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工作机制范文大全通用6篇
生物安全工作机制范文大全 第一篇
生物安全工作总结在学生中开展生物安全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更重要的还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是我们生物教学的重中之重。生物教学中生物安全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到学生的生物性,人体的健康,人体的心理健康,是我们的生物教学的主要任务,生物教研组根据生物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了教材目标与教材重点、难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逻辑,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生物教研组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本学期我组教师积极参加了学校、学区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活动,不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学校生物教研组的教师都有了较多的收获,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提高了我组的教师的教学技艺,促进了生物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们生物教室积极开展“生物安全进课堂”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生物课堂的重要性、生物科学研究与生物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生物教学中的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了提高我校的生物课教学质量,我校制定了具体的生物教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为了提高我校的生物教学质量,提高我校的生物科学研究能力,促进我校生物教学工作的发展,提高每位生物教师的科研能力及水平,我校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促进了生物教学工作的发展。
生物教学中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与落实,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在本学期中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如在“学科素养展示大赛”,“生物知识竞赛”,“生物科技制作比赛”,“生物竞赛”等活动,我们教师在活动中积极投入,在活动中不放过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锻炼。本学期,我校教研组的老师们不仅在教育理念上,更注重在教学实践上的学习和实践,在教育科学研究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学校的生物科组也在不断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我们还承担了区级课题《生物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情境的探讨和创新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了“我的课堂我当主角”的科组合作教学,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体会到了生物教学中实施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本学期我们生物教室的教师在学校“优质课”评比中获得区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生物教师通过不懈的努力,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生物安全工作机制范文大全 第二篇
为切实加强我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校的生态环境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我校生物安全工作紧紧围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为生物安全工作方针,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坚决杜绝学校生物安全事故,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师生身体健康、社会性的生物安全。现将我校生物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生物工作
生物安全是我国生物安全的一项基本国策,学校生物老师、保健员在生物安全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
一)生物安全工作
1、积极做好生物课课课课时的安全工作,做到课课有教案、课课有授课、课课课有教材、课课课有教案,课时有教案、课课有计划。
2、加强学生课课堂课间操管理,做到有组织、有纪律。
3、严格规定学生不准在课堂上出现打闹现象。
4、做好学校宿舍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住宿生的安全。
5、做好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加大对学校食堂的检查监督力度,确保学生食品安全,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6、加大对饮用水的管理,做好学生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工作。
7、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做好学生的饮用水的卫生。
二)生物安全工作
8、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法》,落实好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
9、认真贯彻执行《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条例》和卫生工作“四项制度”(进货、留样、食堂用具、食堂设施),加强对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饮食卫生的意识,确保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
生物安全工作机制范文大全 第三篇
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保持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6、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7、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生物安全工作机制范文大全 第四篇
1、实验室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生物安全及其他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病理科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维修记录。
7、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必须按日常保养进行检查清理,保持良好状态。
8、所有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限用、禁用标志。
9、在压力容器、大功率用电设备、高速旋转设备运行期间,必须有人看守,并有处理事故的相应措施及设备。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应定期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
10、因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的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11、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须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实验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12、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干燥。(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
13、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14、所有仪器设备在维修和维护保养前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生物安全工作机制范文大全 第五篇
为全面落实_和省、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全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优化提升全县核酸检测能力,科学高效应对突发疫情情况,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根据《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州新冠肺炎防控办函〔20xx〕9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制定目的
按照“统一领导、县级为主、精准快速、全员覆盖”的原则,疫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工作预案,落实_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整合调度县内和第三方核酸检测资源,寻求省州力量,确保2天内能够完成重点区域全员检测和全县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二、制定依据
本预案依据_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下发的《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xx〕1号)和《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州新冠肺炎防控办函〔20xx〕9号)等制定。
三、组织体系
在册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增设册亨县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如下: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
领导小组设在县政府办,由罗佳梅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罗丽梅、王永奎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全县全员核酸检测的协调组织、制定方案、明确采样点、人员分工、业务培训、召开会议、物资筹备等工作。
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排查引导组、采样工作组、核酸检测工作组、交通运输保障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7个工作组,具体人员如下。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罗佳梅县委常委、县委_部部长、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罗丽梅县政府办副主任
王永奎县卫健局局长
成员:
生物安全工作机制范文大全 第六篇
(一)人员管理
1、科室主任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2、实验室除辅助工作人员外,从事实验室活动的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正规院校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
3、必须经过较系统的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并经实验室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4、实验室要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不应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二)环境、设施管理
1、在实验入口处应粘贴_生物危害_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应进入实验室,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2、实验室必须是独立的实验区域,实验室内严禁设立生活区和办公区。
3、实验室出口处应设立专用的感应式或手柄式开关的洗手池、干手器。
4、实验室内应设有适当的空气消毒装置,可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配备合格并满足实验室需要的生物安全柜;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验证合格。
5、实验室需配有专用的工作服,常备乳胶手套,消毒剂。
6、实验室需配备专用于保存标本和菌(毒)种的冰箱,保存明确含有病原微生物标本和菌(毒)种的冰箱需配备双锁。
(三)病原微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管理
1、实验室按照《人间病原微生物分类目录》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类。根据实验室活动的性质、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从事与本实验室相当的实验活动
。2、病原微生物的才具应当具有:
①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的生物安全相当的防护水平;
②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③有效地址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措施;
④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⑤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做详细记录。
3、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取得《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转运证》后方可运送,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转。
(四)操作管理
1、实验室应围绕生物安全管理中病原微生物标本的接收、登记、保存、实验操作、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与维护,菌(毒)种运输、保存等环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技术规范、应急预案。
2、指定专人对涉及含有致病性微生物标本、菌(毒)种的一切实验活动进行如实的、可溯源的记录。记录内容应使用客观计量指标,记录者签字确认。
3、严格执行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规程,自觉参加有关知识培训,及时更新知识。
4、微生物室标本接种、培养、鉴定等有传染性风险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5、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戴手套,穿隔离衣,戴口罩,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6、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其他暴露的粘膜或皮肤。不得戴手套离开实验室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7、严格禁止用嘴吸痰。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
8、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应严防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微生物实验室的废弃物必须高压灭菌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9、防治接触用于培养的塞子和胶带等可能含有高浓度的致病菌的一切物体。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10、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锐器盒内。锐器盒应在内容物达到3/4前置换。
11、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时立即按生物安全事故处理预案执行。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此类事故的书面材料应存档。
12、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每天的工作结束后,应消毒工作台、生物安全柜台面。
13、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使其达到生物安全水平。
14、发现可疑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时,必须立即封存标本及培养物,向院内感控处报告。
15、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应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