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转型范文(通用16篇)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一篇

导读:城市管理作为一种范式化的公共服务,随着各国社会阶段的推演、转换,经济发展周期变迁,不断呈现的迷失与无奈。为此,必须构建可持续视野下城市管理市场化更为适合的长效运作机制,以更好地回归基于平等、公正、科学和法理的公共理性,重塑包括政府、市场,乃至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多方参与、多元协同的体制。

城市管理作为一种范式化的公共服务,不仅有过计划体制下的行政命令、传统模式下的政府包揽、一股独大化的国有垄断,也有过全民共享的资源均等、完全竞争的市场范式、难以为继的过度福利。而所有这一切,随着各国社会阶段的推演、转换,经济发展周期变迁,曾经适合的错位了、已经肯定的否定了、希望持续的中断了。在不断呈现的迷失与无奈中,也许人们应更好地回归基于平等、公正、科学和法理的公共理性,重塑包括政府、市场,乃至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多方参与、多元协同的体制,构建可持续视野下城市管理市场化更为适合的长效运作机制。

一、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基本理念

(一)三个前提三个“适”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优化,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前提:一是公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的需求;二是政府努力实施的公共服务的满足;三是市场利益驱使的公共服务的提供。同时,又要考虑三个“适”,即:公众需求的适当、政府满足的适应、市场提供的适合。城市管理市场化只有有需求、能满足、可提供,才能形成科学的循环链,才可能持续运作,才具有长期效应。

(二)发挥三方独特优势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优化,应充分发挥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是政府的权威公信、财政支撑、法度规范优势;二是市场的运营高效、多元竞争、制约平衡优势;三是社会的个体诉求、公众监督、本能制约优势。

(三)防止三种可能失灵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优化,要努力防止三个方面的可能失灵:一是规范缺位和管控越位的政府失灵;二是质量失范和价格失控的市场失灵;三是诉求过度和监督过失的社会失灵。

(四)实行三大有效制衡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优化,要切实实行三个方面的有效制衡:一是人大质询、横向钳制、社会听证对政府的制衡;二是政府依法、行业自律、保险监督对市场的制衡;三是市场诚信、公民自律、法制威慑对社会的制衡。

二、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目的意义

(一)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目的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将要实现基本建立法制健全、体制协调、机制适合、结构科学、有序高效、市民参与的现代化管理框架的目标。与之相适应,研究和探讨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新颖模式成为必须,包括适合长远发展需要的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先进理念、顶层设计、运作模式、长效机制和实施策略。

实现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目的在于:使城市管理在管控上更加精准、在运作上更加高效、在保障上更加有力、在覆盖上更加全面、在法理上更加规范、在惠民上更加直接、在效益上更加凸显;同时,也是为了不断完善政府、社会和市民协同治理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在提高城市管理绩、能、效的基础上,使政府职能不少、工作效率不低、服务质量不差、整体保障不弱、运行权利不腐、各类收费不滥、社会公平不失、公益补贴不缺。

(二)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意义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意义有三:一是有利于在满足市民需求、保证质量安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管理的低耗、高效、快速、精准、全覆盖、可持续;二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开放城市管理的作业市场、运营市场、监督市场、保障市场;三是有利于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转移支付,以及社会配套保险、行业协调制约、全民参与监督等的管理模式,真正使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有章法、有平台、有动力、有成效。

三、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目标原则

(一)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目标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目标可以从五个方面去把握:

其一,在总体方向上:从过去的项目审批、分别运作、独立结算,向体制固化完善、机制多样优化、措施分类细化,以及动态监控、常态运行、可续实施、有效操控、全面保障转变。

其二,在目标导向上:从单纯的减轻政府负担、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大市政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效益、精准并举。

其三,在运作载体上:从一般的作业、运营市场化,向作业、运营、监督、保障一体化、制约化、支撑化转变。

其四,在运作模式上:从局部的尚不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转移支付,向社会配套保险、行业协调制约、全民参与监督方面拓展。

其五,在运作机制上:从传统的绩效挂钩、利润分成、奖勤罚懒型,向接轨国际、有力强效的股权调控、公众评价、保险反制、业外监察型转变。

其六,在管治体制上:由决策、执行、监督的大行业一体化,向三分化转变,即:政府主管部门决策、市场主体操作实施(政府附加必要的财税补贴、政策调控)、政府监管部门监管、行业组织自律监管、社会保险保障反制、社会公众自觉监督。

(二)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原则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不是为了推卸政府的责任、放任市场的失序,相反,是为了更好地承担作为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政府的责任,更有效、更低耗、更有序、更规范、更可持续地推进和监督、保障全社会的人本化服务。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真正做到长效运作,应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1、责任、服务与人本原则

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政府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应该是公共管理的第一提供者和终极责任人,始终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主要发包方和首席监管人。因此,无论是直接提供还是委托市场提供服务,政府的责任不可以也不应该推卸、弱化和逃避,相反,越是非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越应该注意防止失责。

作为各类税负的征管方,政府的一切管理都应以大多数纳税人合理诉求的满足为第一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管理本质上应该是公仆对主人的服务。因此,它不能也不应该是主谓式的命令、指挥式的驱使,而只能是平等化的商洽、契约化的兑现、责任化的保障。尤其是非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更应该关注其提供的质量,以保障被服务方的利益。

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方,政府的一切管理本质上都是为人的服务,都是从为大多数人服务出发,以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归宿。因此,城市管理必须以被管理者为本,尤其是非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更应该关注其是否以被管理者的合理诉求为本、以大多数人合法利益的按约兑现为目标。

2、效率、效益与成本原则

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目的是减少非市场化的政府失灵,提高管理的效率、效益,降低管理的成本,为此,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效率原则,即:通过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规避垄断带来的主体惰性,激发市场规制下的企业活性,培育社会和谐德制下的公共理性,寻求公共服务市场供给主体的动力最大化、动力内生化和动力自觉化。

二是效益原则,即:通过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消除单一主体导致的大锅饭,及其派生的无竞争、弱动力、低效益,激发多主体竞合的市场活力,实行多主体市场下的优胜劣汰,寻求公共服务市场供给主体的综合绩效优势,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管理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是成本原则,即:通过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消除大包大揽体制下的成本无限化,发挥量入为出市场法则的导向作用,实现各类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竞标,在保证公共服务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公共服务成本支付的最小化。

3、监督、保障与可续原则

任何供给,缺乏必要的监督、应有的保障和持续的可能,都将成为一句空话,而作为城市管理的公共服务,更将产生诸如无序、缺失甚至危害公民的恶果。因此,要保障城市公共服务的有序、优质、持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监督原则,即:通过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打破公共服务提供中单一主体的缺乏制约、不受监督的体制格局,激发包括市场法则、社会公众、第三方独立主体监督与制约的公共理性,使公共服务更透明、更规范、更优质。

二是保障原则,即:通过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改变公共服务提供中单一主体有力不出、力不从心的双重悖论,以市场化监督保证公共服务有力必出,以市场化招揽保证公共服务多元提供,以市场化比选保证公共服务规范优质。

三是持续原则,即:通过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消除公共服务提供中单一主体因急功近利而导致的代际断层现象,发挥市场机制的造血和持续激励作用,以政策扶持鼓励公共服务长期提供,以期权优惠吸引公共服务民间投资,以盈亏互补建构公共服务造血功能。

四、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范畴方式

(一)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基本范畴

城市管理的范畴很广,能够通过市场化长效运作完成的主要有:城市功能发挥、基础设施维护、市民生存保障等方面的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转移支付、公益补偿、监督奖励、强制保险等等。其中,应该而且可以市场化的必须全部市场化,以弥补政府失灵的缺陷;应该而且必须公益化的必须由政府提供完全、均等的公共服务;不能完全市场化的则应选择其中可市场化的部分实行半市场化运作,包括公共领域中的政府市场化补贴委托、社会与市场从事的经营特许、补贴性服务购买、指定式担保、奖励性公众参与、非政府志愿补贴、半盈利招标从业等等。

(二)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优化方式

综合国内外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前卫理念与成功经验,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有九个方面的方式可供选择性优化,具体包括:

1、提高公共服务的准入门槛

以立法、定规的制度化形式,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范畴、质量、成本作出更严格、更高标准的规定,促使一部分质量差、效率低、成本高、不规范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哪怕是国有的、原政府直管的企事业机构)退出市场。

2、开放公共服务的垄断市场

遵循价值规律、市场法则,运用需求、质量、成本导向原则,吸引更多规范、高效、有规模、重质量、讲信誉的市场主体(包括民营、国境外的企业),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提供的规范化角逐。

3、实行公共服务的税负调控

以更科学、严谨的税收规制,压缩高收益公共服务市场的利润空间,或减免低收益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利税,切实降低公共服务的市场价格,有效减轻国民分享公共服务的经济负担。

4、优化公共服务的拨款补贴放贷

通过政府有计划、与时俱进的拨款,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纯粹公益的城市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通过财政按比例、分门别类的补贴,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长期的微利型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通过政府差别化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短期的无利型公共服务的提供。

5、创新公共服务的保险担保购买

通过政府对项目的补贴或对项目实行市场化投保,使参与高风险公共服务提供的市场主体,消除对项目风险的后顾之忧,转移项目风险的赔偿支付;通过政府或指定有资质、有实力的市场主体的担保,为需要进行公共服务贷款的非规模型市场主体提供实力支撑;通过政府有针对的购买服务,为进行纯公益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提供货币化的补偿;通过为公共服务项目引入市场保险,充分利用保险公司责任赔付的反制机制(优质赚、劣质赔),发挥其减赔、免赔、获利的内在动力,强化对公共服务保质、保量、按时提供的体外、自发的本能性监管,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持久、整体的质量。

6、规范公共服务的特许公营合营

通过政府权威、科学的议标式特许委托,为提供垄断性公共服务的优质市场主体构筑阻止不良外来竞争入侵的市场壁垒;通过政府直接管控的有实力、讲公信的公有企业直接提供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承诺、兑现的保障度和公平性;通过公共、私有市场主体的股份化合作,实现市场利益与服务公权的双向、双重制控,减少市场或政府的单边失灵,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效益和质量。

7、完备公共服务的悬赏奖惩赠与

通过政府依法、依规和依照特殊决议的一次性悬赏,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或社会个人,为某项独特或临时但又非常急迫的公共服务进行必要、有时甚至是高危的付出;通过政府制度化、显性化的奖励,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或社会个人减少不必要的公共服务需求(如过度的水、电、煤、车等的消费),并对不规范、不达标的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的制约;通过政府公开化、告知性的惩戒,引导和迫使更多的市场主体或社会个人,杜绝不应该的公共危害的外溢;通过政府或社会志愿的捐助、赠与,满足社会特殊人群(弱势、伤残、其他困难者)公共补偿性服务的需要。

8、拓展公共服务的政策金融技术

通过政府政策导向的调整,督促提供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因慑于政策从严而更趋规范、更加高效、更大产出,因鉴于新的政策优惠而更热心于拓展、深化、完善服务;通过政府公共服务手段的金融化衍生,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以股权、债券、物权等形式参与公共服务的金融化提供和支付转移;通过政府提供必要、可能和独特的技术支撑,提高市场主体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

9、严格公共服务的监督保障评估

通过政府体内制度、体外第三方(专设行业外政府系列以及独立的民间监督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三重监督,确保公共服务高效、优质、及时地提供,确保公共权力不滥用、不寻租、不腐败;通过政策、资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三重保障,确保公共服务足够、始终、完全提供;通过被服务者自身、社会公众、专业机构的三重动态评估、后评估与制度化反馈,确保公共服务动态纠错、不断完善、始终达标。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二篇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化,而民营化的主张很可能把我国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变成一场所有制改革,而忽视市场结构的变革。民营化期望通过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并非十分可靠,如果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民营经济控制公共事业很可能会牺牲社会整体利益和运行效率。

关键词:公用事业改革市场化民营化

公用事业改革问题在近两年多来讨论的很多,有研究者认为民营化是公用事业变革的世界潮流,中国也应当走这条路。笔者不能苟同。

公用事业改革的市场化依据

传统理论认为类似公用事业等自然垄断领域是需要政府控制而不能通过市场经营的。这些领域通常具有收益的非排斥性和边际消费成本为零的特点。非排斥性是指面对同一消费品,一个人的享受不会影响也无法排斥另一个人享受;边际消费成本为零是指在一定界限内,增加一定数量的消费者享受公共产品的益处无需增加任何成本。非排斥性使得公共产品无法通过等价交换机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联系;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则使得,如果对公共品采取市场方式进行供应,就会限制产品效益的最大发挥,背离经济原则。

然而,上述情形中市场之所以无法发挥作用,只是因为产权无法界定或界定成本过高,凡是无法明确界定产权的领域都是无法或不宜引入市场机制的。市场机制的根本要求是等价交换,交换的内容是产权,交换价格是人们对权力的评价,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权力的最佳利用。因此,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没有产权界定就无法进行交换。自然垄断性产品之所以无法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是因为产权不明或产权不能确定使得价格机制失去了对交易产品进行合理定价的作用,无法实现对等的权利交换。事实上这些行业并非完全无法界定产权,有的是可以界定产权的,问题是产权界定的成本可能太高,结果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来看都不经济。一般说的市场失灵,与其说是市场缺陷还不如说是市场运行条件不成熟。也就是说,只要能创作出界定产权的经济办法,从理论上讲所有事项都可以交给市场去完成。

市场化与民营化的区别

“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民营化应当可以理解为在某个领域民营资本逐步进入并最终成为主体或占据支配地位。民营化的支持者认为,民营化可以更好地引入市场竞争,提高公用事业领域经营效率。笔者认为,放开大门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从事经营和民营化是有根本区别的,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化而非民营化。造成误区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对市场化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有些确实是懂市场化,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有意对市场化进行曲解。曲解跟误解是不一样的。

毫无疑问,民营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建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则大量民营资本的进入将会解决资金不足、产品或服务短缺问题。二则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或竞争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提高效率,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然而,民营资本进入虽有助于市场化形成,但决不是唯一的路径。

首先,市场化就是按照市场规则去运行,不排除任何国有的成分,也不排除任何民营或外资的成分,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原则:一定要界定政府、投资人或者是运营者,或者是消费者的责权和义务的关系,只要把权力和义务划分清楚就是市场化。市场化一定要转变原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有些人比成父子关系,就是没有一个清楚的责任和权力,只要把父子关系改变成合同关系,实际上就是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其次,一些学者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公用事业的模式,在我国实行公用事业民营化。但他们忽略了西方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实行私有化或民营化是在国有资本占有相当比重的前提下进行的。事实上,时至今日那些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国有资本仍占有很大比重,而相反现在我们的开放程度超过了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

再次,目前公用事业经营效率低的原因是因袭了旧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的模式,政企不分,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企业化经营,而不是国有资本太多,也不意味着国有企业一定低效率。大量的事实表明,国有企业一旦完成制度更新、机制转变,也将成为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革提升其竞争力,在公用事业领域应当也能做到。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或民营化程度有多高,而在于有多少企业真正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权力制衡制度。

民营化的消极影响

民营化期望通过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并非十分可靠。因为公用事业本身的自然垄断性,民营化往往只能改动“经营主权”而无法改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民营化的结果只是将垄断权由政府交给私人组织。如果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民营经济控制公共事业就极有可能造成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这种危害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争夺政府授予特许权和签订承包合同阶段的腐败问题;二是合同签订之后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中的数量短缺、质量低劣和价格不公平问题;三是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或者提供歧视性服务。由于诸如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经营者完全可能通过任意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旦政府介入实行价格监管,有可能造成企业因不能满足其利润目标而选择放弃或提供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过分相信政府对私人企业进行监管、引导的能力和有效性,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本身的缺陷,二是私人企业对政府调控做出反应的积极性以及反应能力。一个典型案例是,2005年5月,香港东区海底隧道(东隧)不顾香港特区政府和市民的强烈反对,坚持自五月份开始对公路隧道收费大幅加价超过六成,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对香港过海隧道车流量将会更加分布不均的担忧,以及公用事业民营化模式利弊得失的重新思考。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许多城市近年来相继有大量公用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所谓“民营化”模式进行运营。如采用BOT方式建设的深圳梧桐山隧道,专营商对隧道的高额收费早已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圳市政府急于收回隧道经营权,但是专营商却抛出高价令政府难以接受,在多年谈判未果的情况下,深圳市政府只得于2005年兴建梧桐山新隧道解决交通瓶颈,但却很可能面临新旧隧道车流量不均、资源浪费的新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在公用事业改革过程中,市场效率也确实得到了提高。但从本质上分析,真正促进效率提高的是市场竞争。英国经济学家马丁与帕克在对英国各类企业私有化后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后发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率提高显著,而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平均效率的提高并不明显,相反,像伦敦铁路,还出现了服务水平下降。从总体上分析,英国公用事业改革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强化竞争机制的过程。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所采取的促进竞争与改进管制效率的政策措施。但从我国已有的“民营化”进程来看,能够达到改善市场竞争机制的领域并不多。如在县一级的供水行业,一般来说如果引入两个供给主体显然不符合这一行业的规模经济要求,由于市场结构未发生改变,很难指望市场主体行为与市场绩效会发生大的改变。因此,公用事业市场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引入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否则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认为公用事业从公营变成民营就必然会提高市场效率,我们就很可能把我国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变成一场所有制改革而忽视市场结构的变革,这将使这一场改革步入误区。

当然,在公用事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因噎废食,退回到完全依赖国家投资、政府经营的时代。但是,如何合理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公用事业,避免陷入民营化困境,是我们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上必须慎重审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坤,王泽森.公用事业民营化宜慎行[N].证券时报,2005-05-11

2.由姗姗.公用事业改革:深圳的探索与争议[N].南方周末,2005-07-07

3.王俊豪.英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评析[N].中国建设报,2004-03-23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三篇

新一论课改对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在校园多媒体硬件建设迅速发展的前提下,软件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管理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方法。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管理。

科学管理是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应用效率的保证。为了有序地进行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应该成立领导小组、管理小组、资源开发小组,各司其职,并建立各种合理的制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资源门类繁多,我们可以成熟一块上一块,不求快而求精,不求全而求特色,切忌形式主义,关键在于实用。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领导的重视和正确引导会起到决定作用,引入考核制度则是有待继续探索的问题。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四篇

(_消息)杭州市余杭区政府近日宣布,当地原有的29家股份制卫生院除一家转型为民营医疗机构外,其余28家卫生院全部由政府财政收回,总共斥资3亿元。据悉,2002年至2003年,余杭对原有独立核算的镇乡(街道)卫生院进行股份制改革,通过竞拍,29位个人及其股东以7500万元的总价,买走了原来由政府和集体开办的全部29所卫生院。这一卖一买,里面究竟有着怎么样的秘密呢?

当然,在这一卖一买的过程中,不排除政府的委屈――因为当初卖掉是为了实现市场化管理,回收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新医改的目标,宗旨都是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这其中也符合邓老先生所提倡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只是这样的“过河”代价有点大!

我们在消息中看到,由于股东的利益已经不能实现最大化,故而对基层卫生院投资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但与此同时,医生们却因为大药方而收益颇丰。“以药补医”本是特定时期国家为了缓解医院压力,在特定情况下为医院实现盈利的政策,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现了医院扭亏为盈的局面,对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部分医院,尤其是一些“利”字当头的民营医疗机构忙不迭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成为了导致百姓看病难的因素之一。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做法也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政府的做法也是为了医院的健康发展,为改善医患纠纷频发、群众满意度下降的局面,想让局面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甚至还可以理解为旧有的体制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强调一直不是重点,但是为了解决广大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发展迫在眉睫,正是有了这一层考虑,地方政府进行回购和资源整合,并将医疗人员的收入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执行情况挂钩,与药品诊疗收入脱钩,以此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望解决困扰居民的“看病贵”难题。

我们甚至不能简单的说当年的卖是错的,也不能说如今的收是错的。我们疑惑的是政府大手笔回购的背景下,有没有经过当地人大会议的公示表决?收购价格是不是经过第三方评估后的合理价格?是不是预算内的资金收购?总之,只要涉及到法律问题的全部合法、透明不是不可以收。同时,既然已经股份制改造了,回收也应该是股权收购,不应该彻底政府化。政府如何戒掉权力的春药?如何平复民心?是否有明确的公示?回收后又有怎样的长远规划?如果花3个亿是为了用来发展低价的公立医疗机构,进而利用市场手段拉低私立医疗机构的价格,形成真正的市场化竞争环境,如果一卖一买都有充分服众的理由和依据,那么,请公示!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五篇

摘要我国教育市场化的争论还没有平息,但是,教育市场化的实践却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要促使我国教育市场化规范有序的发展就一定要明确教育市场化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要市场化,而是将政府不从事的那部分教育市场化,并且要加强对教育市场的培育与监管,还要拓展教育市场化方法的创新,才能提高教育市场化的声誉,降低教育市场化成本,促使教育市场规范有序地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教育市场化、范畴、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12-0022-04

曾经一度不仅是我国教育界,甚至是寻常百姓家的一个重要话题--教育市场化,这些年来,与我们有些渐行渐远,但有关教育市场化的实践却仍然在热火朝天地展开着。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市场化方法的优化。本文拟在明确教育市场化范畴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市场化方法的优化,以促进教育市场化的规范有序发展。

一、问题的由来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生活都在国家计划的掌控中,教育也不例外,也就是所有的教育由国家办理,国家财政统一拨款给教育单位,公众只是支付一些有限的费用。正如计划体制的所有弊端一样,教育界也陷入资源短缺与资源运用低效长期并存的困境,并且也像计划经济的运行一样,教育界也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方案。

1992年_在南巡讲话中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从此,市场开始在我国的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作用正表现得日益明显突出。既然市场化配置经济资源可以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那么市场化配置教育资源也能有同样的效果,这就顺理成章地提出教育市场化的问题。

同年,六月十六日,在_《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文件中,教育事业被列为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之一,并倡导“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1

在这种背景下,不仅理论界有人大声疾呼教育要市场化,更有实践中各类民办学校的应运而生,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一应俱全,并且还有各种名目,从岗位的到职称非职称的培训都红红火火地进行着。因为这类市场化范畴的教育基本靠学费打平收支,只有非常有限的财政支持,这就导致教育市场化的价格居高不下。于是,引发了诸多对教育市场化的不满,这种反对之声至今仍不绝于耳。其主要观点,一是教育市场化的结果就是教育不公平,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选好的学校,没钱人家的孩子却上不起学;二是教育市场化容易扰乱学校的风气,玷污教育的清名,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都可能以市场为导向,偏离教学长期发展的轨道。教育市场化的拥护者则认为,教育产品也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只有引入市场机制,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运用。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之所以会有教育市场化理论与现实的背离,以及对教育市场化看法分歧,就在于对教育市场化的含义、教育产品的属性、教育市场化范畴的认识模糊,因此要理顺对教育市场化的认识,需要从厘清这三个问题做起。

二、教育市场化的含义与范畴

尽管教育市场化的提法流传甚广,但是它的含义却明显有些模糊。笔者认为,教育市场化实际上是相对于教育的计划化而言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教育主要由国家拨款,个人的学费支出只是教育成本的很小部分。而教育市场化则是把教育推向市场,让学费和社会捐赠来承担教育开支,政府不向或基本不向这类教育拨款。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相当普遍。由于我国的社会捐赠比较有限,所以我们的教育市场化主要靠学费来维持,教育市场化往往伴随着学费的大幅度上涨。确定教育市场化的含义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教育可以不可以市场化。

按照经济学的分类,产品(广义的产品包括服务)按其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程度可以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三大类。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是私人产品,它的消费要通过购买来实现,也就是要实现产权的转移,不能与他人共享,这类商品可以通过市场化交易来完成,主要指食物、衣物、理发服务等。与之相对立的则是公共产品,它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如军队、公安和灯塔等消费不会发生产权的转移,并且谁的消费都不妨碍别人的消费。这样的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并以征税的方式来支付。介乎此两者之间的为半公共产品,这类产品的消费不排他,但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竞争性,如收费的公路,尽管谁的车都可以奔走在这个公路上,但是,公路的拥挤决定了你行驶就限制了别人的行驶,所以要付费才能通行。

显然,教育是半公共产品,它可以为任何人享有,但不能独占。同时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受教育者要支付费用,才能够享有。还有,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消费的增加可以给社会带来正的外部性,所以财政应为受教育者支付相当一部分的费用,这就是公办教育费用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教育介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所以,教育既可以作为公共产品由用税款支持,也可以作为私人产品由市场完成。因为教育是个大概念,它包含很多具体的品种,所以可以对教育产品作进一步细分。教育市场化因此也不能是个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概念,而可以具体划分为哪部分教育应该停留在国家计划的范畴中,哪部分教育可以纳入市场化的范畴中。有关教育市场化的讨论就不应该是要不要教育市场化问题,而是哪些教育可以市场化问题。这样的讨论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也就是不仅要讨论今天的市场化范畴,而且要讨论将来的市场化范畴,因为随着经济增长,国家财力的雄厚,国家提供的教育可以不断趋于扩大,而市场化教育范畴则将相应趋于缩小。

我国目前的教育分类大致上有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中小学和大学的学历教育,还有MBA、EMBA专业学位教育,以及企业职工培训,各类证书培训,英语培训,考前辅导,等等。在这些教育中,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教育都是双轨制,主体部分由国家承担,给所有家庭提供基本的保障。其余部分为民间筹资,市场化提供,让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享受较好的服务。此外,其他各类培训都由各类教育机构,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可见,教育市场化只是发生在国家提供的教育之外,由国家提供的各类学历教育则基本不在市场化讨论的范围之内。

尽管,这里的讨论大大地缩小了教育市场化的范围,但是,教育市场仍然大无边际,深不可测,所以无论给予这个市场怎样的关注都不算过分。作为在国家把握的学历教育的规模基本上只要通过人口和年龄段的分析就能大致推断出来,但是作为培训市场的深度和宽度则是难以估计,因为目前的统计都很难确认现在的父母打算给孩子多少教育投资,年轻人需要几张岗位证书,企业要给员工多少培训。因为现在的父母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最不吝啬的就是给孩子的教育投资;员工要紧跟频率不断加快的技术创新,进行技能培训;管理人员要追随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我国公众也要随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接受和提升公民教育。所有这些都很难由国家承担的学历教育完成,因为国家提供的教育周期长,需要教学计划与方方面面的整体衔接和协调,它们很难像市场化教育的单打一,短平快,能那么迅速地追随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多变而调整。在这个意义上,不管国家提供的教育拓展到什么范围和领域,为市场提供的教育永远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三、教育市场化的规范与完善

正是因为我国教育市场的大无边际和深不可测,进入这个市场的机构也相当庞杂,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情况实属难免,所以媒体上常有关于教育市场中各种问题的曝光,这不仅损害接受教育者的权益,也不利于教育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最终也将损害各类教育机构的利益,所以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以促使教育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

1.理顺并提升对教育市场化的认识

听任教育市场化认识分歧的存在固然有助于教育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但也不利于教育市场的有序与深化,所以要梳理和提升有关认识。也就是要将教育要不要市场化的问题,转移到哪些教育领域可以市场化上来,实际上是政府不办的教育都要市场化。

所以政府不办的教育都要市场化的重要原因,不仅因为目前政府的财力还不能包办所有的教育,教育市场的存在不仅可以弥补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更因为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可以形成对政府垄断教育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遏制政府垄断教育市场的官场化倾向,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理顺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可见教育市场化实际上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要环节和重要保障。

更重要的是,教育市场化也是也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正像公民拥有办其他产业的权利一样,他们也拥有办理教育的基本权利。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在驳斥“反教育市场化”言论时说过,中国教育的发展不仅要确保全体国民不论贫富都能够获得合格的义务教育,以及任何家庭都有权利依靠自己的支付,获得高于国家规定水准的小学和初中教育;政府还应放弃对非义务教育的垄断,开放非义务教育市场,大力鼓励民间办学。2

尽管教育市场化也难免会伴生出一些不良现象,但是,这是所有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都难以避免的,既然我们没有因此而遏制其他市场的发展,这也就没有理由限制教育市场化的发展,而要在促使教育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各类存在的问题。

确实教育市场化也会加剧社会不公平,因为有钱人比普通人享有更好的教育,但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必须承受的代价,如果一定要让有钱人和普通人享有同样的教育,有钱人的较多资金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就会低于应有的水平。但如果接受这部分不公平,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可以加快,然后就有更多的资源,回过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还有教育市场中的急功近利,向钱看等短期行为也会影响政府办学行为,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使学校众人围绕市场的短期需求,放弃学科发展的长期眼光,甚至不顾学校声誉乱收费等等,但是,教育市场中的短期行为是教育市场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只要它发展成熟起来,政府办学中的问题可以在原因产生的地方把结果消灭掉。

可见,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管教育市场化将面对怎样的问题与挑战,都必须通过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和完善来解决,而不是放慢或中断教育市场化的进程

(一)精心培育,严格监管教育市场

市场是个商品交易的平台,它需要完善的制度,到位的监管,否则,市场就会失灵,资源配置就会误导,腐败、黑幕和欺诈等乱象就会滋生。教育市场尤其如此。这就需要政府作为裁判,而不是运动员参加这个市场的运作,制定有关市场准入、运作规则、收费定价,以及市场退出等法律和制度,并与市场主体一起组建行业自律组织。确定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秩序,保护交易各方的正当权益,公布有关信息,提高教育市场运作的透明度。严厉惩处侵犯教育消费者权益的哄骗欺诈行为,及时将违规机构和个人清除出去,净化教育市场的环境和声誉,消除公众对教育市场化的担心和疑虑,为教育市场化的深化和发展提供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

3. 方式创新,促使教育资源的有序整合

教育市场化的最大障碍实际上是教育价格的偏高,如果价格能降到适当的位置,社会对教育市场化的认同程度可以大大地提高。降低教育市场化价格的重要方面是规范定价机制,加强监管,更重要的方面则是降低教育成本,这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教育市场化的价格,提高教育市场化的社会声誉。降低教育市场化成本的重要方面是教育方式的创新,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将低效率的培训机构挤出这个市场。新环球国际教育集团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对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六篇

今年以来,中国“流动性两难”局面日益突出。一方面,实体经济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民间利率高企,部分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另一方面,除贷款以外融资规模高涨,大量闲置资金涌入非实体经济部门,推高了商品和资产价格。

流动性不足与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并存,实际上是利率双轨并存所致。它既凸显了现行货币政策的困境,也预示了宏观调控的改善方向――利率市场化,并为此奠定了条件。

信贷规模控制为何收效甚微

前十个月,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大量回收银行间的流行性,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受到削弱。央行最新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700亿元,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规模(如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增长迅速。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规模增加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增加万亿元,同比多增5625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同比高个百分点),成为社会融资规模各构成项目中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中间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即通过信贷规模控制实现相应的宏观调控目标。这种以数量型工具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在银行贷款占全社会融资总量较大比重时可以说是有效的。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明显增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断扩张甚至对贷款存在替代作用,新增人民币贷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已下降到50%左右。

此时如果继续实施信贷规模控制,仅能起到回收银行间流动性的作用,而大量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的资金根本无法得到约束。这客观要求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应改弦更张,将传统的数量型的信贷规模控制转变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调控。

利率双轨制约货币政策

如若以调控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是先决条件。中国从1996年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具体步骤上采取“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的策略。

目前,中国企业债、金融债、商业票据以及货币市场交易已全部实行市场定价,政府对价格不再设任何限制。外币存贷款利率也已完全市场化,仅有人民币存贷款领域存在“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进行,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但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也造成了中国目前利率双轨并行的现实:一方面,银行利率受到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的严格控制,无法反映银行风险定价水平与议价能力;另一方面,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利率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而上下浮动,反映了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和风险溢价水平。

这种利率双轨制割裂了金融市场内在统一性,使货币政策的利率工具难以覆盖全市场。央行只能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从而对银行进行调控,但对市场利率水平,充其量也只是对央票等有限公开市场操作间接发挥影响,作用有限。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形势放缓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利率双轨的弊端更显突出。在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后,银行存款创造能力和贷款发放能力大为削弱,使得民间借贷利率一路走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更为突显。

部分沿海省市的外向型企业受到出口需求放缓的影响,出现库存积压、回款难度加大、流动资金减少等困难,而银行贷款又难以获得,不得不转向利率极高的民间资金。个别地区月付息率高达5%(折合年率为60%),远远高于企业正常利润水平。

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会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并出现破产倒闭的风险,也使得闲置资金从原来的实体经济领域转向收益更高的虚拟经济领域,推高商品价格和通胀压力,导致流动性不足和流动性过剩的两难局面不断持续。由此,克服利率双轨的藩篱,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已十分必要。

利率市场化条件成熟

今年初,央行已认识到要将货币政策覆盖整个金融市场,因而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但囿于手段的匮乏,出现了“流动性两难”的困局,这表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利率双轨的出现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趋于成熟。

存贷款利率正在市场化。近两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等融资方式迅猛发展,凸显出信贷规模控制下各金融机构对利率管制的不断突破。

而且,在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等因素的带动下,民间借贷利率呈逐步上升态势,反映出非银行体系资金价格事实上已实现市场化,这为利率并轨提供了前提。

准基准利率开始形成。从国际经验来看,货币市场工具的创造或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对于市场化利率体系的搭建具有基础性作用。

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随着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为主体的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四年前出现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作用日益明显,市场地位不断提高,以Shibor为利率定价基准的债券和衍生工具交易逐渐增多,Shibor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准基准利率”。这为货币政策的利率手段由存贷款利率转为基准利率奠定了基础。

利率、汇率的相互纠结已开始松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及跨境人民币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既超出了官方和市场预期,也对利率市场化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发展带来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客观上要求放开利率管制,以适应人民币汇率机制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反过来,人民币的升值也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了空间,因为通过调控利率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必要性正在逐步丧失。

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

既然利率市场化条件已经成熟,适时放开银行存贷款利率管制风险不大,并在此基础上顺应市场,形成统一的利率体系,不仅是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提高宏观调控质量的迫切需要。鉴此,下述几方面改革应重点推进:

金融基础设施的健全。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还有较大差距,如报价行范围较窄,报价的代表性有局限;Shibor在票据贴现、短期融资券、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定价以及央票发行和回购等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等等。

未来,还应从消除局限性着手,积极推进和完善Shibor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

利率传导机制的完善。在利率双轨模式下,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对于金融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但金融市场利率对存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限。这与中国债券市场发育不充分、国债收益率曲线不完整有关。

作为构建完善的收益率曲线、理顺利率传导机制的重要前提,未来应着力发展债券市场,提升市场的容量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债券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丰富债券品种和期限结构;完善债券市场避险工具,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消除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人为分割,提高市场流动性;丰富债券市场参与主体,打破目前投资者类型单一、同质化程度高的格局。

随着银行风险定价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贷款利率的放开是最关键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步,对银行体系的冲击最大。国际经验表明,放松利率管制后,虽然存、贷款利率水平都有较大程度上升,但由于竞争加剧,总体上看利差仍呈现缩小趋势。

这对银行成本约束机制和风险定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将迫使银行加快业务转型和综合化经营,以弥补利息收入下降带来的赢利缺口。

综合配套措施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并非单纯的利率问题,它与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监管体制等多个因素息息相关,不顾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基础条件而单兵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会使利率市场化面临较大的改革成本和风险。

例如,利率市场化后,最明显的变化是银行业竞争会加剧,对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较差、定价能力较弱的金融机构,不排除发生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作为金融稳定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切实保护存款人利益,确保金融机构有序退出。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七篇

市场化改革是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改革的方向,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从对市场化的研究入手,综述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市场化程度的测度,形成了市场化程度的总体判断,分析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及问题,进而提出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展望。

一、市场化概念与研究动态

市场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发育程度的测度。学术界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持续增加的经济体制转变过程;另一种是指改革或转轨国家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经济体制转变过程。”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兼具上述两方面的意义。

市场化研究通常包括商品及生产要素市场化,用以衡量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是否健全,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依据;部门或行业市场化,用以研究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地区市场化,用以比较地区发展状况,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国外对市场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经济自由度的测度。1972年始,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每年发布《世界经济自由度报告》,2002年后采用政府规模、法律结构与产权保护、资金流通、贸易自由度以及信贷劳工和商业规管等五个指标测度经济自由度水平。1995年始,美国传统基金会每年出版《经济自由度指数》(EFI),2007年后采用商业自由、贸易自由、财政自由、货币自由、投资自由、融资自由、财产权利、劳动自由、免受腐败的自由、政府规模等十个指标测度经济自由度水平。

国内对我国市场化的研究始于90年代。卢中原和胡鞍钢(1993)发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开了我国市场化测度的先河。国家计委(发改委)市场与价格课题组(1996)发文《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并设计了一套测量我国市场化的指标体系。顾海兵(1997)发文《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近估计与预计》,对我国市场化进程进行了具体测算。陈宗胜等(1999)出版《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从经济体制构成、经济部门、地区及总体市场化等四个方面测度。李晓西(2003、2005)主编了“北师大市场化指数”,共测度了2001—2003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樊纲、王小鲁(2001、2003、2004、2006)发文《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年度报告》,主持编写了2001—2005年全国的市场化程度及分省水平。曾学文等(2010)发文《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系统连续地测度了中国1978—2008的市场化指数。_发展研究中心每年出版《中国市场发展报告》,总结上一年各类市场的发展情况及基本特征,但未对市场化指数做进一步研究。

二、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

起步:1978—1983年,视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期。标志事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改革从农村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营企业放权让利,企业初步获得自主权;恢复城乡商品市场,使农村副业与城镇个体经济得到发展;设立经济特区,进行改革开放试点。

发展:1984—1991年,视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标志事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_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普遍推行;价格实行双轨制,并建立市场价格目标模式;设立沿海开放城市与海南经济特区。

推进:1992—2001年,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期。标志事件: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内容:开展关于计划与市场及社会主义之间关系问题的大讨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与抓大放小;确立非公有制的经济地位,发展民营经济;实行全面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建立与发展劳动力市场,形成下岗机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深化:2002年至今,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时期。标志事件: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化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内容: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多元化,形成市场退出机制;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劳动关系;推进劳动力市场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资本市场化,实现利率市场化,完善各类交易市场的建设;推进土地市场化,完善土地交易制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等方面的发展。

三、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测度

1、市场化指数

国内对市场化的测度大多集中在新世纪前后,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期。卢中原、胡鞍钢测度的中国1992年的市场化指数为,国家计委课题组测度的中国1994年的市场化指数为65%,陈宗胜测度的中国1997年的市场化指数为60%,顾海兵测度的中国1999年的市场化指数为50%,李晓西测度的中国2001、2003、2006年的市场化指数分别为69%、、。上述对市场化程度的测度由于设置指标、统计口径等不同,无法横向比较,且未能进行多年份的连续测度。曾学文等测度了中国1978—2008各年份的市场化水平,是市场化程度测度的较新成果。其中,1978、1992、1997、2001、2006、2008年的市场化指数分别为、、、、、。

国外对我国市场化的测度主要是依据经济自由度指数。EFI测度的中国2012、2013年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分别为、,分别在1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138、136位,而香港的同期指数分别为、,香港已连续19年成为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地区。可以看出,即便国际对中国的最新测度结果仍低于国内2008年的测度结果。从经济自由度角度看,中国的市场化水平还远远落后。

2、总体判断

第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持续前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可见,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是我们三十余年经济改革的方向。其次,国际国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已大于50%,这表明市场机制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已起到了主导作用,我国已是转轨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第三,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是不均衡的。一般商品交换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东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相对较快,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相对较慢。第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比起发达市场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我国的排名在不断提升。第五,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尚未完成,实现充分意义上的市场化,我国还面临着很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1、改革的成效

三十余年的市场化改革已使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列入市场经济国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表现为以下诸多方面:市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产业结构已经显著优化,第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建立并完善了现代化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产值跃居世界前列;农业生产产生了历史性跨越,国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金融证券事业蓬勃发展,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迅速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等。

2、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与矛盾的凸显期,市场化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一方面,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诸多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如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制建设、建立企业信用等,都越来越迫切。信任危机、社会腐败、持续增长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不完善。一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滞后。二是垄断行业改革越来越迫切,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不充分。三是非国有经济发展存在限制和障碍。

(2)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一是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严重。二是土地市场发育尚不健全,土地产权的明晰有待加强。三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融资比例失衡。四是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五是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资源性价格产品改革滞后。

(3)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一是财税体制不合理,主要是财政收支制度不完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预算制度不完整。二是投资体制改革滞后,政府投资的范围界定不清,行政干预过多。三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不到位,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4)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滞后。一是收入分配格局亟待改革,主要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制度覆盖面较窄,基金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不高,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

五、中国市场化改革展望

当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可以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所有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二是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三是农村改革,促进城镇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四是货币金融改革,完善利率、汇率、信贷、证券等制度;五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拒腐防变。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将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譬如利率市场化问题已在循序渐进的进行,从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到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直至2013年7月20日完全放开贷款利率,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将成为利率市场化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8月央行向五大行推出大额可转让同业定期存单方案,即是存款利率逐步放开的一个尝试。

【参考文献】

[1] 王全斌:关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1).

[2] 原玉廷:价值理论重构与市场规律探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 韩士专:中国市场化程度的判断与预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9).

[4] 李晓西: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及其若干思考[J].改革,2008(4).

[5] 曾学文、施发启、赵少钦: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1978—2008[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4).

[6] 高煦照: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八篇

中国股市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就是动不动就关闭一级市场,暂停IPO发行。这种做法在世界上是比较罕见的。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不管从监管角度还是舆论来说,都存在一个预先假设的逻辑,就是股市的资金是固定的,只要发行新股就意味着分流资金,所以股市就下跌。这是一种很荒谬的逻辑。也是当今A股市场十分盛行的一种观点。这在舆论上对监管层构成很大的压力。一旦市场不好,就归咎于市场扩容。尤其是在市场走的不是很好的情况下,IPO更是不敢轻易开闸。这就使得市场失去了融资功能。对股市而言,一、二级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市场上只有二级市场没有一级市场,使得市场处于一种不完整的状态。

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新股的发行可以为股市注入一种新的生机,投资者打新根本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从这个角度说,投资者害怕新股发行分流资金是没有依据的。相反,工业产能过剩,企业没有好的投资方向,急需借助资本市场来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尤其是那些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市场舆论和监管层的担忧有着比较多的顾虑。但对股市改革要积极应对而不是被动消极地等待时机。我们的市场应当是疏,而不是堵。越是在经济紧缩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越是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来整合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让社会上的资金通过IPO导入到实体企业,只要在IPO审核上把握一个产业方向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把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新股发行的节奏不应该由证监会来控制,也不应该由证监会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企业的投资是自主决策的,风险自担,监管机构控制发行节奏,甚至是哪些可以发行哪些不可以发行,这有些不妥,与市场化的改革精神是相悖的。希望监管层来代替投资者思考,改革则无法推动。

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要还权于市场,还权于股民。监管机构要做的就是审查企业是不是达到上交所或深交所挂牌的基本门槛,要看其材料是不是完整的,不要给企业排队,打分或评说企业的好坏,要给投资者一个完整的信息。监管层要还权于IPO节奏的市场化,更多精力要放在IPO以后的上市企业的监管,对市场操纵或内幕交易等犯罪行为进行打击。企业上市以后如果发现是欺诈上市,就要强制退市。投资者也要有一个基本的风险判断能力,对股民的过度保护不利于股民的成熟,对市场化的改革就是巨大的阻力。

现在监管层有些本末倒置了,该做的事没有下功夫去做,死死抓住IPO过会,在IPO闸门上下这么大工夫去拦截,最后根本没有办法确保上市企业是没有问题的。行政过度干预使得投资者无法独立成熟,也扭曲了市场本身的供求规律和价格信号。

现在的市场处于一种矛盾和纠结中,6月份开闸的IPO可以看到一个很尴尬的结果,所有有资格打新的投资者都不会放弃打新。新股上市以后,要卖卖不出去,要买也买不进来。新股的价格会大幅上涨,投机会更加厉害。这就是过度行政管制所带来的结果。按照市值配售申购新股的做法让很多的投资者都误以为这是一个福利,市值配售的做法也就是一种饥饿营销的做法,从而人为地推高了IPO的身价,要做市值配售就必然会导致这样扭曲的结果,这就是制度的缺陷。

资本市场未来还是要向注册制靠拢,逐渐还权给市场、给发行人、给投资者。这个过程一定要是实质性的,不能只喊口号。如果还在犹豫,改革就会半途而废。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九篇

一、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

首先,利率市场化能够辅助商业银行划分客户,根据市场反应出的风险针对不同客户进行定价。对风险小、信誉好的客户适当放宽利率水平;对风险高、信誉较差的客户则提高贷款利率,以弥补未来成为坏账所造成的损失。同时,针对客户推出不同层次的金融产品,实现“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的转变,达到利润最大化。[1]其次,利率市场化会刺激我国银行提高业务水平,改进经营方式。目前我国已经放开贷款利率,利率水平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这就避免不了“打价格战”,贷款利率下调;而未来存款利率放开,也会由于竞争导致存款利率上浮。这就会压缩存贷款利率差,降低银行业的传统业务盈利。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在未来逼迫商业银行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寻找新的盈利和经营模式,并与较为发达的外资银行自由竞争,破除垄断,从根本上解决因经营模式单一、产品范围窄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阻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许多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随之显现,阻碍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一)部分国有企业行为不规范,市场竞争环境不公平并非所有国有企业产权都很明确,产权不清导致企业缺乏预算和成本约束。出于政绩考虑,管理者更多关注扩大企业规模,因此就会出现盲目融资等情况,而忽略了融资成本可能过高的问题;经营效率低下、资源使用的浪费,也使国有企业对利率缺乏弹性,资金得不到充分和灵活使用。此外,部分国有企业盲目跟风、过度涉及无关产业链,会增加逾期风险,甚至影响主营业务盈利性。同时,由于银行信贷是国有企业主要融资方式,一旦经营出现问题,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也将进一步上升。反观民营企业,融资条件苛刻,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经营环境无法与国有企业相媲美;再加上近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行业有所下滑,内外环境的压迫使部分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更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这种利率上的不公平竞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对资金供求状况的判断,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

(二)国有银行垄断经营阻碍利率市场化首先,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界定不明晰,激励机制不健全,还无法成为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他们都在各自的主要营业范畴中处于垄断地位,导致银行业竞争不充分,其他金融机构不能正常参与市场竞争,阻碍了利率市场化。失真的资金价格不但会影响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会影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状况的判断,甚至使货币调控偏离正确方向。当然,利率市场化会引起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的客户竞争,很有可能促使存款利率上浮和贷款利率下调,甚至有可能出现“利率倒挂”现象,这会阻碍针对不同客户群进行差异化定价;[2]如果没有有效监管,很有可能违反规定发放“人情贷款”,加剧金融腐败。另外,随着我国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加上社会以向国内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比重在逐年下降(见图1),以贷款为主营业务的银行也将有利润下降趋势。[3]这就使得银行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丰富金融交易种类,完善团队服务,从而在激烈竞争中拔得头筹。其次,外资银行可能依靠自身信誉优势,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取低成本资金,再以较低利率贷给国内企业,进行“信贷倾销”,国内银行很可能遭受空前竞争压力。

(三)金融市场不发达,很难化解利率市场化风险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可催生多种金融产品和工具,从而能有效规避利率市场化风险。但是当前,严重分割的金融市场阻碍了不同金融产品的替代,市场流动性较低,不同金融产品利率差异性较大,尚未形成真正市场化利率体系。此外,我国的基准利率一般是以银行存款利率为标准;而根据利率市场化比较发达国家的经验,基准利率一般是以国债利率为标准。但是当前我国利率种类不足,国债利率种类远达不到市场要求,货币借贷市场、国债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之间联系不够,无法形成真实有效的基准利率。并且,多数国债利率是要高于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银行融资受到国债市场挤压,影响经济发展。

(四)金融预警风险能力不强,监管体制亟需改进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在风险预期方面尚有欠缺,无法保证未来利率水平平稳。同时,部分金融机构的无序竞争也体现出我国监管体制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促使我国加强交叉业务,开拓混业经营模式,但目前分业监管还难以有效适应这种趋势。2.金融机构监管模式主要是合规式,缺少风险防范的高科技手段,金融风险无法得到有效预警,监管效率较低。3.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力度不够,还缺乏对外资银行风险掌控的能力。这要求必须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体系和风险防范意识,从而缓冲和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保护我国金融市场安全。

三、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回顾国际市场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成功的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管理部门和市场主体同心协力,不断深化改革。

(一)建立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创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首先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向公司制、股份制等多元化企业迈进,真正做到产权明晰、独立运作、自负盈亏。其次,在资金使用上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效益最大化机制,提高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对资金的有效利用,顺利传导和实施利率改革政策。第三,关于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营业范围杂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根治资金滥用问题,防止其因涉及过多无关行业而破坏金融市场竞争秩序。此外,平等、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因此,政府应当公平对待每一家企业,资源成本、税款征收和财政补贴应使用统一标准,彻底改变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

(二)健全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利率市场化会刺激我国银行业改革,促其向更广和更深层次发展。少数银行会在激烈竞争中因规模较小、产品单一、管理落后等被逐步淘汰。但多数银行会从正面迎接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拓展经营范围,改善监管模式,有更广阔发展前景。我国银行业要积极改革创新,完善经营体制。一要建立有效的产品定价机制。商业银行应根据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发达国家案例,改变过去围绕法定利率上下浮动的原始定价方式,采用科学的利率定价模式,例如贷款定价法、资本收益率定价法、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法等。二要拓展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要创新经营模式,转变以往对存贷款这一主营业务的依赖,提高经营效率和非息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三要逐步消除垄断经营。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四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应该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群进行差异化经营。大银行由于具有雄厚财力和高层次人才,应主要扶持国家重点项目,创新金融产品,开拓海外市场;中小型银行则应重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服务。

(三)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完善利率结构完善、健全的金融市场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利率市场结构。第一,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参与者和货币产品的交易种类,构建统一的结算体系,从而使中央银行能更有效地调控我国货币市场,使之成为具有核心影响力的金融市场。第二,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扩大融资工具开发,使存款得到有效利用。第三,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扩大金融期权、期货市场规模,丰富产品品种,完善期限结构,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更多银行及企业改变传统投资方式,以提高其参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性。第四,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基准利率,如国债利率或再贴现利率,使之具有市场化、基础性和传导性的特点,加强基准利率对市场的引导作用。

(四)加强金融监管,统筹创新发展与监督防范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免不了会“钻监管的漏洞”。必须加强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在合理范围内拓展金融产品,最终保障利率市场化有序改革。一是要缩短监管反应时间。对银行等机构上报的问题和漏洞,要及时汇总,并交给相关业务部门处理和加以总结。二是要加深内部监管部门发展。金融监管体制独立,逐步摆脱行政干预,做到层层落实、科学发展;加强各金融机构内部监管部门的联系,形成合力监管、协调合作,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和效率,避免重复劳动。三是学习外国先进监管经验,逐步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更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健全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监管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层面的金融监管形式、手段和责任。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十篇

现在,有一些人把这种以国有经济主导国民经济、强势政府“驾驭”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称为“中国模式”。他们认为,这种在强势政府掌控下的“半统制、半市场”的政治经济体制,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执行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和政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了北京奥运、高铁建设等种种“奇迹”,而且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潮中屹立不倒,为发达国家所争羡,足以充当世界各国的楷模。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惕防“亚洲的戏剧”

中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既有市场经济因素、又有大量旧体制残余的过渡性的经济体制。它既可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前进到法治的市场经济,也可能蜕化为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正如前面所说,过去三十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来源于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而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资源实现的增长不但不能长期维持,而且早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第一,与强势政府控制整个社会的体制相适应的粗放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在这种增长方式下,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依靠政府强制动员和大量投入社会资源,加上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来维持高速增长,但这只是一种短期效应。近年来,这种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内需不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愈演愈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曾成功运用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经验,采取低估本币汇率等出口导向政策,用净出口需求支持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出口贸易刺激了沿海地区加工工业大量引进技术和雇用低工资农民工。现在,这些积极效应也已风光不再。和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最先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经历过的情况相同,中国在经历了10来年出口推动的繁荣后,21世纪初期在微观经济领域出现技术进步缓慢、效率下降等弊病;在宏观经济领域,则出现了货币超发、资产泡沫生成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病象。所有这些都警示人们:如果不能尽快打破体制性的障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和社会灾难。

第二,各级政府日益强化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和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强化了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使腐败迅速蔓延和贫富差别日益扩大,官民矛盾激化,甚至可能酝酿社会动荡。

在1988~1998年,中国经济学家曾对转型期间日益抬头的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通过市场化改革铲除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防止中国上演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所说的“亚洲的戏剧”。1990年代初期商品价格自由化,曾经也阻断了通过商品价格双轨制寻租的“官倒”们的财路。然而,行_力不肯退出市场,使寻租的基础在许多领域继续保持。由于体制的演进会有路径依赖,一旦进入政府主导的路径,从寻租活动中得利的特殊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力求推动“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体制向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蜕变。如果没有步伐较大的改革阻断这一路径,使之回归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正途,就会锁定在这一路径中。而一旦路径被锁定,就会像诺斯(Douglas North)所说,除非经过大的社会震荡,就很难退出了。

改革目标远未达到

两条路径泾渭分明,前景更是完全不同。问题在于,新经济体制向哪一个方向继续发展:是逐渐消除旧体制的遗产,向规范的市场经济过渡,还是巩固乃至扩大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形成一种扭曲的经济体制?

这就是20多年来中国一直面临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对经济改革的目标有过不同的设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种:一种属意于“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即“东亚模式”;另一种属意于“自由市场经济”,即“欧美模式”。大致说来,官员钟爱“东亚模式”,具有现代经济学知识的学者向往“欧美模式”。不过,在改革初期命令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得十分突出。而在命令经济已被全面突破,市场的规则又还有待建立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分歧就日益突出了。对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们来说,改革的目标还远未达到。他们要求坚持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符合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而不是极少数寻租者利益的法治的市场经济。对持前一种观点的人们来说,改革的目的已经达到。特别是对其中一些要求维护从寻租活动获得的既得利益的人们来说,最合意的做法乃是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官员不受约束的权力,以便扩大寻租的可能性。

未来究竟向何处去?

所以,就像我在上世纪末期多次说过的,在这种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双重体制下,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_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重商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

事实说明,当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商品市场寻租的可能性大大缩减时,腐败被抑制,大众满意的声音也居于支配地位。反之,当进一步的改革受到阻碍时,官商一体、“权力搅买卖”的寻租和设租行为得到加强,“官商”、“官工”、“官文”、“官学”等五花八门的“_”和贪官污吏犯下种种罪孽,贫富差别因而扩大,社会上不满的情况则会变得强烈起来。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缘于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行_力变本加厉地压制和干预民间经济活动,造成广泛的寻租活动基础的结果。大众对这些丑恶现象的正当不满,正可以成为推动改革继续前行、填平陷阱、扫除腐败的重要动力。然而,如果听任改革开放前旧路线和旧体制的捍卫者利用这种情势蒙蔽和误导大众, 把反对的目标从权贵既得利益者转移到市场化改革的一般受益者――企业家、专业人员等的身上,也可以把大众引向歧途。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十一篇

摘要: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遭遇重大政策挫折,中央的严格限制政策弊大于利,并不能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反而加大了_风险。促进地方债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有助于改变这一局面。建议正式确认地方政府债券的合法地位、并强化地方政府的量入为观念,力求行政节俭高效,强化信息批露、并建立完善的债券资金监管制度。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 市场化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在今年年中遭遇重大政策挫折。6月_常委会《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坚持地方应严格遵循编制预算不列赤字的原则,对地方债务持从严规范态度,相当于明确宣告中止地方债券的市场化进程。

一 、非市场化的地方债券市场弊大于

从2009年中央以财政代发代还2000亿地方债开始,到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四省市试点自行发债229亿元,市场对地方债市场化进程充满期许。今年6月人大的表态使人们短期之内已看不到地方债券市场发展的可能性,当前的地方债券市场仍然处于一种法规不支持、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地位。

(一)当前地方债券的非市场化特征明显

首先,立法上不支持。中央限制地方债券的逻辑,在于从严控制地方债券风险。根据_的解释,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务急剧上升达10万多亿元,带来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一审稿中关于地方政府举债的规定,明确地方各级预算应当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地方政府不能举债。发行地方债应该按照现行预算法的规定从严掌握,只有法律或_规定才可由_财政部门代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因此当前的地方债券市场仅处于一种特批或试点,也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的市场。

其次,当前地方债的一级市场操作程序呈现行政化特征。一是实行严格的额度控制。从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2000亿元到今年的2500亿元发行总额,各省市额度指标严格分解,是典型的计划配给方式。二是发行定价的机械化操作。为了确保成功发行,中央在代办发行时往往一次将数个发达程度、地理位置完全不同的省市债券打包按同一价格发行。三是发行及偿还机制的错位。为了防止风险及保护公众利益,地方债券的发行、偿还都由中央财政代办,再由中央和地方另行建立偿债的保证措施。这些做法,将当前额度有限的地方债券一级市场完全置于行政管控之下,具有准国债的性质,属于父爱呵护严重的市场。

再次,当前地方债的二级市场也有萎缩的趋势。由于地方债定价僵化,且相比同期限的国债等无风险投资品种基本没有价格优势,相比当前的信托、理财等产品而言更是价格劣势明显,因此二级市场交易日渐萎缩,市场的流通功能逐渐丧失。2009年4月,我国首只地方政府债“09新疆债”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首日上市交易价格就跌破百元面值,继之上市的安徽债,在沪深两市的交易系统更出现零成交的尴尬,2011年地方自行发债的上海债,也因为价格劣势得不到投资青睐。

(二)地方债非市场化的弊远大于利

按人大的逻辑,从严控制地方债便可预防或者减少地方因债务率过高而可能出现的违约事件发生,最终实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的理想目标。这一逻辑看似合理,但可以预见,限制地方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仅不会实现上述的目标,反而会使地方政府失去合理筹资渠道,这一举措将会带来弊远大于利的后果,值得商榷。

其一,有可能反而提高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我国的地方政府当前承担了较重的地区经济发展职能,在_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指引下,地方政府面临着更多的事权分配,与之相对应的需要更多的财力支撑。尽管整体上税收在近几年增长比较迅猛,但是由于分税制、土地财政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经常面临捉襟见肘的财务困境,自然而然就会想谋求到更多的负债渠道和更大的负债规模。如此一来,地方债务不仅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和下降,反而有可能继续上升。如某省2009年由中央财政代办发行的省级地方债共计62亿元,期限为3年。2012年,该省又获得中央财政代办发行的省级地方债券91亿元额度,其中62亿元即是被用于支付2009年3年期债券的本金,余下部分则用于其它项目支出。地方债券已经是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中受管制最严格的部分,其债务尚且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它途径的地方负债增长也自然不会低。

其二,不利于地方债务的阳光化。地方政府的融资除了地方债和企业债等阳光化债务之外,更多地通过各类投融资平台而向银行、信托等机构融资。自从前次金融危机之后,出于提振经济的需要,中央相对放松了对地方性融资平台的管控,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也迅速攀升,且数据模糊。2011年6月,央行发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表示2010年末各地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30%。据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万亿元计算,其规模上限在万亿元左右。而同期银监会则认为该规模约为亿元。这说明地方融资的统计难度非同一般,自然也给相应的宏观调控决策会带来相当的难度。

其三,现有政策加大了_的风险。可以断言,在当前的体制格局下实行的这种并非真正市场化的地方债市场操作方式,地方的按时还款意识会很薄弱,最终的还款风险还是会转移到_,从而加大_的风险。而且,地方债规模有限,僧多粥少,还会促使各地方在争额度、上项目时产生寻租行为,降低行政效率。

综上所述,基于地方债务的潜在风险而限制地方债券市场正常发展,是没有对地方债务加以甄别的不理性政策选择。

二、地方债市场化的若干建议

(一)意识形态方面

其一,要从立法上正式确认地方债券的合法性,赋予地方政府通过债券市场筹资的正当合法权利。仔细甄别地方债务攀升的成因,发展地方债是疏胜于堵的明智选择。应该通过立法程序对《预算法》、《担保法》等相关涉及到地方发债的条款予以修订,正式明显赋予地方发债权,使地方债市场有法可依。

其二,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促使各级政府强化量入为出观念,力求行政节俭高效。地方财政支出的浪费、低效是_担忧和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地方债券不买账的更深层次原因。因此,各级政府应切实秉承节俭、务实、亲民的行政理念,在群众深恶痛绝的三公消费、铺张浪费方面做出切实可行、可见的改进。在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严谨的项目评估和投资决策流程行事,防止拍脑袋工程、面子工程和半拉子工程出现,使投资支出落到实处,落得效益。地方政府的节俭高效,将会有效地为平衡财政收支,也会缓释中央对于地方债的担忧,并获得市场投资者对地方债的认同。

(二)技术操作层面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十二篇

数字化教学简单的说就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和发挥现代数字教学载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堂教学软件来展开教学。数字化教学并不是指现代化数字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上的简单套用,而是从根本上利用数字教学载体,改革教学思路,重新设计教学模式,通过数字化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

首先,数字化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思想,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要点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采用适当的数字教学载体开展教学,把数字化教学与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把几个相关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模块,以一个数字教学载体展现出来,既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也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既将数字教学融入课程,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二,数字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在课件准备中,充分使用视频,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并能利用数字技术开发系列课件,开发教学软件等。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而在数字的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在数字化教学中,多媒体信息的引入,使学生对问题有了直接的认识,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了,更愿意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重新设计过的教学模块,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教学软件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外的数字资源平台,为学生的课后复习与课外自学提供了条件,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传统教学方法手段中的一些优点,也应该继承下来,与数字化教学结合起来更好的开展教学。比如,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ppt课件,动画视频的时候,适当的讲解辅助适量的板书,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需要充分结合起来的。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十三篇

内容提要: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已进入新的深化时期,利率市场化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目前,中央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作出了先农村后城市、先贷款后存款、先外币后本币的顺序安排,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那么,在利率放开之后,中央银行又靠什么办法来引导市场利率呢?这是一个具有理论和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从利率——利率结构——基准利率——国债利率——国债市场——金融市场的理论逻辑出发,分析论证了基准利率是利率结构的中心,国债利率是有效的基准利率,在发展一个成熟的国债市场促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是最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手段。

关键词:国债市场

利率市场化

一、基准利率是利率结构的中心

在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利率结构可以通过其风险结构、期限结构和基准利率三个因素来表述。风险结构指相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与风险特性之间的关系,理论上可以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刻画。根据这一模型,若可获取市场无风险收益率,则每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等于同期限的无风险收益与风险升水之和。这种风险升水给出了风险与资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和不同风险资产的相对价格,刻画了利率的风险结构。但是,由这种风险结构还不能研究资本资产价格本身。期限结构指相同风险水平债券的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根据期限结构的纯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取决于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债券市场的分割程度和流动性升水。利率的期限结构至多也只能确定债券的相对价格。事实上,只有知道某种作为基准的市场利率,即基准利率,才能由风险结构决定利率本身。一种利率体系能否引导资金有效配置的关键,也就取决于这些因素能否反映资金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这三个因素中,基准利率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它对市场均衡价格的任何偏离,都会通过风险结构和利率结构的传导扩散到整个利率体系,理论上可造成所有债券价格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偏离,误导金融资源的配置。

实践中,风险结构是通过信用评级予以确定。一个公正、权威的评枯机构体系能较好地保证风险结构真实地反映市场主体的风险特征。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已建立了公认的评级机构,形成了完善的市场信用评估体系。如美国公认的信用评级机构有达夫菲尔浦斯信用评级公司、菲奇投资服务公司、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相比之下中国的信用评估体系还处于建设中。

至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确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相当困难的。不过目前旨在确定期限结构的理论模型已有许多,如vasicek模型、cox-ingersoll-ross模型、dothan模型、ho-lee模型、hull-will三叉树模型等。在西方,市场人士是通过理论上的即期利率曲线来构建模型的,使用的原始资料是国库券的期限和到期收益数据。下面的例子可说明这一过程。

表中给出了期限从年到10年期的20种假想国库券的息利率、到期收益和价格。设所有债券的面值为100美元。由此表出发,可构造即期利率曲线。基本思路是将每张息票对应的现金流视为一张零息债券。每张零息债券的收益称为即期利率,它与期限的关系曲线就是即期利率曲线。第i个年的即期利率为z1(i=1,2,……,20),由表可直接看出z1=,z2=,为求z3,考虑年到期价格为美元的国库券,由表可查出息票年利率为,半年期利率为,即面值为100美元国库券每半年获息美元。由债券的定价公式,债券的价格等于其代表的现金流序列的贴现值,每一现金流的贴现率应取对应的零息债券的收益率。

同期限结构一样,实践中的基准利率也是通过国债市场利率确定的,其前提是存在一个发达的国债。但发展中国家国债市场一般不发达,都不同程度地实行利率管制。比如存在市场分割、国债价格不统一,无法形成有效的基准利率。但是,一个以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国家,最终只有国债市场才能发现全面反映市场供求信息,形成有效配置的基准利率和利率曲线。

二、国债利率是有效市场的基准利率

按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当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市场价格就能迅速、全面地反映所有的信息。这意味着所有债券市场中,最有效的市场利率最有资格作为基准利率。关于有效资本市场有两种定义。一是rubinstein和latham的定义:市场关于某种信息事件有效是指这种信息事件不会改变市场参与者的资产组合。另一是fama的定义:认为若这种信息事件不改变市场价格则称之为该市场对这组信息是有效的,这里允许对同一信息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而出现不改变总的市场价格的相互交易的可能性。显然后一定义相对弱一些。

我们可以从任一定义出发,将每个债券市场都与一个信息集i联系起来,使该市场对i是有效的,再将所有信息集按包含关系排序。若i1包含i2,则对i1有效的市场比对i2有效的市场更加有效率,若信息集i包含所有其他信息集,则i对应的债券市场比所有其他市场更有效率。哪个市场债券价格或利率传递的信息最多,哪个利率便最有资格充当基准利率。

国债市场跨越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它将财政信息和银行信用联结起来,是传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和重要纽带,是政府作用经济的着力点。另外,其参与者众,交易品种多,信息来源比其他债券市场都要广,其利率是基准利率的最佳候选。加之国债市场的风险小、市场主体行为较其他市场而言规范程度高,这些特性是其他市场地法比拟的。实际上许多国家的市场基准利率就是国库券利率(美国国库券利率已成为事实上的世界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国债市场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基准利率的有效性,也就决定着整个债券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国债市场也是利率期限结构的最佳显示器。非国债债券都有违约风险,且这种违约风险与期限是相关的。就是说同种非国债债券期限不同,违约风险也不同。不同期限的非国债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判别不仅反映了人们的预期,也反映了违约风险的升水,两者难以分离,无法用来决定利率的期限结构。国债几乎没有违约风险,其利率的期限结构不受违约风险的干扰,能较好地显示人们的预期。同业拆借市场虽然在交易规模、交易者数目和规范化程度上与国债市场具有一定可比性但这个市场只是短期债券的市场。而国债市场交易各种期限的国债,可提供长、中短期不同期限的债券种类,其丰富程度是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国债市场是利率期限结构的最佳显示器。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十四篇

6月20日,一篇题为《_称市场化并非医改方向》的文章,引起了全社会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广泛关注。

文章引用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话表示,他在前不久与_某司的一位领导谈话时,对方明确指出:“产权改革不是下一步城市医疗改革的核心内容。”

据此,廖新波疑惑:可能由于去年关于医院产权改革的争议较多,加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引发的“郎顾之争”,使得_对下一步的医院产权改革更加慎重,对医院产权改革采取了缓行、慎行的处理方式。

此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很多人感到,医院产权改革似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_卫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善联告诉《望东方周刊》,_正协同相关部委制定一个综合改革方案,已经过几次讨论。该方案主要是先选择几个城市做试点,推进以“三医联动” (三医即医院,医保和医药)为核心内容的医疗卫生综合体制改革。

据《望东方周刊》了解,在这些改革得出经验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试点综合改革

胡善联所说的“三医联动”的改革方案,是要在几家部委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进行综合改革。

这样的改革方案,显然与此前各地广泛进行的“医院转制”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此前的医院转制,用一些人的话说,主要就是“卖医院”,将医院民营化。 胡善联认为,“三医联动”试点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在于补偿机制。“任何改革都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由谁来支付,是方案讨论过程中大家争议最多的地方。”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要把医疗费用降下来,就要看到底是哪个环节使医疗卫生服务费用如此之高,这样才可以确定在哪个环节降下来。

医院、药店和药厂等相关机构各自要去掉多少利润?

胡善联笑道,当然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各方都希望自己的那块肉不要被削,至少被少削掉些。利润下降后,财政补贴多少也是个大问题。

胡善联举例说,在西宁曾经进行过医药分开改革试点,这个试点开始一年多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补贴,现在财政不再承担那部分补贴资金,试点就搞不下去了。

这就需要多个部门间进行协调,“没有一个综合协调部门,_开会,别的部委都可以不来,这样怎么能解决问题?”胡善联认为,很多时候,医卫改革没有进展的帽子被扣在_头上,但就_来说,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靠自己单独完成。

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_、发改委、财政部等机构。

药品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劳动和社保部主管城市职工的医疗保障,民政部负责医疗救助,_主管医院,农民的医疗保障也属_管理,国家发改委管理医药价格,也管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部管日常的业务费和人头费。

正是由于医疗卫生体制形成了“九龙治水”局面,才使改革很艰难,并非_一家所能解决,尽管如此,_还是一致致力于建立一个能够保障公众健康的医疗卫生机制。

从SARS开始,_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始淡化。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望东方周刊》,“我跟他们(_官员)聊天时,他们讲,现在终于理清思路了,我们_就做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卫生监督。对医改基本不提了。”

事实上,在2004年,业界已基本形成共识,认为从2000年开始的医改已经走到头了,各种改革都不了了之。“现在新的改革实际上是推倒重来,重点是明确政府定位,医院的定位。”这位业内人士说。

市场方向还是管制方向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一直有观点鲜明的两派:主张政府主导的政府派和主张市场化的市场派。

业界比较共同的看法是,虽然_并没有明确说法,但此前的改革方向无疑是市场取向的,各地成立了大批民营医院,而公立医院则纷纷引入其他资本。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对《望东方周刊》表示,这些年来,由于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取得的成绩主要来自市场取向的改革,于是大家

有市场万能的错觉,其实像医疗卫生行业,单靠市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西方国家也是由国家主导。

胡善联则表示,这些年来推动市场取向改革多是地方政府,但这并不是说不要政府的主导作用了,像医疗卫生行业不可能全面推向市场。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都需要,过去市场化的做法多些,现在可能更强调政府。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汪亮是业内公认的“市场派”。他向《望东方周刊》表示,如果说到改革就是要财政出多少钱,要国家大包大揽,看起来好像是加强政府职能了,其实是走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他主张,要注意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卫体系。社会事业要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协办,医院应该实行管办分离,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改革关键所在

汪亮抱怨,医疗卫生系统内真正赞成市场取向改革的人不多。尤其是SARS后,主管机构总会考虑到,如果再发生大规模的传染病怎么办?如果政府不办医院了,该怎么调配医疗卫生资源呢?

他认为,其实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在《医院法》中规定紧急情况下国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调配医卫资源,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根据汪亮的观察,这几年来,不同地区的政府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发达地区的政府不愿放手,因为医疗卫生机构本身是一块优质资产,除非中央决定要改,它只好执行:贫困地区呢,则很希望脱手,有些地方就是半卖牛送,因为如果现在送掉了,他以后的财政补贴就不用了。

中国之大,使得改革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个模式,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嘹望东方周刊》,抛开市场化和管制不谈,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点:一是在目前“以药养医”的情况下,怎么切断医院和药品之间的利益纽带,而在政府没有足够的钱进行补贴的情况下,切断了这个纽带后,医院的不足费用又从哪里来?不解决这个问题,一切改革都无从谈起,二是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这位人士回忆说,在2001年到2003年时,_官员接受采访还比较多,会站出来解释关于改革的各种问题,后来就不怎么接受采访了,说他们该出台的政策都已经出台了。

然而,就目前来说,摆在医疗卫生改革决策者面前的两种方式该如何回应,依然是下一步工作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十五篇

今年2月,_办公厅印发了国家邮政局“三定方案”,标志着酝酿多年的邮政改革开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本次邮政改革,是继1998年邮电分营改革以后,我国邮政产业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必将对邮政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市场化是邮政改革的基本方向要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邮政改革,就必须把邮政改革放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从易到难、从外围到内核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经过近三十年的时间,好改的、容易改革的领域,改革任务差不多都已经完成了。留给现在和今后需要改革的,大都是难度较大的环节和问题,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大力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正是这一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垄断行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电信、电力、民航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有效竞争局面。这些行业改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第一,在改革的基本目标上,都是要形成政府监管之下的有效的市场竞争体系,提高行业运行效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第二,在改革的内容上,都是要打破行业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实行政企分开,重构市场主体;第三,在改革的方法上,都是政府行政主导,市场强力推动。政府仍然是垄断行业改革的决定因素,但随着市场力量的发育和成长,垄断产业的体制外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进垄断产业改革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邮政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虽然有特殊性,但终究不可能游离于国民经济之外。实行邮政改革是垄断行业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邮政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邮政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不改革邮政就没有出路,不改革邮政就没有地位。市场化是所有垄断行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样也是邮政改革的基本方向。邮政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和深化邮政市场化的过程。要通过改革,不断去除长期以来附着在邮政产业上的过于浓重的行政色彩和官商痕迹,将现有的公共邮政经营者逐步还原成为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以实力定胜负,以业绩论输赢的企业法人。

邮政改革的市场化要求

市场化改革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推进邮政市场化改革,就必须用市场化的标准和要求改造现在的老邮政,再造一个新邮政。

1.重塑市场主体。传统体制条件下,邮政实行政企合一,既是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又是业务经营单位。具体以什么身份作为,完全视工作需要而定;具体怎么作为,完全以自身的利益需要而定;既当“运动员”,也当“裁判员”,对下级组织还要做“教练员”。这种“三位一体”的身份,与市场经济原则是相违背的。推进邮政市场化改革,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重新设计邮政体制,将邮政从传统的政企合一体制中解放出来,将邮政的政府行业管理职能和企业经营职能交由两个不同的组织主体分别行使。承担企业经营职能的组织,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就法律地位而言,它与其他任何民事主体是完全平等的,只有大小强弱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3.加强市场监管。加强监管与放宽准入是相辅相成的。要在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改革监管体制,建立监管机构。将改革后承担邮政行业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建设成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行业监管机构。新设立的邮政监管机构的核心品质是保证监管的公平、公正;遵守监管中立原则,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要在开放市场的同时,通过有效的市场监管,保证市场有序竞争、规范运作,避免陷入一放就乱、一多就乱的管理怪圈。

4.明确市场规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科学、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市场规范、有序运作的必要基础。当务之急是要配合邮政改革,加快修订《邮政法》。通过法律,巩固改革成果,明确竞争规则,协调各方关系。要改革立法思路,把《邮政法》修订成为一个规范邮政市场秩序的法律,而不是成为罗列新的公共邮政经营者(即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权利义务的企业法。在《邮政法》修订完成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市场建设需要,制定若干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邮政法律法规体系。

探路邮政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从某种程度上讲,邮政改革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邮政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的进展与成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邮政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借国家实行邮政改革的机遇积极推进企业的市场化转型。

2.转变增长方式。市场化条件下,企业发展一方面体现在市场规模的增长,另一方面体现在市场份额的扩大。分营以来,很多地方邮政业务增长主要是靠下任务、分指标的办法实现的,搞人海战术、全员营销。这种方式容易见效,但严重影响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制约今后邮政发展的一个要害问题,必须尽快转变增长方式。邮政企业转变增长方式,一靠业务创新,二靠科技进步,三靠企业管理。在这当中,业务创新至关重要,也更容易见到成效。为此,要下大气力加强市场调查、产品策划和业务拓展工作,靠市场调查发现市场,靠产品策划引导市场,靠业务拓展推动市场。要把企业发展、业务增长的责任上移,维护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3.改善企业管理。邮政企业与先进企业的最大差距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因而也是市场化改革后需要下大气力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关键在领导。为此,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作为改革后邮政企业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到企业家办邮政。要加强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要敢于正视问题,不要自我欣赏,不要抱残守缺,要有舍弃的大勇气、学习的大气魄、创新的大智慧,实现邮政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

4.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灵魂。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真正的企业文化绝不是墙上的标语和嘴上的口号。价值形态的企业文化才是最真实的企业文化,它根植于企业员工的思想深处,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邮政企业不缺乏口号形式的企业文化,但遗憾的是这些动听的口号多流于形式,能够深入员工的内心并成为他们实际行动指南的实在不多,因而很难发挥积极效用。为此,要结合市场化改革,建立与企业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合理的企业制度,营造有利于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的良好环境,在邮政企业建立健康向上、积极作为的企业文化体系。

市场化转型范文 第十六篇

[摘 要]以往对市场化研究缺乏对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深入分析,市场化被当作“黑箱”。人为顺市场化、人为逆市场化与自发顺市场化、自发逆市场化的作用是市场化的推动力,它们的特征及相互作用解释了市场化的运作过程,并能够用于测度市场化进程、判定市场经济运行效果和指导政策实践。

[关键词]人为市场化 自发市场化 顺市场化 逆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11-0045-08

一、前言

对市场化进程的研究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初,早期研究是伴随过渡经济、转型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对市场化进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种。其一,表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展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测度市场化进程,并以数量化的形式直观地表明市场化进程具有必要性。其中卢中原、胡鞍钢较早于1993年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用投资市场化、价格市场化、工业生产市场化、商业市场化四个方面指标的测度数据表明我国市场化程度。[1] 尽管以后的研究者选取的测度指标和使用的统计方法有所变化,但基本思路与他们相同。其二,争取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后,为证明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应具有市场经济地位,减少国外对我国设置的市场经济障碍而进行的市场化进程测度的研究。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的研究具有代表性。[2] (P198-234) 为增强国际说服力,该书选取的市场化指标参照了美国、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和加拿大 Fraser Institute和美国Heritage Foundation的市场化研究方法,[3][4] 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是相对或基本成熟的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市场化研究模式基本相同:(1) 确定测度市场化进程的指标体系;(2) 对市场化进程测度指标的量化;(3) 根据量化数据说明我国市场化进程所处阶段。但用该模式得到的数据只能显示一定阶段的市场化状态,得到的是静态结果,研究者们把市场化当作一个结果而不是过程,市场化进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都没有得到揭示。

市场化进程内容丰富,包括市场主体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各种利益关系冲突与调整、观念转变、政策的修订。这表明对市场化的研究可以也应该打开市场化“黑箱”,开拓市场化研究新领域,为全面了解市场化进程、发现市场化规律、从新视角测度市场化进程、丰富现代市场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市场经济实践奠定基础。

二、市场化的双重性: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

西方国家200多年的市场经济成长历史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方经济转型国家包括我国的市场化实践内容丰富,为我们研究市场化进程提供了素材。研究市场化进程首先应明确市场化的内涵,故有必要首先对市场化内涵进行界定。

(一)市场化的内涵

1. 以往对市场化内涵的界定。现有的市场化研究一般都对市场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1) 市场化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增大,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增强的演变过程。[5] (P3-50) 该定义强调市场机制在市场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但忽视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如我国经济改革初期,正是政府主动收缩计划范围并放松对市场的管束,才使市场机制具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的。(2) 市场化是指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行政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化,具体说,就是取消或放松国家对商品和生产要素供求数量及价格的管制。[6] 该定义强调市场化过程中人为因素的作用,缺点是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视作等同于市场化。其实二者并不相同。首先,经济转轨的内容比市场化丰富,本身就包含了市场化,市场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其次,我国经济转轨是从两个层次同时展开的,除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外,还包括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① 两个层次的经济转轨都包含有市场化,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包含有市场化,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也包含有市场化。

2. 市场化的内涵。以上两种市场化定义还有一个共同特征:都从资源配置角度定位市场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的基本功能,但形成市场只是市场化的一个方面。市场化过程中的市场制度形成、政府职责转变都远非市场可包含。早在封建社会,我国就存在各类市场、集市,就能够改变人们对资源的使用方式了,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因为,市场化的目标不是仅仅形成市场,而是形成市场经济。没有市场经济为市场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可能得到发挥。[7] (P60)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和调节人们经济关系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体制。市场化是形成市场经济的过程,即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纽带组织人们经济关系的过程。作为一个过程,市场化需要原始推动力,有哪些原始推动力、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二)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的内涵

在市场化实践中,市场化进程中无论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还是经济关系的变革既不是单一由市场力量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单一由市场以外的力量人为形成的,而是自发力量和人为力量共同推动的。(1) 仅由自发作用推动市场化在实践上是不可行的,需要人为力量参与。首先,从历史上看,当前存在的市场经济国家没有一个是完全自发形成的。[8] (P132) 最老的市场经济国家英国的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古典政治经济学自由放任思想所提倡的自发形成市场经济的主张,而是“在加速……资本主义② 同化过程中,非市场的力量可能是必不可少的”。[9] (P3) 年轻的市场经济国家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接受了美国经济学教授J・萨克斯的“休克疗法”,该模式绝非任由市场自发作用形成市场经济,而是按人们的设计进行的市场化,与新自由主义一贯奉行的自由放任不干涉主义南辕北辙。其次,从系统演化角度看,自发过程一般是漫长的,人为作用的参与会缩短这个过程。自发作用是系统不受外界干扰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自我选择,完全由系统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筛选出最佳结果或路径。仅由市场自发作用,市场规则的形成、市场意识的转变都要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人为因素参与会减少所需要的时间,并给市场化以正确的导向。(2) 人为力量不能完全取代自发力量的作用。人为力量推动市场化进程具有高效率的优势,但市场化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取消自发力量对市场化的推动、巩固和消化作用。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使人为力量无法模拟出市场经济,也无法模拟市场化进程中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单由人为力量所推动的市场化往往出现市场经济各方面因素不协调,市场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市场化改革的失败就是最好例证。

在现实中,市场化进程无一例外都包含了自发力量和人为力量的共同作用,市场化具有人为的和自发的双重性。人为力量推动的市场化称为人为市场化;自发力量推动的市场化称为自发市场化。

1. 人为市场化的内涵。市场化过程中,市场外部③ 因素对市场化进程的推动是必要的。一般说来,推动市场化进程的市场外部因素主要是政府。“政府有培育市场的职能……促进市场化的发育,从而为市场机制正常有效地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创造条件。”[10] (P206) 1979年7月,_发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济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扩大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11] (P57) 收缩行政性计划管理经济的范围,为市场化进程创造制度条件。显然,市场外部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行为是有意识地、经过预先设计而进行的。我们把导致市场内部因素变化的市场外部因素的变化称作“人为市场化”(Artificial Marketization, 简称AM)。根据市场化的不同方向,可将人为市场化分为两类。(1) 人为顺市场化。推动市场化进程走向成熟的人为市场化称作“人为顺市场化”。上面所提到的扩大自主权属于人为顺市场化。(2) 人为逆市场化。① 人为市场化并非总是推动市场向成熟方向发展,有时人为市场化会使市场化进程倒退。阻碍市场化进程并使市场化进程倒退的人为市场化称作“人为逆市场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领导部门和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争论,结果主张“计划经济为主”的一方占上风,导致政治上对“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的否定,并在政府文件中确认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1] (P59) 这是人为原因导致市场化进程倒退,是人为逆市场化。

2. 自发市场化的内涵。市场化过程中,市场内部②因素的相互作用不断拓展市场领域、深化市场化程度,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市场化进程。如现代国际货物运输方式的发展和保险市场竞争使海上保险期限从“水面危险”延伸到与海上运输相关的陆上和内河航运部分。这些都是在不受市场外部因素干预下完全由市场内部因素完成的市场化。我们把完全由市场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不断拓展市场边界而导致的市场内部发生的变化称作“自发市场化”(Spontaneous Marketization, 简称SM)。自发市场化不仅存在,而且我们还应充分利用自发市场化。已故经济学家董辅i主张“政府在制订市场规划时,应给市场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并给各市场主体以充分的自主性……市场主体的自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12] (P95) 这里所说的市场主体的自律管理就是让自发市场化起作用。根据市场化的方向,自发市场化可分为两类。(1) 自发顺市场化。推动市场化进程的自发市场化称作“自发顺市场化”。关于自发顺市场化,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例,“1978年冬的一个傍晚,尝尽了贫穷苦头的18户农民……偷偷把土地包干到户……由于大包干生产方式任务明确,生产灵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就获得前所未有的丰收……明显的效益,促使大包干在凤阳许多地方悄悄推开。”[13]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最初是农民自发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农业摆脱人民公社时代计划经济制度的束缚,使农村开始了市场化进程。(2) 自发逆市场化。与人为市场化相同,市场内部变化并非总是推动或顺应市场向成熟方向发展,有时市场内部因素自发作用使市场化进程倒退。使市场化进程倒退的自发市场化称为“自发逆市场化”。自发逆市场化一般不会自动发生,往往是人为逆市场化引致发生。人为逆市场化在短期内导致市场外部环境变化,然后自发逆市场化的作用使市场内部因素变化到与市场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程度。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争论后,市场外部政治环境、政策变化都曾使一些企业对市场失去信心而减少投资、甚至撤资,导致市场化进程倒退。

(三)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的特征

1. 人为市场化的特征。人为市场化的一般特征有两个。(1) 跳跃性。作为人为市场化的主要行为者,政府总是力图运用其所认可的知识和经验加速推动市场化进程,如颁布政策、修订法律、培育市场主体、宏观调控等,这些方式出现一般不会是连续的,人为市场化对市场化进程的推动具有跳跃性。(2) 选择性。政府在选择人为市场化的方向和程度时,会对市场经济运行状况根据经济标准和社会标准进行综合判断,如认为市场化不够,就选择人为顺市场化,推进市场化进程;如认为市场化进程超过了既定目标或认为一些不该市场化的领域进行了市场化,就会选择人为逆市场化,逆转市场化进程。

此外,在不同阶段,人为市场化还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超前性。在人为市场化占主导地位,人为市场化大于自发市场化的条件下,具有超前性。为加速推进市场化进程,人为市场化应超前于市场化进程。只有这样,人为市场化才能为自发市场化奠定基础、拓展空间。其次,滞后性。在自发市场化占主导地位,自发市场化大于人为市场化条件下,具有滞后性。自发市场化在推进市场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政府如认可自发市场化,就会制订法律法规强化自发市场化。此时人为市场化是在自发市场化之后进行的。

2. 自发市场化的特征。自发市场化的一般特征有三个。(1) 连续性。市场内部因素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没有人为市场化的条件下,自发市场化是个缓慢而连续的过程,人为市场化只能改变自发市场化的速度,但并不能改变其连续性。(2) 渐进性。市场内部因素相互作用是个积累的过程,如人们在市场交易交往过程中逐渐了解其他市场主体和客体、掌握市场规则,积累经验,这些都需要时间,使自发市场化表现出渐进性。(3) 单向性。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下,自发市场化始终推进市场化进程;例外的情况是在发生人为逆市场化的前提条件下,会引致自发逆市场化,逆转市场化进程。

(四)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都是推进市场化进程不可或缺的,二者的相互作用推进或逆转、加速或延缓市场化进程。对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相互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

1. 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相等,即AM=SM是一种均衡状态。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不相等,即AM≠SM是不稳定状态:当AM>SM时,自发顺市场化将增大自发市场化,使AM=SM,市场化回到均衡状态;当AM

(1)在I区内,AM>SM。如图1,在R点处,AMR>SMR。由于在I区内,只要人为市场化为市场化开拓了空间,为市场内部因素的成长创造了条件,自发市场化就表现出填充性,市场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就能推动市场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市场化进程。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缩小计划经济范围,逐步减少国有企业经营中指令性计划的相对份额,使纳入指令性计划管理的产品品种不断减少。这是人为市场化,该人为市场化在图1中表现为使市场化进程到达R点。在R点处,人为市场化大于自发市场化,在R点市场运行时间过久,将导致市场功能紊乱。此时国有企业部分产品生产直接面对市场,开始受供给与需求的共同调节。当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的上升诱导企业增加产量,调整了经营方式并面向市场制订生产计划的企业得到更多利润;反之,不肯或没有能力面对市场的企业因得不到更多利润,在国家减少补贴的条件下将处于经营困难的局面。对于那些转换经营模式的企业来说,等于完成了自发市场化,在图1中表现为由R点沿着RT方向前进,使SM /AM的值逐渐增大,最终到达OM线处,使AM=SM,即SM/AM等于1,市场运作正常。需要注意的是,如在R点处人为市场化远大于自发市场化,使SMR/AMR的值过小,由于自发市场化具有渐进性,二者不相等的状态持续过久,将导致市场运行混乱,如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

(2)在II 区内,AM

2. 市场化初期,人为市场化占主导地位,是推动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人为市场化大于自发市场化,即AM>SM。我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在结合我国实情的同时借鉴了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经验,避免了漫长的摸索过程,从比较高的起点上开始市场化进程。这就注定了我国市场化改革一开始就以人为市场化为主导。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例。(1) 1979-1984年,实行“以权利换效率为中心,主要手段是向企业‘放权让利’。”[14] (P150) 放权让利,就是增强企业自我决策权,企业自我决策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使企业真正面向市场的基本要求。这显然是政府主导进行的,是人为市场化,是企业摆脱长期计划经济束缚的第一步,向市场化迈出了步伐。此部分内容在图2中用OA表示。(2) 政府对企业进行放权让利,企业要有能力利用这部分下放了的权利,调整经营方式、经营目标和方向,使自发市场化与人为市场化相适应。此部分自发市场化可用图2中AB表示。(3) 1984-1986年,“围绕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采取的措施有简政放权、改革税制和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4] (P150) 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显然是人为市场化,与图2中BC相对应,如此往复……。

通过以上分析还可发现,在I区内,人为市场化从外延方面推进市场化,为市场化进程拓展空间;自发市场化从内涵方面深化市场化,巩固市场化成果。

3. 市场化发展到一定时期,人为市场化小于自发市场化,即AM

图3中,市场化进程到E点处,市场功能正常。市场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是推动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力量,自发市场化起作用,对应图3中EF、GH部分。人为市场化是为了适应自发市场化的变化而进行的,对应图3中FG、HJ部分。与在I区内不同的是,推动市场化的主导力量不是人为市场化,而是自发市场化,是由市场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推动市场化进程。市场外部因素发生变化的目的只是配合自发市场化的进程,与自发市场化相协调。通过以上分析还可发现,在II 区内,自发市场化从外延方面推进市场化,为市场化进程拓展空间;人为市场化从内涵方面深化市场化,巩固市场化成果。

4. 即使在市场化初期,人为市场化占主导阶段,也会出现自发市场化超过人为市场化的现象,但这只是偶然现象。

市场化初期,人为市场化引致自发市场化,自发市场化表现为填充性,一般情况下,自发市场化小于人为市场化。但自发市场化并非总是在人为市场化为其开拓的市场边界范围内活动,市场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有时会突破市场边界,使自发市场化大于人为市场化,反作用于人为市场化,推动人为市场化。我国市场化改革初期,“国有企业……先后进行的包括利改税、拨改贷、企业承包制和股份制等改革,都是在……竞争压力下内生出来的。”[14] (P152)利改税、拨改贷、企业承包制和股份制等改革是政府着手进行的,是人为市场化,对应图4中QP。但这部分人为市场化却是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产生的,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推动的市场化是自发市场化,对应于图4中的LQ。整个过程分解描述如下:前一阶段人为市场化KL引致了自发市场化LN,在N点处,AMN=SMN。在N点处,市场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惯性继续推进自发市场化NQ。在Q点处,AMQ

三、市场化双重性理论的应用

对市场化双重性即人为市场化、自发市场化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分析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市场化进程、发现市场化规律。此外,作这些分析对于测度市场化进程、指导我国市场经济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测度市场化

在市场化进程中,人为市场化和自发市场化始终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行。因此,在测度市场化进程时,要同时测度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但市场化进程不能用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的代数和表示,而用向量和表示。将二者视作向量的原因在于它们的性质不同:其一,人为市场化首先是市场外部因素的变化,自发市场化是市场内部因素的变化;其二,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在市场化不同阶段,或者说在I区和II 区内,分别对于市场化内涵和外延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同。

图5中,人为市场化OA在OM轴上的投影为OB,OB即为人为市场化所推动的市场化进程;自发市场化OD在OM轴上的投影为OC,OC即为自发市场化所推动的市场化进程。OA与OD共同推动的市场化进程为OB+OC。或根据向量和的分析方法,向量OA、OD的共同作用形成向量OE,OE在OM上的投影OF即为市场化进程,应该有OF=OB+OC。当人为市场化OD与自发市场化OA方向不同、大小不同时,OD、OA的向量和OE与 OM方向发生偏离,即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不相协调时,会出现市场化方向偏离现象,从而造成市场功能紊乱。因此,保持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的协调是必要的,尽可能保持二者的量相等。即使不能保证二者在量上绝对相等,也应尽可能缩短二者不等所持续的时间。

人为市场化是从市场外部作用于市场内部的结果,市场外部因素的改变提供推动力导致了市场内部因素的变化。人为市场化与市场外部因素的关系紧密,市场外部因素的改变是人为市场化首先的、最直接的结果。因此,人为市场化的测度指标选取原则是只应从市场外部选取测度指标。人为市场化、市场外部、市场外部因素、市场外部指标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人为市场化 ?圮 市场外部 ?圮 市场外部因素 ?圮 市场外部指标

自发市场化是市场自身的变化,是市场内部因素所发生的变化,市场内部因素的改变同样推动市场化进程。自发市场化与市场内部因素的关系紧密,市场内部因素改变多大,自发市场化程度就有多大。因此,自发市场化的测度指标选取原则是只应从市场内部选取测度指标。自发市场化、市场内部、市场内部因素、市场内部指标间也存在对应关系如下:

自发市场化 ?圮 市场内部 ?圮 市场内部因素 ?圮 市场内部指标

通过以上方式分别测度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后,计算二者的向量和,分析该向量和就可得到市场化进程了。

(二)判定市场经济运行状况

以上提供了一种测度市场化进程的思路,事实上,学者们对于市场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定量分析,用相对指数或绝对指数衡量市场化进程;定性分析,能较好地说明市场化阶段,说明市场经济的成熟或不成熟。但在定性分析方面研究还不够,这些研究成果不能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判定市场经济运行的质量好坏。因为市场化程度越高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运行越好、市场功能越正常。市场经济运行好坏,始终是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既关系到经济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因此,在判断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有必要对市场化进行价值判断。

人为市场化具有选择性,其中就包含了政府对市场化的价值判断。政府如果对自发顺市场化认可,就以人为顺市场化使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相协调。反之,政府如果认为自发顺市场化有违准则,就以人为逆市场化引致自发逆市场化使市场化进程逆转。因此,自发市场化程度与人为市场化程度越接近,表示自发市场化越为政府认可,进而市场化的公众认可度越高。自发市场化程度与人为市场化程度相差大的情况有两种:其一,人为市场化程度远大于自发市场化程度,政府出台的市场化政策力度过大,市场内部因素在短期内无法适应政策环境,造成市场功能紊乱,经济衰退;其二,自发市场化程度远大于人为市场化程度,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有时候自发市场化程度越高,市场机制渗入到政府,违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造成社会不公,最终导致市场功能紊乱。具体定量定性分析可参照以下思路:

求SM/AM的值,① SM/AM越接近于1,表示市场化越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并且市场经济运行越正常;SM/AM偏离1越大,表示市场化越不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并且市场经济运行越不正常。

(三)指导政府政策合理运用

市场经济理论主要有两种流派: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家干预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前者强调“自生自发秩序”,崇尚自发市场化;后者强调 “人为秩序”,崇尚人为市场化。两种流派在西方经济发展史上轮流成为主流:20世纪30年代前,古典自由主义是主流;30年代到70年代,国家干预主义占上风;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势均力敌。其中从90年代起,“第三条道路”开始出现。20世纪70年代前,两种流派间还有清晰的边界,70年代后,边界开始模糊,出现相互交叉现象,这说明两种流派的立场产生了动摇。实际上,不是两种流派理论本身有问题,也不是人们根据理论制订的政策有问题,而是政策出台的时机有问题。基于对市场经济运行阶段与运行质量的模糊判断,加之政策的滞后性,经济政策的运用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市场运行阶段与质量的准确判断是必要的。测度并计算SM/AM的值,定量、定性地界定市场化阶段和市场运行质量,在此基础上,借鉴宏观经济学“反经济周期”行事的思想,出台反向操作的经济政策。当人为市场化大于自发市场化时,政府应多根据自由主义理论,出台政策为自发市场化创造条件;自发市场化大于人为市场化时,政府应多根据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密切关注自发市场化的动向,出台政策为人为市场化创造条件。即:

SMAM<1,为自发市场化创造条件;SMAM>1,为人为市场化创造条件。

四、结论及讨论

通过以上对市场化更深层次的分析,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化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总结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基本结论:(1) 人为市场化、自发市场化都是对推动市场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缺少任一方面,市场化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市场化过程中,应为人为市场化、自发市场化发挥作用创造条件。(2) 在市场化过程中,注意保持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的比例平衡关系。自发市场化发生作用具有渐进性,人为市场化具有跳跃性,因此,在制订人为市场化政策时,注意政策力度不应使人为市场化过于超越自发市场化。(3)测度人为市场化与测度自发市场化的指标是不同的:测度人为市场化要用市场外部指标,测度自发市场化要用市场内部指标。(4) 分开测度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是必要的。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的大小越接近,市场运行质量越高;反之,市场运行质量越差。而且人为市场化越大于自发市场化,越应多使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为自发市场化创造条件;人为市场化越小于自发市场化,越应多使用干预主义经济政策,为人为市场化创造条件。

此外,文章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完全展开讨论,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主要有:(1) 人为逆市场化引致自发逆市场化,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只以自发逆市场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是以二者的合力的形式表现,即在图1中人为逆市场化VU引致自发逆市场化VY后,结果将是使市场化沿VY方向还是VZ方向的问题需进一步研究。(2) 人为市场化与自发市场化不相等,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市场运行紊乱,也就是说SM/AM或图5中的角∠EOM存在一个值域,在值域内市场运行正常;在值域外时常功能紊乱。该值域的上下限的值为多少值得研究。(3) 任由自发市场化作用将导致完全竞争市场成为垄断竞争市场,再到完全垄断市场而使市场化进程倒退,即产生市场化进程自动倒退现象。如在图3中自发市场化JX向上运行到某阶段后将偏向SM轴,出现向后弯曲现象,何时开始出现自发市场化向后弯曲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卢中原,胡鞍钢. 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 经济研究,1993,(12).

[2]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 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3]The Fraser Institute. 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 2005 Annual Report[EB/OL]. ,2005.

[4]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006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EB/OL]. http:///research/features/index/chapters/htm/,2006.

[5]陈宗胜等. 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刘树杰. 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判断的方法与结论[J].中国物价,1997,(9).

[7]王冰. 现代市场理论[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8]方兴起. 市场经济宏观分析[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9][英]迈克尔・佩罗曼. 资本主义的诞生[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张大军,白津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吴敬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12]董辅i. 用辨证的眼光看市场经济[M].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13]彭纪人. 小岗村今昔[J]. _员,2003,(2).

[14]林毅夫,蔡P,李周.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M].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

相关文章

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

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 目前,影响通用航空安全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薄弱,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飞机老旧、维修设备落后等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整体从业人员尤其是飞行、机务人员缺乏,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二是大部分...
资料大全2019-04-07
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

ceo工作经历模板范文优选15篇

ceo工作经历模板范文 第一篇工作时间:2015-05到2016-06工作描述:1、负责董事长的文件、档案、办公资产管理;2、做好董事长办公会议和其他会议的安排、主持工作以及记录汇总。做好决议、决定等...
资料大全2018-04-04
ceo工作经历模板范文优选15篇

七月与安生

七月与安生《七月与安生》围绕都市中两女一男展开。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因命运的安排,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这注定将成为一场悲剧,这是一段是属于两个女孩的成长记录史,价值观的不同造成了两人生命方式的大相径...
资料大全2018-04-02
七月与安生

一棵如意树

从前,有一个走得筋疲力尽的旅行者来到了一棵树下,坐在树荫里休息.他不知道那是一棵具有非凡魔力的树.它的名字叫做...
资料大全2016-04-03
一棵如意树

导游欢送词

导游欢送词1各位朋友: 一路颠簸,大家辛苦了。马上就要回到自己温馨的家,就要见到自己的亲人了,哈, 我看到大家的精神都回来了。出门几天,各位朋友可能都有这个体会,离家越远,回家的愿望就越强烈,哪怕走到...
资料大全2011-05-03
导游欢送词

小三插足离婚范文大全推荐6篇

小三插足离婚范文大全 第一篇  男方姓名:  出生年月:  民族:  身份证号:  住址:  女方姓名:  出生年月:  民族:  身份证号:  住址:  双方于 年 月 日在____区人民政府办理结...
资料大全2012-03-02
小三插足离婚范文大全推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