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文物保护简报范文共6篇
石刻文物保护简报范文 第一篇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一是明确主体及监管责任。大足区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大足区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镇街及相关部门的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并实行了“两纳入”,即一方面将各镇街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另一方面将各镇街文物安全管理经费纳入了区财政预算。二是加强群防群查。在全区聘请村级义务文保员69名,制订《文物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及各种特殊情况下的安全处置预案30余个;采取专业守护与群众守护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巡视巡查;对重要文物点实行24小时定岗、定位、定时、定人的“四定”工作制,确保守护责任落实。三是开展安全检查排查。定期不定期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对全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75处石窟开展包括造像情况、管理情况、保护状况、主要风险、安全防范措施等在内的全面排查,并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整改,切实保障了文物安全。四是设立“文化遗产检察官”制度。与大足区检察院合作,加强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
完善技防设施设备。建成并升级改造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使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等5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窟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全天候立体防护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大足区内30多处重要石刻视频监控纳入了该系统。同时,还建立了宝顶山石刻景区微型消防站。通过安防、消防平台的搭建,将分散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整合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大足石刻文物安全技术防范水平。
石刻文物保护简报范文 第二篇
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住开来的文化渊源,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化遗产就在你我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文化遗产是一项与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青田,鹤山瓯水,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石文化之都和浙江鱼灯之乡。勤劳智慧的青田人民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青田石雕、青田鱼灯、刘伯温传说被_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青田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肩负着全县文化遗产的普查、宣传、保护、传承、研究和利用等职责。现有县文物保护点198处、县级文保单位76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馆藏文物——元代龙泉青瓷葫芦瓶选入特种邮票发行,9件青瓷文物珍品载入国家文物精品集;先后编纂出版7本青田文物史料书籍。近年来,内冯县委诞生地旧址、北山吴氏宗祠、万阜夏超旧居、阜山裕堂别墅、石门洞刘文成公祠、高市陈诚故居、鹤城刘府祠、龙现吴乾奎旧居等一批文物建筑得到合理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我县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国家级3个、省级7个、市级26个、县级78个;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级20个、县级20个;传承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3个、县级传承基地20个;省级经典景区1个。目前,还
在积极申报世界人类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然而,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强势文化不断冲击,社会成员流动频繁,价值观念急剧变化,我县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承载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不断遭到损毁,一些饱含民族思想感情美丽结晶的艺术品种、传统工艺在悄无声息地消逝——能不能将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完好保存并传予后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考验。
文化遗产保护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任重道远。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值此第七个全国文化遗产日(6月9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态度重视文化遗产,关注文化遗产,走近文化遗产,参与文化遗产,热爱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留住文化之根,守住民族之魂,为“建设美丽村居、构筑和-谐家园、打造幸福侨乡”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石刻文物保护简报范文 第三篇
大足石刻现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始建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盛极于两宋,延续至明清,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为保护好大足石刻,重庆不断强化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强化法律政策支持。重庆市_会颁布实施重庆市首部针对单个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重庆市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重庆市科技局批准将大足石刻研究院纳入科研单位序列管理;重庆市文化旅游委(_)等11个市级部门和大足区政府联合印发《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实施方案》,为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及大足石刻研究院机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按照《_文物保护法》规定,大足区政府将大足石刻保护“五纳入”,并从有限的财力中,每年安排资金6000万元,用于大足石刻人才队伍建设、大足石刻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保护建筑维修;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立了保护标志,建立了文物档案。健全了以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抓总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大足石刻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构建起政府主导、各级各部门广泛参与支持、文物部门具体负责的文物保护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石刻文物保护简报范文 第四篇
尊敬的长城风景区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冒昧打搅了您们的工作,真对不起!我是一名小学生,我是看到了一则关于长城被破坏的报道,才想起给您们写这封建议书。当我看到这则报道时,我感到非常羞愧,我们中国人怎么一点儿文明都没有!破坏长城也就等于是在侮辱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啊!他们就是我们的祖先啊!这些人到底有没有想过,他们正在破坏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可能是他们自己的祖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为此,我感到非常痛心。于是我为保护长城提出了几点建议:
1、让游客们自己带垃圾袋;并且在每隔100米处建设一个垃圾桶。
2、安装摄像头、广播;再找人巡逻,然后被发现的人在破坏长城罚款。
3、让那些住在长城附近的无业游民来当长城的保护员。
4、向政府建议:保护区内要少建房、并且要建必须建成风格统一的公用设施。
以上,是我为保护长城贡献出的一小点儿力量,希望各位领导不要见意。
石刻文物保护简报范文 第五篇
语言、习俗、服饰等民族文化传统丧失;面临“人在艺在、人亡艺绝”危机;一些民族村寨变得不伦不类……日前,贵阳市人大会调研组调查发现,贵阳市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贵阳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截至20____年末,全市有汉族在内的民族49个。其中,少数民族以布依、苗族为主体,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全市现有17个民族乡,309个民族聚居村,1078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寨,民族分布成小聚居、大散居的特点。
贵阳市人大会调研结果显示,贵阳市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难度大,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加之民族节庆活动减少,很多民族村寨逐渐失去特色。
对此,贵阳市人大会调查组建议,一方面,设立民族文化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征集和保护。重视基层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拟订人才培养计划,保证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乡镇文化服务站有必要的专门人才,保障基层文化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激活民族文化项目的良性传承,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壮大民族文化传承人队伍,确保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一方面,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做好民族文化创新突破。特别注重民族文化创新,尤其是注重应用文字、舞蹈、戏剧、影视、举办传统节庆活动深入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展示贵阳市民族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石刻文物保护简报范文 第六篇
通过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展示利用水平、开展对外展览交流和推动文物服务经济发展,让大足石刻走出去,活起来,进入寻常百姓家,展示大足石刻的独特魅力。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近年来,先后实施“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工程”“大足石刻宝顶山和北山抢救性保护设施工程”等一批保护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文物保存环境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投资12亿元,实施了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提档升级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形象,增强了游客体验感。
提升展示展览水平。一是不断提升展示功能。建成大足石刻博物馆,全方位增强大足石刻的展示和阐释功能。2018年,大足石刻博物馆基本陈列“艺术涅槃——大足石刻艺术展”在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中获优胜奖。2020年,大足石刻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二是投资5亿元,建成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并投用,其中4K大足石刻宽银幕电影和8K大足石刻球幕电影倍受观众好评。三是开展对外展览交流。先后在英国、加拿大、日本,及中国北京、广州、成都、苏州、深圳等地举办大足石刻展览20余场,反响良好。
突出文化传承教育。充分利用大足石刻作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科普基地以及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优势,积极开展游学、研学、参学、干部教育及孝廉文化的教育示范与文化交流,开展大足石刻展览(以文物保护知识为主)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五进”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大足石刻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
责编:李瑞
审核:徐秀丽
监制:李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