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推荐6篇)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一
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博物馆是一个展示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的场所,通过观赏展品和参观展览,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博物馆让我对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通过展品和展览,我可以亲身感受到古代文明的繁荣和辉煌。例如,在一个古代文明的展览中,我看到了精美的陶瓷器和雕塑,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的艺术水平,还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通过观赏这些展品,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亲眼目睹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风俗。这种亲身体验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博物馆让我对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品。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各个文化的独特之处,还让我明白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财富。例如,在一个非洲文化展览中,我看到了非洲原始部落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它们独特的风格和形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观赏这些展品,我意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最后,博物馆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通过观赏这些艺术品,我学会了欣赏艺术的美感和表现形式。例如,在一个绘画展览中,我看到了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绘画作品,它们通过色彩、构图和线条的运用,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创造力。通过观赏这些作品,我对绘画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总的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一次充实且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观赏展品和参观展览,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历史、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它们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参观博物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体验。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二
博物馆是一个宝库,一个展示人类文明智慧的场所。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博物馆的魅力和意义,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首先,博物馆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观赏展品和参观展览,我可以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变迁。例如,在一个古代文明的展览中,我看到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文化,还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通过观赏这些展品,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亲眼目睹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风俗。这种亲身体验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博物馆让我对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品。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各个文化的独特之处,还让我明白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财富。例如,在一个亚洲文化展览中,我看到了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传统艺术品和手工艺品,它们独特的风格和形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观赏这些展品,我意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最后,博物馆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通过观赏这些艺术品,我学会了欣赏艺术的美感和表现形式。例如,在一个绘画展览中,我看到了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绘画作品,它们通过色彩、构图和线条的运用,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创造力。通过观赏这些作品,我对绘画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总的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一次充实且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观赏展品和参观展览,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历史、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它们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参观博物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体验。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三
结束了中山纪念堂的参观,时间尚早,我们爷孙俩步行来到西汉南越王墓参观。
还是06年我参观过南越王墓。它位于市区北部象岗山,和著名的越秀公园仅一路之隔。南越王墓是1983年考古发掘的岭南规模最大的唯一的汉代石室墓。出土文物一千余件(套),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和文化概况,是最著名、最有价值的一处古迹,被列为我国二十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保存有完好的古墓原址,以及内涵丰富的汉代文物。来广州我觉得应该带着小孙子到这里参观,了解南越历史,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南越王墓占地面积不大,整个博物馆挤在周围的高楼大厦间。大门临街,需要走上十几级台阶。馆内设三个展区:临街的三层综合陈列楼、古墓原址、主体陈列楼。
我们爷俩来到这里,购买了参观券,在馆前留影后,拾阶而上,就进入馆内参观。也许临近闭馆还有一个多小时,参观的人不多。综合陈列部分已经没有什么活动,没有参观。我们继续爬楼梯,大概上三层楼,到达第二部分墓室位置,参观了墓坑。
南越王墓这是岭南地区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石室墓,共有七室,面积一百多平方米。墓室的占地面积很小,墓坑是掏空山岗建的,主要是用石料。墓坑不算大,可随葬品挺多,包括活人妻妃、仆人十多人以及几千件随葬品。
走出墓坑,我们来到主体陈列室,这里由五部分组成:南越文帝、主室瑰宝、墓中殉人、御库藏珍、钟鸣鼎食。展出的文物荟萃有青铜、铁器、陶瓷、玉枕、龙袍雕刻等文物饰品,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文物集历史、知识、艺术于一体,透视了古时的历史渊源,可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景象。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精神,是劳动人民在在物质、精神、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展示。几千年的文明成果真是丰富多彩,辉煌灿烂。深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参观后感到在这狭小的墓坑里,竟有如此丰富的文物,从日常生活用品、印章、饰品到兵器应有尽有,反映了古代帝王生活是多么奢华无耻。墓主人的陪葬品也令人触目惊心,除了他的妻室,还有很多仆人,甚至小孩,可见古代封建帝制统治的残酷。
我们走出主体陈列室,又来到一古炮台,参观了这里陈列的古炮,稍作休息,便启程返回。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四
姥姥家附近有一座宏伟的博物馆,虽然路过无数次,但还没进去参观过,所以,一直很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宝贝呢?今年春节,爸爸妈妈都放假,于是,我们一家人终于有机会去博物馆看一看了。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一下子就被大厅里巨大的动物雕塑震撼到了,最大的有2层楼那么高,外观很像大象,却又披着大象所没有的长长的、厚厚的毛,它究竟是什么动物?它来自哪里?现在又哪里呢?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走进了一楼展厅,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原来,我们生活的这篇广袤的松辽平原,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一片海洋,经过一次次的地壳运动,又演变为古大湖,今天的东北,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这几个城市,在几百万年前都还是大湖的一部分,这个曾经的古大湖比现在的青海湖还要大十倍。经过一次次的地理变迁,古大湖面积逐渐缩小,湖水逐渐干涸,渐渐才露出陆地,形成东北的平原、湿地和湖泊。后来,人类的出现、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生活的城市。
但是,大厅里的动物到底是什么呢?到了三楼展厅,答案终于揭晓,通过展厅里巨大的动物化石和考古学家复原的动物模型,我了解到,这种像恐龙一样巨大的生物原来叫猛犸象,成熟的猛犸象体长有6-7米,体高4-5米,体重7-8吨!它们在几百万年前就生活在我们脚下的这篇富饶的土地上,它们来自美洲大陆,经过很多年、一代代的迁徙才逐渐来到中国东北,但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的时候,这个物种却从地球上消失了!虽然有人类猎杀、火山爆发、气候变暖等假说,但关于猛犸象的灭绝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不过,我相信,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包括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猛犸象的灭绝一定会找到答案!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动物,防止气候变暖,才能使得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不断的生存、繁衍下去!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五
徐州博物馆创建于1960年,坐落在徐州市南风景秀丽的云龙山北麓,是一座现代化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进入大门,沿着一条长桥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陈列楼了。进入一楼,便来到了“徐淮初曦”展区。“徐淮初曦”,意思是“徐州地区的人类文明的曙光”,这里陈列着徐淮大地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朝三千年间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铜器。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两把战国时期的青铜剑了。虽然已经过了几千年,但是这两把剑仍然保存完好,丝毫没有锈蚀的痕迹。听导游说,这两把剑里含有合金的成分,这种制作工艺在当时是极为精湛的。我不由地佩服起当时的劳动人民,真不知道他们是用了怎样的智慧才设计制作出如此精巧的东西。此外,这里展出的秦朝的“空心砖”也很有特色。人们常用“秦砖汉瓦”来泛指古代的文物,秦人烧砖也确实别有奇功。这块秦朝的空心砖,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顺着楼梯走上二楼北厅,便来到了“天工汉玉”展厅。这里展出了徐州出土的玉器珍品130余件,代表我国已出土汉玉的最高水平。进入展厅后,我们便被静静地躺在橱窗里的“金缕玉衣”所吸引。这件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衣长约175厘米,用金线串缀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玉片组成。这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细的玉衣。虽已历经三千年风霜,这件玉衣仍然光鲜亮丽,丝毫看不出岁月留下的痕迹。玉衣上每一片玉片的制作工艺都非常精细,而且保存完整。玉片表面光洁度很高,打孔非常规范、整齐,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镇馆之宝。
博物馆的三楼是“俑偶华采”展区。这里陈列着徐州出土的陶俑精品210余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汉俑朴拙凝重,北朝俑清秀端庄,隋唐俑丰满雍容,展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尚。在众多的俑偶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西汉时期的陶舞俑。他们的身体随着舞步呈现出s形,听说这种舞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翘袖折腰舞”呢!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被吸引了呢?“百闻不如一见”,那就请你亲自来看一看!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六
在北京住惯的我,来到苏州学习生活,感觉一切那么新鲜。紧张的学习之余,我十分喜欢到苏州各处游玩。
前几天,我和姥姥参观了苏州革命博物馆。拾级而上,“苏州革命博物馆”几个金色的大字闪闪发光,令人肃然起敬。沿着参观路线的指引,我参观了序厅、“近代苏州社会”、“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六个展厅。这里真实记载了苏州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留下了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艰难曲折革命斗争的串串脚印,歌颂了苏州人民为解放而英勇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的丰功伟绩。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活跃在江南,看着展柜中简陋的武器,再看到缴获的日军的战刀,真是不可思议。不过看到老百姓纷纷捐出的布鞋、棉衣和写有“杀尽倭奴”字样的报纸……想到去过的沙家浜,眼前仿佛看到日军陷在人民的海洋战中,这一切又都顺理成章了。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展厅的一块课桌面大小、黑黝黝的钢板,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窟窿。这是什么呢?带着疑问,我迫不及待地看起介绍,原来这是渡船钢板,“1949年4月下旬,军人在渡长江的战斗中,为了保护艄公,在渡船艄公的前方安放钢板,用来阻挡敌人的子弹。”我不禁感叹:这真是一块生命之板呀。军人一心为老百姓,钢板上那么多窟窿眼,足见敌人的火力多么强,战斗多么激烈呀,可他们找了一块钢板挡在艄公前面,而不挡在自己的面前。而当时艄公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帮助士兵顺利渡过了长江,同样了不起。他们互帮互助,顺利渡过长江,把天堑变通途,把不可能变可能。一件件真实的物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咱们的党与群众,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中都体现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情感。
夕阳西沉,我和姥姥走出革命博物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繁华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不禁喜爱上了这座具有两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城。我想趁着到苏州后的第一个暑假,再好好领略这座魅力城市的迷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