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合奏欣赏心得(推荐3篇)
民乐合奏欣赏心得 篇一:深入体验中华音乐的魅力
在近期的一次音乐会上,我有幸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的民乐合奏表演,这让我对中华音乐的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体验。
整场演出以古筝、琵琶、二胡、笛子等传统乐器为主,演奏的曲目涵盖了古典、民间、现代等各个时期的作品。一开始,舞台上的演奏家们穿着传统的华服,栩栩如生的音乐声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宫廷之中。他们的技巧娴熟,音乐表达力强,将每一个音符都演绎得十分动人。
其中一首《广陵散》的演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奏家们将乐曲中的悲伤和忧愁表达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我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到了曲调中情感的流淌。这首曲子让我体会到了中华音乐的深邃和博大精深。
此外,另一首《春江花月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奏家们通过音乐将这个名篇中的景色和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来,让我仿佛置身于春江花月的美丽之中。曲调中流转的琵琶声和古筝声,仿佛在我耳边轻轻吟唱,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场民乐合奏表演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音乐的独特之处。民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曲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欣赏民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这次音乐会中,我不仅仅欣赏到了精湛的演奏技巧,更感受到了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民乐合奏给我带来了一种心灵的震撼,让我对中华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只有通过深入的体验和欣赏,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中华音乐的魅力。
民乐合奏欣赏心得 篇二:民乐合奏的韵律美与文化传承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民乐合奏表演,这次音乐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欣赏这场合奏表演,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音乐的韵律美与文化传承。
整个音乐会以古筝、琵琶、二胡、笛子等传统乐器为主,演奏家们的技艺娴熟,音乐表达力强。他们将每一个音符都演绎得十分动人,让人仿佛置身于中华音乐的世界中。
其中一首《山水之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曲子以悠扬的曲调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美丽,让人仿佛看到了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演奏家们通过乐器的各种技巧,将这种美丽完美地表达出来。音乐中的山水意境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外一首《渔舟唱晚》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奏家们通过音乐将渔舟行于江上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我耳边响起了渔夫的歌声。曲调中流转的古筝声和二胡声,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
这场民乐合奏表演让我深刻体验到了中华音乐的韵律美与文化传承。民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曲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欣赏民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更能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这次音乐会中,我不仅仅欣赏到了演奏家们的精湛技艺,更感受到了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民乐合奏给我带来了一种心灵的震撼,让我对中华音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相信,只有通过深入的体验和欣赏,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民乐的韵律美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民乐合奏欣赏心得 篇三
民乐合奏欣赏心得
中国乐器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造型精美,古色古香;且品种繁多,中国各民族的乐器约有近五百种。每件乐器都能发出美妙的东方民族的乐音,令世人为之瞩目、神往。
我们把由多种乐器演奏,不论是齐奏型织体还是多声部型织体的演奏,称为合奏。民乐合奏实用性强,绝大部分和人民群众风俗生活结合在一起。如过年过节、婚丧嫁娶、迎神赛会等等活动,都有民乐合奏的存在。合奏乐的种类有如下几种:宫悬乐、丝竹乐、吹打乐和民族管弦乐。其中宫悬乐按中国古代的乐器悬挂制度而得名,包括编钟编磬,代表作有编钟乐《楚商》等。
“丝”和“竹”是周朝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如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如笛、箫、笙等。丝竹乐值得是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的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丝竹乐合奏具有“柔、细、轻”的音乐特征,其包括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和福建南音等。江南丝竹乐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一带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江南丝竹是民间风俗音乐,多与民间的婚丧喜庆及庙会活动联系在 一起。其音乐风格清新活泼,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慢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和《四合如意》是其八大名曲。
吹打乐合奏是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其包括苏南吹打、浙东吹打和山东鼓吹等;而民族管弦乐是由吹、拉、弹、打四类乐器结合而成的大型合奏形式。其中吹管乐器有梆笛、曲笛、笙、箫、唢呐等;拉弦乐器有高胡、二胡、中胡、革胡、低音革胡等;弹拨乐器有柳琴、琵琶、阮、扬琴等;打击乐器包括各种鼓、锣、钹等。代表作有《将军令》等。 中国民乐合奏曲目繁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等等。在之前的中学音乐课上就曾经欣赏过《春江花月夜》。尤其是在高中学习了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后,光是见到这个标题就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美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诗共三十六句,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在线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城画卷,同时寄寓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将真事儿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形象之中,营造出了一个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堪称千古绝唱。而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自琵琶曲《夕阳箫鼓》,原意表达一位江上思妇的哀怨离愁,改变后的乐曲主题有所改变,成了描绘夕阳西下、云破月来、渔舟唱晚的山水乐曲。乐曲用二胡、琵琶、古筝、洞箫、钟、鼓等乐器演奏。全曲中没有一件乐器是从头演奏到底的,但全曲又是一气呵成,并无断线之感。
《春江花月夜》全曲共分十段,每段都带有小标题,符合我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这十段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棹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不论从总标题,还是从前九个小标题,抑或从乐曲演奏、音乐本身,都充满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味。意境悠远、镌满诗情、极富画面感、音韵充满想象的张力、诗画乐一体,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照点。而这一切,也都鲜明地体现在了《春江花月夜》这首民族性的乐曲中。
其中,第八段桡鸣远濑和第九段诶乃归舟是全曲的高潮段落。这两段旋律基本相同,主要以两小节一为单位的音型加以递升、递降式的模进,音乐从轻、慢开始,渐渐加快速度、力度,形成一种具有推动力的起伏,情绪也越来越欢快、热烈,最后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形象地描绘出在月移星稀、夜色深沉之时,江中游舟纷纷尽兴而归,橹声、水声混成一片的此起彼伏的生动情景。高潮以后,这一乐段也以合尾乐句结束。
第十段尾声,归舟远去,万籁俱寂,由琵琶、二胡、大胡和箫奏出十分优美的旋律,这也是合尾乐句的`变化。夜深了,欢乐喧闹的春江现在变得那样地宁静和美丽,惟有那银色的月亮俯视着这青山绿水,随着低音大锣的轻轻一击,乐曲余音袅袅地结束在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之中欣赏完整首乐曲,感受颇深,不禁为之震颤,为之动容。《春江花月夜》整首乐曲情景交融,描写、叙述、抒情、写意井然有序。在推动月思发展时,乐曲多用转折,十段音乐,每段即为一转,每一转均能转出新的意境。从夜月初生到夜深月斜,镜头频频转换,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月夜的宜人景致:时而是微风拂面,明月清澄;时而是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时而是清波荡漾,天水一色;时而是激浪拍岸,潮水涌动;时而是钟鼓声声,渔歌悠悠直至夜阑人静,留下一缕箫声似断似续地在夜空中萦绕。
全曲风格婉约妩媚,清秀细腻,各种乐器搭配得体,进退有序,互相搀扶牵引,前后照应,浑然一体。乐曲用二胡、琵琶、古筝、洞箫、钟、鼓等乐器演奏。全曲中没有一件乐器是从演奏到底的,但全曲又是一气呵成,并无断线之感。其中琵琶着重用于模拟江楼钟鼓、急浪拍岸之声;二胡着重表现绵邈的思绪与曲终人不见的淡远之情;古筝着重模拟跳荡的或舒缓的流波之声;洞箫表现舟子唱渔歌时的悠扬声音;钟声传出静谧的气氛;鼓音又增加了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气势。诸种乐器在演奏乐曲时或简或繁,或停或续,或高或低,或正或反,或短或长,或合或分,有机组合,变化纷呈,既各尽其能、千姿百态,又表现着同一主题,使乐曲美妙动听。
从上世纪50年代民族乐队建制以来,中国的民乐合奏作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题材从单一到丰富多样,产生了大量不同体裁和形式的民乐合奏作品,虽然已经从起初的萧条发展到了繁荣。但时至今日,再看民族乐团的发展却令人堪忧,现代各种音乐的冲击和当前各种文化的影响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民乐的发展,除了让更多孩子了解民乐、欣赏民乐、学习演奏民族乐器之外,我们也应该探索新的途径,如将流行音乐元素融入民乐合奏作品创作中去,在保留经典的同时,不断创造出与时俱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