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稽阳联考语文范文5篇
2022稽阳联考语文范文 第一篇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及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A.“回忆录和自传的界限一直都十分明显”说法过于绝对,从文中第一段“当然了,这些体裁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过去没有那么明显,现在也没有那么明显”可知,回忆录和自传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
C.“回忆录作家和报纸专栏作家同属一类,都属于随笔类型的作家”混淆范围,从文中第四段“和随笔作家同属一类的还有报纸的专栏作家”可知,随笔作家和报纸专栏作家同属一类,回忆录包括在随笔中。
D.“因此可以归到‘随笔或小品文’这个大标题下”强加因果,“作品在时间轴上跳跃、再现可信的对话、控制故事的节奏和张力”是“回忆录具有小说的要素”的原因,不是“可以归到“随笔或小品文”这个大标题下”的原因。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谈话式’……然而这种风格在19世纪中期达到鼎盛后便逐渐消失不复重现”张冠李戴,应该是“直接呼语”在19世纪中期回忆录的鼎盛时期过去之后逐渐消失了。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022稽阳联考语文范文 第二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和今天的很多人一样,年轻时的我分不清“回忆录”和“传记”。相比随笔式的文学回忆录,“传记”这个词所描述的更接近自传。那些著名人士的传记很少专注于一个主题或者选出生活的一个方面来深入探索,但回忆录会。通常,“传记”(前面总是有一个定语:“我的传记”“他的传记”)是一本剪贴簿,上面贴满了生活的片段。当然了,这些体裁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过去没有那么明显,现在也没有那么明显。有时候,副标题写着“回忆录”的书看上去更应该用传记或者自传来做标题。内德·罗勒姆的《知道何时停止:回忆录》就是这样一本书:书中包含了日记的选段,还有许多不同的文体,尽管流畅有趣,却没有组成一个有条理的整体。
伟大的散文家蒙田认为:“在散文中,奋力理解问题的思想轨迹就是情节,就是奇遇。”回忆录作家不仅仅是在直白坦率地陈述生命中的一个故事,他还仔细思考,试着依据他现有的认知去阐释这个故事的含义。在当代回忆录中,回顾是故事中的主要部分。你的读者必须愿意享受故事本身,同时还必须对你在回顾的时候是怎么认知这件事情的感到好奇。
(节选自[美]朱迪思·巴林顿《回忆录是什么》)
7.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回忆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B.现代回忆录、沉思录、趣闻逸事、抨击谩骂、学术究、奇幻故事以及道德哲学问题和散文一样,是同属一个种类的,回忆录中有一个吸引人的声音。
C.回忆录作家和报纸专栏作家同属一类,都属于随笔类型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闲聊式的风格,这种风格与不带感情的阐释相比很容易辨认。
D.回忆录具有小说和散文的要素,作品在时间轴上跳跃、再现可信的对话、控制故事的节奏和张力,因此可以归到“随笔或小品文”这个大标题下。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介绍的内德·罗勒姆的《知道何时停止:回忆录》一书,是想说明它不是很典型的回忆录作品,而是更类似于传记或自传作品。
B.在回忆录很短缺、图书馆里似乎只有小说和散文随笔的年代,其实,伍尔夫等作家已经开始为当代文学回忆录的写作铺设道路。
C.文中引用散文家蒙田的话意在表明,就像思想对于散文来说特别重要,回忆录作家对事件及其意义的认知与阐释同样重要。
2022稽阳联考语文范文 第三篇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重点词语意思和内容的能力。
本诗为送别诗,是诗人被贬睦州司马途中,经苕溪,在宴集上为远谪的梁耿寄赠而作。“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意思是:在一个晴朗的傍晚,夕阳低垂,斜晖映照着河水,一派晴明色彩,然而友人却要在此时远去了。“晴川”历历可见,但见那一叶孤舟载着浓重的离愁徐徐离去,他们从此天各一方,这怎不使人万分惆怅!“解”,解开;“携”,离开。
朋友与诗人天各一方,从此孤独惆怅,因此“解携”与下片“独恨长沙谪去”中的“独”字照应,写出在这次友人聚于苕溪的宴集上,独不见梁耿,此“恨”更长。
20.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关键句的能力。
“江潭春草萋萋”在诗歌末尾,又描写江边繁茂的春草杂乱而无际的景色,因此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通过写春草繁茂和杂乱表达诗人因朋友离别而产生的遗恨之多、之乱,以春草绵绵来象征别离的不断思今。想念远谪的友人,望着蔓延的春草,更令人黯然销魂。
“恨”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绪,诗人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写春草的繁多来状写内心之恨,用春草的杂乱写遗恨的乱,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此外,“独恨长沙谪去”用“恨”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送友人远谪后内心的凄婉悱恻、孤独惆怅之情。结构上,尾句的“恨”照应标题的“怨”,既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谪的愁苦,也包含着友人远谪,好友分别的“怨”“恨”。
2022稽阳联考语文范文 第四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畜兴旺
刘星元
①多年的老规矩了:每到除夕日,父亲就开始写春联。按他的说法,集市上买来的印刷版春联,即便纸张再华贵,纸张上面的洒金黑字长得再漂亮,也显得生硬,没有活着的灵气。写春联,要的就是一个“诚”字,唯有用自己的手和心将那些寄予希望的汉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下来,汉字才能被激活。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获得天地和众神的怜悯,才有可能得到它们的庇护,才有可能得偿所愿。
②贴春联是当家男人的活计,女人是不能上手的。或许是为了给这条规矩寻找一个合理的依据,我乡曾流传过一些女子贴春联出丑的笑话,我对其中一条记忆颇深。说的是这家男人喝醉了酒,蒙头大睡,女人就自作主张,把春联贴了。她依着往年丈夫贴春联的印象,该贴的地方都贴满了,最后还是余出了一张,怎么想都想不出贴在哪里。正要去问他那沉睡的丈夫,猛然一拍头想起来了,那没有贴的地方,恰恰就是她丈夫睡觉的那张床,于是她将本该贴在猪圈上的“肥猪满圈”贴到了自家的床头,篡夺了“身体安康”的位置。这笑话太假了,但是好笑,流传度也广,每年贴春联,各家都要给孩子讲一遍,即便见了同样在贴春联的乡邻,也不忘取笑一句:记得要把“肥猪满圈”贴到床头上呀。但我总怀疑这个故事是从外乡流传过来的,因为在我乡,条幅上是不写“肥猪满圈”的,我们写的是“六畜兴旺”。
③就这样讲着故事,说着笑话,各家开始按部就班地贴春联:“出门见喜”要贴在正对着大门的墙壁上,“五福临门”要贴在外门的门梁上,“阖家欢乐”要贴在内门的门梁上,“一家之主”要贴在厨房里新请来的灶王爷头顶之上,“吉星高照”要贴在堂屋北壁尽量高的位置,“仓龙聚会”要斜贴在粮仓的腰身处,斗大的福字要贴在堂屋正中与人平视的位置……其他各种条幅则要根据寓意各据其位。
④父亲原本一直是有说有笑的,直到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贴了一个遍,直到他看到我们盛放春联的簸箕里还余下一道条幅。对于写了三十多年也贴了三十多年春联的父亲而言,春联在他心里门儿清,这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的事情。那道条幅就像是一尊被我们忽略的神灵的警告,就像是它凭空变
出来的一样,不禁让父亲反思是不是在自己的虔诚上有所偏失。父亲弯下腰,于沉默中带着几丝惊慌和疑惑,展开了条幅,条幅之上,四个大字跳入眼帘:六畜兴旺。⑤父亲手一抖,一时懵住了。良久,他抬起头,于茫然中举目四望,就像我乡故事里那个贴春联的女人一样,他不知该将这四个自己亲手写下的大字贴在哪个位置。
⑥父亲的“懵住”是有原由的。
⑦写春联时的父亲,一定还沉浸在去年的愿望中,还沉浸在多少年都一成不变的愿望中。他循着旧日的希望,写下这些汉字,他把整个人投入其中的时候,是安安静静的,是心无旁骛的,那时候,他只与神灵对话,却忘了自己那烟火味的尘世生活,忘了尘世里的生活虽然缓慢,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⑧其实,我想要说的是:这一年,我们家把羊圈拆了。
⑨因为有盗贼兴起,本乡发生了数十件失羊案,搞得每家每户都人心惶惶,很多人家急匆匆把牲畜卖了,牲畜一空,养牲畜的圈窝也就空了,村里人的心也就接着空了,村人看着空空的圈窝心里潮潮的,也就顺手把圈窝拆了。他们边拆边说,不养了,养了也是为别人而养,白搭功夫。说这话的,也包括我父亲。
⑩另外,只要有一把子力气,我们这里有本事的人和没本事的人,都出去打工了。和种地、养牲畜相比,打工的钱来得多、来得快,这样一对比,也就不种不养了,地荒了,牲口也没有了。
⑪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我乡繁盛多时的牲畜大业就凋敝了。
⑫我想起了那些六畜兴旺的时代,确切地说,是六畜兴旺的最后时代。
⑬那时候,在我乡,不但猪、羊、狗、猫这些通常的牲畜遍地都是,就连牛、马、驴、骡这些大型牲畜也随处可见。尤其是牛,牛之于农业生产,已无需我再赘言,它的身份高于其他牲畜,别的地方是什么情况我不管,但至少在我们这个地方,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能耕会播的牛,俨然就是“六畜之王”。
⑭我们家也养过牛。那时候我还年少,祖父也还没有这般衰老。那头小牛犊是祖父从几里外的集市上牵回来的,瘦瘦弱弱的,像野地里一窝不经风吹的草,摇摇欲坠,一吹就倒。祖父却说,不怕,有的是草。
⑮是啊,我们有的是草,高粱秆、玉米秆、麦秸秆,地瓜秧、黄豆秧、南瓜秧,狗尾草、狼尾草、白茅草……这些从旷野里收集来的草料,是加持和佑护牲畜们安然度过冬季的神灵。院子里、院子外,那些草料分门别类,以不同的形状堆积如山。在我们家,牛棚是草,饲料是草,给牛整理出的软绵绵的铺盖也是草。在昏暗的马灯下,牛铺它的草,牛盖它的草,牛吃它的草。祖父像个石头墩子一样蹲在牛的对面,心里美滋滋地看着它,也像一头牛。棚外是风,是雪,是风卷着雪在落,是雪缠着风在飞。一枚雪花飞进来,落在牛鼻子上,牛鼻子顿时折射出圆润温暖的光泽。祖父就笑,他一笑,就抖落了自己帽子上众多的雪花。
⑯就像是野草在我乡的地位,牛羊遍地、鸡犬相闻的六畜繁盛时代,作为庇佑六畜安康的草木,它们是一种怎样高贵的存在啊。而如今,六畜不保,草木已彻底沦为碍手碍脚碍眼的无用之物,人们就那么任它们于百无聊赖中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⑰然而,作为农业立本的国度,我们似乎对五谷更为偏爱。神农氏教民植五谷,被视为中华文明正统的肇始。逐水草而居、牧牛羊于野的北方民族,则被视为夷人的行径。但事实上,我们的祖先驯服那些野生动物的难度和它们对于我们生计的影响,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从草木之中完成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粮食。现而今,在我乡,“六畜凋敝”已经不再是一个疑问句。作为既定的事实,这四个字的尾巴尖上,不该挂上一个表现陈述口气的句号,而是应郑重地挂上一个让我们感到沉重且惊恐的感叹号。
⑱这绝非危言耸听。请看如今的我乡:在这除旧迎新之际,究竟有多少人手拿一副上书“六畜兴旺”的条幅,却无处可贴?
(选自《山东文学》2019年第7期,有删改)
10.本文围绕“六畜兴旺”展开,请据此梳理全文思路。
11.理解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父亲手一抖,一时懵住了。
(2)那时候,他只与神灵对话,却忘了自己那烟火味的尘世生活,忘了尘世里的生活虽然缓慢,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2022稽阳联考语文范文 第五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①,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②,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
夫天下之道,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注):①狉狉(pī):形容野兽轰动。②陵替:衰败、衰亡。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 更:经历
B.必痛之而后畏 痛:痛恨
C.思迁其秩而已 迁:晋升
D.秦郡邑而促 促:短命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B.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 犹且从师而问焉
C.固不当复议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6.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