉来眼去,互相爱慕,最后结成了终身伴侣。农业大学出身的会计,柱子的妻子,嫁给柱子后,柱子更是如虎添翼,他们不仅种植常规粮食,而且还种植诸如可以制作面包都小麦等价格比较高的粮食,经济效益越来做好。后来他们自己上马了粮食高附加值的设备,生产出来柱子面包、柱子酱醋、柱子家酒等产品,有的还出口到外国。
“下面请新县人大代表种粮大户柱子发言”冀南省人代会上,省人大秘书长热情洋溢地邀请柱子发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作为一个老农民,我将不遗余力地种好地多打粮食!”柱子的发言,不时被阵阵掌声所打断!
“咱村的柱子上电视了!”乡亲们奔走相告,大家都为柱子高兴,同时又以作为柱子的乡亲而自豪!
“孩子,长大后要成为柱子这样的人!”千家万户的大人都在这样教育着自己的孩子。柱子所在的学校师生们都以不同形式宣传和学习着柱子。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三篇
高焕球,男,1973年9月出生,汉族,东风桥镇新东坡村一组村民,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有成员5人,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谱写了种粮新篇章。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他坚持农业产业标准化,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努力降低种田成本。一是应用优质的品种。在粮食品种选择上,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种。二是积极应用免耕。抓好除草关、水分管理关。根据测产验收,利用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每亩能增收节支120多元。三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水稻配方施肥建议卡,按卡施肥,施配方肥,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在病虫防治方面上。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控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自己创收之余,他注重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承包农户的耕地,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出租金的方式,不断拾起石门桥镇、德山镇等地方村民抛荒的田地,综合应用农艺与农机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水稻亩产最高达700公斤,他雇佣部分农民参加土地托管,并付给相应工资,这样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劳作,却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种种合作关系,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2005年至今累计完成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6万亩,为当地农民新增收入400多万元。
最近几年,他先后投入50多万元,用于扩大种植面积和购买农业机械,每年在水利方面都投入一万多元进行沟渠疏浚,虽然投入多,但是效益巨大。现在农业机械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用于出租,目前年收益在四十万元以上。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不像一个老板,而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真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我镇很多群众带来了新的种粮模式,不仅自己创收,还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四篇
**县2011年度种粮大户**先进事迹
**,男,**族,1950年5月2日出生,初中文化,曾任乡村团总支书记,于1978年至今一直务农,现在是**乡塔拉村村民。近几年来,他积极响应党的粮食安全生产号召,自2007年至今连续4年一直种植小麦,在他的的带领下,不仅自己跃上了种粮大户之列,而且带动全村15户,120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涌现出了年播种1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0户,粮食生产在该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抓规模种粮的新格局。
2011年**一家靠种植小麦创下了家庭年收入达150000元的全村最高水平,450亩全部种植小麦,粮食总产高达吨,均亩产450公斤。
**一家共4口人,由于自己忙于村里的事务,妻子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呢。其主要先进事迹表现如下:
一、该同志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备了一个种粮大户应有的基本素质。该同志将450亩全部耕地全部从事粮食生产,得到了县乡两级政府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生产过程中村领导及时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通过平时的接触,我们也了解到**同志一直是一个工作勤奋、诚实可靠、遵纪守法、非常注重自身修养的人,他深知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搞好生产的重要性,遵循“与邻为伴,与人为善”的原则。他在生产上全部聘请当地农民,工价公正合理,及时兑付工钱,从没有欠过农民一分钱,使当地农民能得到一份不错的务工收入,近年来,**同志与当地农民相处一直非常融洽,亲如一家。“大好人一个”---这是当地百姓对**的由衷赞叹。由于各项工作表现突出,规模种植效益和辐射效应显著,**同志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自1978年开始务农以来,近年来他清楚地看到,由于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明显较高于粮食种植,导致种粮面积不稳,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于是,他从自己做起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将450亩耕地全部用于小麦种植,由于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成本较低,近年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此以后,他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至2011年种植面积450亩,粮食产量达吨,除少部份用于自食外,其余大量卖给国家,仅今年销售给本乡粮站达180吨。
二、精选良种,大力推广农业科学实用技术。种植面积确定后,最大限度追求产量是每一位种粮农户的心态。如何抓好粮食优质高产,**靠的是两点:一是选种;二是农技措施。历年来,他通过向县农业局技术员讨教,选用的小麦品种,均为优质高产品种,分别为新春6号、新春17号等优质高产良种,并大力推行小麦高产攻关栽培等先进的农艺措施。大大提高了小麦单产,较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0%,同时,所产出的小麦质量在全县处于上乘,市场畅销,实现小麦创收40余万元,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赞誉。该村由于**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从而促进了该村农户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生产大局,为本地粮食生产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大投入,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田间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张支书在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为积极解决小麦收割时节劳动力严重匮乏和农机具紧张的矛盾,他主动找到农机部门联系,道出了规模种粮的苦衷,谈了自己想利用农机种粮的想法,农机部门的领导听后非常重视,立即派出技术人员到该村实地考察,推荐适合该村田间机械作作业的机具,**通过自筹资金,县农机部门补助,先后筹资38万多元购进了收割机2台,东方红1台,天托80
4、404各一台等机具5台套,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矛盾。探索出了适合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机械化田间作业的推广运用,增强了该村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他把农户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对助农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重视粮食生产,更注重对土地的珍惜,每年除种小麦外,凡是能利用的麦田,还要种上冬菜和绿肥,不让土地闲臵。
五、大力推行秸杆还田,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种粮成本。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在农机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每年收获后留下的秸杆就地粉碎还田,这样既疏松了土壤,避免耕地板结,同时腐烂的秸杆可提高土壤的有机含量,增强土壤肥力,从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他的这一举措,也获得了该村农户的积极响应,对提高粮食产量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种粮大户**的先进事迹,让我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央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并相应出台了许许多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优惠政策,今年初,针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又出台了“一号”文件,其目的就是让广大农民像**那样走上致富之路。
****乡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五篇
“操作能手”先进事迹
在碧色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有一支逐水草而行的铺路队伍,每日铺轨架梁,风雨锤炼,用坚韧毅力一点点铸就着钢铁巨龙。
在这些铺路人中,每天都能看到一个身影瘦小,面孔削瘦的小伙子,一米见方的操作间就是他的工作岗位,在操作机械起起落落的时候,也书写着自己的青春事迹。他就是锡乌项目部铺架车间铺轨架桥司机——张国强
2006年,离开中铁二十局技校后,经验尚浅的张国强成为二十局一员。对他而言,起初的工作环境是艰难的,因为学历低,年龄小,张国强干什么工作都是从最基础做起。尽管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但好强的他从没因此而打退堂鼓,而是咬紧牙关一步步向前走。遇到挫折的时候,他时常鼓励自己:只要认准目标,一步步踏实走下去,就一定会干出点名堂。
2009年公司开辟铺架为新的板块,作为“五大创效板块”之一,它的出现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这一年,张国强开始接触铺轨机和架桥机,自小喜欢机械操作的他有了“用武之地”。TJ165型架桥机等大型机械体积大、操作难度高,在铺轨架梁作业中对司机要求甚为严格。作为铺轨机及架桥机司机,面对新的岗位,张国强勤于学习,喜好钻研,通过自学摸索和现场请教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了很多铺架施工方面的知识和新技能,对铺轨机、机车等机械构造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多次排出故障和安全隐患,很好的确保了前方施工。
内蒙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给机械保养及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2010年冬,锡林浩特寒风肆虐,最低温度达-20℃,为了使工地暂置的机械“安全过冬”,身为机车长的张国强积极带头,自告奋勇做好液压油箱保暖、线路防冻及机车上置铁鞋等工作,在他的“火眼金睛”下,每一个漏洞,每一处隐患都在他手下化为乌有。在来年施工中,由于张国强等人的悉心照料和保养,机械都完好无损,各个油路运转状况良好,为正常施工提供了良机。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安全第一”,自2010年担任车间一号车机长职务以来,张国强对安全的认识更进一步。因为他认为安全工作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更是对企业和集体负责。
生活中的张国强勤俭节约,团结同事,经常与领导同事交流遇到的问题,和同事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我在勤学好钻的同时,也使周围员工受到了一定熏陶。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六篇
马生科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回族汉子,引领一帮农民共同发展马铃薯产业,让山区农民种植的“土豆”走出家门,挤进城市,跨越国门,变成他们赖以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1、情系农村,务农爱农。
固原市原州区位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使马铃薯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马铃薯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仍不明显,农民想靠种马铃薯发财只是个梦!带着这个问题,马生科没有沉默,他走南创北,进村入户,了解缘由,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地马铃薯品种单一且老化,产量偏低,加之外运渠道不畅,商品率价值很低,导致种植户增产不增收。做了多年小杂粮贩运生意的马生科深知,要想让马铃薯升值,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文章:第一要提高马铃薯单产,提升品质;第二要疏通外运渠道,打开销售市场。就这样,这位饱经风霜的回族庄稼汉子,本着吃苦耐劳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带着一方百姓开始做马铃薯文章,继而为六盘山区农民撑起了一方天地。
2、科技支撑,典型带动。
他在几年的组织运销中发现,六盘山区马铃薯品种单一,性能老化,抗逆性差,产量普遍较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买不上好价钱。XX年,他率先从甘肃、青海等地引进了 “陇薯6号”、“青薯168”等马铃薯新品种,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在原州区头营镇建立了千亩种薯繁育基地。当年繁育基地喜获丰收,亩产量达到XX公斤,比传统种植提高了2倍,且品质优良。几年来,他先后引进适合当地耕种生产的中、晚熟马铃薯优良品种20多个,年均推广优良品种种植面积4万亩,亩均增产380公斤,增收912元;特别是引进的航天育种“黑美人”马铃薯种薯,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值,目前市场价10-20元/公斤,而普通品种马铃薯市场价1-2元/公斤,是普通马铃薯价格的10倍。同时,他先后组织农民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10余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17000多份,内容涉及脱毒良种选育推广、机械化播种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保鲜贮运等一系列推广体系。通过科技培训推广,有效提高了薯农的耕种管理水平为提升当地马铃薯产业升级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带动促进农民科学种植马铃薯,XX年,在原州区中河乡租赁土地XX亩,建设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当年产种植4000吨,为广西福建提供优质马铃薯籽种1200吨。XX年,承担实施了原州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三级体系建设”项目,在原州区流转土地8100亩、订单种植XX0亩,生产原种300吨、一级种薯5000吨,为当地三级种薯繁育起到了带头作用。XX年,在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丰堡村、高坡村流转土地4600亩,在彭堡镇闫堡村租用土地1000亩,自建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实验田及轮作倒茬用地;基地建设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测土培肥等进行田间管理。XX年,在原州区中河乡流转土地8300亩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种植品种以青薯16
8、青薯9号、庄薯3号、宁薯12号等优良品种为主,全部实行标准化、机械化及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建成了集全程机械化作业、起垄化种植、配方化施肥、节水化灌溉、规范化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生产马铃薯鲜薯总产量达到3320万斤(折主粮664万斤),平均亩产4000斤以上,粮食的商品率达到85%以上,优质专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机械化覆盖率达到100%。基地先后被国家、自治区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观摩点,XX年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XX年,该基地被确定为原州区第一家供港蔬菜基地,也被确定为全国马铃薯产业大会观摩点之一,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肯定和好评。
3、开拓市场,助农增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艰辛的创业历程,使马生科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成功的收获,使六盘山区的农民得到了实惠,也使固原市马铃薯(农产品)外运协会名声大振。XX年,他被自治区xxx评为全区订单农业“订单粮食先进个人”;XX年,被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授予《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XX年,固原市人民政府授予“马铃薯销售大户”、被评选为“宁夏XX年度经济人物”;被宁夏回族自治区50大庆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2月被评选为政协委员;XX年,被中国xxx协会评为“中国杰出xxx企业家”、xxx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优秀科技xxx”、固原市人民政府授予 “产业发展带头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面对荣誉,马生科没有骄傲,而是默默地投入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中。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七篇
陈建能于2003年在村委会工作,担任团支书一职、平时完成好村会的各项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从事渔业、生猪方面的养殖。
农业的发展随时代步伐而改变,简单的病害都依靠科学,不能以传统的防治办法,既费时又担误防治的适合期,他结合实践与交流经验,听取科技人员推广新出产的药品进行对症下药,做到事到功倍。在经济市场的环境下,以最小的空间创造最大经济利润、投资少获利多是农民朋友最大的心愿。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他亏损基本为零。原因是采用一条龙的效益生产,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效益。今年生猪价格高涨,他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多200元的利润。
在渔业、生猪养殖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昔日传授自己养殖优质鱼和饲养生猪技术的养殖户,他决心帮助他们更早走向致富之路:
一、迅速将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向全村推广,与群众共同致富。
二、更好地帮助饲养户掌握好技术,扶持生猪饲养。
他把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的养殖户推广。向本村生猪饲养户介绍技术关键所在,推广生猪自繁自养技术。在一年的推广期间,本村现进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有20多户,年增长利润约60万元。
良好的政治作风作为村委干部必须具备,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事事走在群众的前面,在平时岗位上做好群众表率,发挥党员的先模范作用,绝不参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八篇
邓州市地处豫西南,总人口176万,其中农业人口104万,国土面积2369km2,耕地面积万hm2,是全国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只要农民能够尽快摆脱贫穷,走上富裕道路,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在麦田旁说这话的汉子,是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冀洪策。29年来,他凭着对“三农”深厚的感情,扎根基层,情系农民,邓州农民亲切称他为“我们的冀专家”。
传技术累倒在讲台上
在邓州,大家都知道冀洪策有一个外号叫“拼命三郎”。多年来,他深知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重在持之以恒,贵在做实做细。因此,不管走到哪里,他就把科技传播到哪里。田间地头、家庭院落,只要有人,无论多少,他就开讲。他结合邓州实际,根据农事特点,制定了“四季送科技规划图”,从春种、夏管到秋收、冬播,都列出详细的科技服务内容。农民夸赞这是“四季送宝图”。
在邓州市农技中心经常看到有人手里拿着庄稼苗愁眉紧锁的进来,拿着“药方”如释重负地走出去。那是附近的农户来找“冀专家”给自己的庄稼开药方,专业知识过硬,讲解技术通俗易懂,解决难题“一针见血”,渐渐的冀洪策成了老百姓最信任、喜欢的农技专家。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他把单位的34名科技人员组织起来,下派到全市农村最需要的地方,要求每人至少指导3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每个经营主体帮扶10户以上贫困户。在农业生产关键节点,通过广播电视、邓州科技、电脑视频、手机信息、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平台,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农业知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有40余家农业合作社大见成效。
2018年9月,邓州市为107个贫困村的365位创业致富带头人,举办专题科技培训班,安排冀洪策作专题辅导。在接连的几天时间内,他结合xxx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企业与创新、企业与文化、企业与技术支撑等方面,接连不断地进行具体的讲解。由于过度劳累,最后一天下午,冀洪策晕倒在讲台上。醒来后,他嘴里说着“没事,没事”,坚持要继续讲课。在场的同志们噙着泪水,强行送他到医院诊疗休息。
解难题创出产业一片
邓州市种植大户王岩峰,在都司镇承包了1079亩土地,依靠优越的水利条件,搞稻虾混合种养、莲鱼种养。2017年夏季,莲池突发腐败病,大面积莲叶发黄,如果不及时治疗,蔓延起来,莲菜可能绝收。冀洪策知道后,立即赶过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查找病因。他一连二十多天,吃住在田间。十几次卷起裤腿,亲自下水,抓出泥土,闻气味、看颜色,最终找到原因。经过对症下药,科学管理,当年莲菜每亩产量达到4000多斤,比过去的2000多斤翻了一番,喜获丰收。
2018年7月,王岩峰的鱼池内养的泥鳅,出现烂腮病症,急得他寝食难安,坐卧不宁。王岩峰又惊又怕,带着哭腔,向在外地开会的冀洪策求助。富有经验的冀洪策,深知大热天鱼池内不能出事,一旦出事,后果严重。会议正好结束,冀洪策一刻也没有耽误,立即驱车返回,不进家门,不上单位,火速赶往都司镇。当时,正值三伏季节,烈日当空,热浪灼人,冀洪策顶着烈日,满身是汗,一边用书本扇风,一边来到鱼池认真查看、仔细分析。找到病因后,马上救治,很快消除病症,为王岩峰的合作社挽回了大笔经济损失。
在冀洪策的指导下,王岩峰的合作社顺利通过国家“三品一标”的“有机农产品”认证,注册了“丹江盛世玉莲”商标,成为当地的“龙头农业企业”。受他的影响,周围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大面积发展稻虾混合种养和莲鱼种养,目前规模已达到5000多亩,从业人员上千人,带动100多户贫困家庭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随着邓州市农业不断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冀洪策根据邓州市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市场,为邓州市制定酒用高粱标准化种植技术,鼓励企业发展酒用高粱订单农业。2018年,在他的指导下,邓州荣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集团签订高粱种植订单2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1万亩,亩产472kg,亩收益1125元/亩,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80个,示范带动酒用高粱面积3000亩。截止目前,邓州市高粱种植面积由2018年的万亩扩大到万亩,形成了豫西南最大酒用高粱种植示范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酒用粮加工企业到基地观摩、考察,酒用高粱种植产业逐步发展。
结“亲戚”培育种粮大户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冀洪策为了教育引导农村的贫困家庭消除“等、靠、要”思想,彻底从守土乐贫和悲观泄气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每年都要组织团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直接培训服务群众达1万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0余万份,与许多种粮大户和中小型企业结对帮扶,传播科技知识。
腰店镇孙耀志承包土地一千多亩,因为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到位,耕种粗放,导致粮食产量低下,效益不佳,有时候辛苦一年,到头来落个两手空空。冀洪策听说他的情况后,多次登门,向他传技术,帮他理思路,自觉自愿当他的“科技顾问”。在冀洪策的指导下,孙耀志认真学技术,实施科学选种、耕作、施肥、防虫和管理,粮食产量年年递增,硕果累累,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近年来,冀洪策结合本市特点,不断加强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与服务,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主动为党和国家分忧解愁。冀洪策亲自指导“益收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业高效种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协助带领周边150农户共同致富;指导“三友雪莲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莲鱼混养,开启了合作社莲鱼混养从无到有的新模式,带动周边120农户走向脱贫致富之路;引导高集“长肖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高效种植,发展蔬菜种植千余亩,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大棚种植,力争让周边120户贫困户年收入不低于万元。
目前,冀洪策的团队已与200多种田大户结成对子,与近百家中小企业横向联合,为他们提供不同作物的“技术套餐”215个,科技服务上千次,解决技术难题上百项,增加种植户和企业经济收入700多万元,逐步夯实产业扶贫的经济基础。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九篇
陶功臣,男,1979年8月出生,高中文化,xxx党员。当涂县新市镇种粮大户。近年来,陶功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强抓发展机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调整结构,把2000余亩的土地建成一个集种植、养殖、科技服务、农产品营销于一体的现代民营农场,目前农场平均亩产已达650公斤,年生产稻谷约130万公斤,同时获国家无公害稻米认证和产地认定。如今的农场已今非昔比,设施完善,科技先进,机械化作业水平高,环境优美,高产高效,成为全市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典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880万元(含农场),净利润万元,资产总计702万元。陶功臣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成立了当涂县新市鑫绿臣粮油合作社,为农民开展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植保、统一农机、统一订单收购等五统一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300余万元,深受农民的欢迎。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十篇
XXX,男,1982年出生,党员,土桥乡杨河村青年农民。20xx年从土桥中学毕业后,到到西安学习电焊技术。后到油田务工。20xx年底回家创业,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业,现在是土桥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典型之一,年获利达20万元。
现年31岁的XXX,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当年从土桥乡中学毕业后,不甘心一辈子在家守着几亩簿田过日子,毅然选择了外出务工。通过虚心学习和悉心钻研业务,在短短三年时间,倪彦虎熟练的掌握了电焊技术,通过熟练的技术他成为油田公司的一名电焊工,他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在这7年中积攒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20xx年春节回家,看到以前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生活还是很贫穷,于是他想:“我能不能回来带领大家一起致富。”2010年1月他去了外地进行项目考察,他认为种草养畜很适合自己的农村,因为这里有土地等养殖场地和丰富的饲草来源,同时羊粪又是很好的肥料,能给村民减少种草所需的花费,最后他选中了在当地很容易发展的种草养羊产业。随后他翻阅各种养殖书籍,学习养殖理论知识,并到周边一些养殖场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2010年8月他用自己的积蓄盖起了三间羊棚,购买羊只100只,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创业后,他边干边学,遇到困难不悲观失望,更不气馁退缩,而是积极进取,分析研究,努力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积极主动改变传统养殖习惯,靠改革创新观念。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种养业,依靠“双联”贷款活动和信用社的担保贷款,扩大养殖场规模,扩大再生产,走规模经营的路子。
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如今,XXX已经成为土桥乡的能手之一,青年致富的领头雁。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本村和外村的养殖户来求他帮忙,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书籍。几年来,共为群众讲解技术问题近百次,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务四十多次,无偿提供养殖书籍二十多本,同时,倪彦虎同志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非常实际的养羊经验。
在广大村民看到倪彦虎养殖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各村民纷纷上门取经,积极效仿,大力发展种养业,都想通过种草养畜发展家庭经济。一时间大家纷涌而上,倪彦虎看到后,觉得大家如果盲目的发展种养业,就很容易走上歧途。于是则主动引导村民改变观念,合理分流,搞特色养殖,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扩大生产规模,走专业化之路。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倪彦虎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协会为手段,成立华强专业合作社,合理分配种养资源,避免盲目发展,从而导致内部恶性竞争;并利用专业合作社的集中优势,从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各养殖户,发展三高农业,提高种养业经济效益,以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华强专业合作社从一成立之时起就树立了“自己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理念。合作社以“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产业经营模式进行养殖。华强专业合作社作为养殖基地,吸收农户加盟,由农户出资入股,合作社进行统一养殖、销售。年底农户按比例进行分红。华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给养殖加盟户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周边群众带来养羊积极性,在无偿服务下,他们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农民朋友更深刻认识到,养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耕种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XXX不仅要增加收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他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设计总投资450万元,计划发展养殖2000只规模。现已完成投资140万元,新建办公用房10间,饲草贮藏加工室、防疫室、标准化棚圈等共计110间,购买铡草机5台。目前,羊存栏420只,其中小尾寒羊200只,绒山羊220只。该合作社建成后,年出栏羊只可达3200只,可产绒1600斤,实现年纯利润约200万元。该合作社的建成极大提高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拓宽了贫困乡村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径。
种粮能手事迹材料范文 第十一篇
浮梁县庄湾乡仓下村村民汤金河,近年来,他承包水田2000余亩从事水稻种植,连年被省市评为种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今天的创业故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种粮大户汤金河。
当我们驱车来到浮梁县庄湾乡的仓下村,满目的绿色扑面而来,汤金河正打着赤脚在田里干活,正是五月天,培育好的秧苗需要赶紧捞起来进行移栽。看着这一株株的秧苗,汤金河心里满是欢喜,他很清楚这一陇田地的秧苗可以移栽到多少陇水田里去,而这些水田又将有多少的产量,他也心中有数。
汤金河说一零年以前,我是在外面经商的,后来效益不好,就回来,再慢慢的,开始种田,种了几年以后,我觉得这个田散种是没有效果的,对我们种田人,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所以我们就从一二年开始,规模逐渐加大,一直发展到今天,两千余亩。
别看到这几年汤金河随随便便就承包了两千多亩地来规模种植,他在创业初期的时候,虽然承包的田地不多,但他担心的事情却不少。
汤金河说第一年我创业的时候,我连睡觉都睡不着啊,每天担心这样那样的很多问题,人工啊,比如说有时候人工紧缺的时候啊,那我们晚上连睡觉都睡不着,一开始遇到资金困难啊,贷款困难啊,我们急需用钱的时候,就没办法,就只能种子化肥都赊账,农民给我们做事,我们也是赊账啊!
随着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汤金河也感受到了政府带来的红利,他借着春风,与几个村民合计,成立一家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103户村民为社员,把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余亩
汤金河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我们贷款,带着身份证直接到银行里贷就是,一次可以贷二三十万出来,所以贷款就解决了我们种粮大户的好大一个问题,国家政策好了,一四年给我的政策是一个一千七百平方米的水泥地,国家给我支持的,一五年给我下了一个烘干机的指标,我在我厂里建了一个老大的烘干机厂房,现在我们种田轻松了,割了禾以后,我们就直接去烘干,然后直接发出去,现在种田轻松了。
老汤依托省农技站和市农技站的优秀技术,成功完成了“籼改粳”,使产量得到了更大的提高,效益更是明显,这也带动了村民的致富。
汤金河说农民得到了实惠,他们所有的田,以前是一百块一亩,现在是四百,他们坐在家里不做事就有四
百一亩的收入,反正现在我带动村民,长期给我做事的有二十多个,还有那些散工,比如说我今天要多少个人给我做事就有的,五六十个人就有。如今的汤金河的水稻种植面积早已扩张至两年余亩,他也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这个名头可不是他自己封的,而是省里县里封的,这几年来,他先后获得了各种荣誉,其中2013年省种粮户,2012、2013、2014年连续三年获得了全县种粮大户荣誉称号,一五年又获得了江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省种粮大户荣誉。
汤金河说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样样都改进,然后我们现在平均超过一千一百斤以上,将近一千二百斤(亩产),每亩,干果子,去年将近两百多万斤,接近三百万的毛利,收入包括我一家人,包括合作社的成员有五十多万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