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读书心得(精简3篇)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 篇一
《中国史纲》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历史脉络的著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史书,更是一本启迪思维的指南。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底蕴和智慧,也对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分析,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使得复杂的历史变得清晰可见。我从中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迁,同时也了解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这些知识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理解。
其次,这本书的阅读给我带来了对历史思维的启发。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历史并不仅仅是一堆事实的堆砌,更是对事件本质和规律的思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性。这让我反思自己对待问题的方式和思考的深度。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我明白,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该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这本书引发了我对价值观的思考。通过阅读《中国史纲》,我对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强调仁义道德、孝悌忠信等,这些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我深刻理解到,价值观对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碎片化,使得我们需要反思和审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并保持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继承。
通过阅读《中国史纲》,我不仅仅加深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历史是我们的经验之源,它不仅仅是过去,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塑造我们自己的人生。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 篇三
《中国史纲》读书心得
内容简介: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亦常作笔名。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写有《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使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梁启超的激赏。后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了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张荫麟与夏鼐、吴晗和钱钟书并称“清华文学院四才子”;被吴宓称为“梁任公第二”;梁启超首次与他相见,也赞叹为“天才”。
张荫麟,除了一本未完成的教科书,张荫麟似乎再没留下什么。这本不到16万字的小册子便是《中国史纲》。但这本薄薄的作品不幸成为作者终生的绝唱。“卢沟桥事变”后,张荫麟不得不搁笔,当时刚写到东汉建立。直至他5年后病逝于贵州遵义浙江大学,《中国史纲》也只是更新了序言部分。
《中国史纲》一书包涵序文、十一章和最后的附录三部分。作为文章主体的十一章,作者着重讲述了自中国史的黎明商朝起,到西汉王莽改制失败与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这一段的历史事件。附录主讲了东汉前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北宋从建立到宋神宗这一时期的一些历史。
在主体的十一章中,作者将大量笔墨(前6章)用于写前秦以前的历史,又将其中的四章用于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个方面。
读后感:
张荫麟先生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著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这本教科书,除文笔优美之外,“运思情深意远”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给予的另一评价。这位通史学者认为,只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可以与之媲美。
这本书第一章: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中突破了以往中国史书喜欢从远古时期的炎帝、皇帝说起的做法,而是有理有据的从有文字记载的商代开始记述,商以前的.历史仅略述。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大量严肃的语言,不注重考证,也没有大量的引用原文,而是以作者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事件。虽然仅仅是简略介绍了商至汉的历史,但是却为我们描绘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简洁明了,可读性强。
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张荫麟先生的历史观点:第一,从价值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历史的效益问题,涉及到制约史学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读者。不能伤害历史的科学性。张荫麟说:“一个健全的文化就是能使一切最后的价值都得
到和谐的发展,都并育而不相害的文化。”因此,一个健全的历史学,不但要求真,亦要求美。史学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就必须具有艺术功能。第二,张荫麟认为,客观历史本身是史学艺术功能的自然基础。第三,张氏谈到了历史的隐喻问题,即艺术性的修辞手法在史学中的地位问题。他说:以史事为直比或隐喻即狭义之所谓用典。此种修辞之技术若用之而洽切清新,明易不诡,则实足以沟通幻想或现实之美与史界之美,而予一意义以深远而丰富之背景。近人以典故为文病,相戒为用,此实一新式“塔布”,其由来则矫枉过正而昧于历史之美学价值也。对于这本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如:熊十力说:“荫麟方在盛年,神解卓特,胸怀冲旷,与人无城府,而一相见以心。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王芸生称“张荫麟是中国学界的一个国宝。……他的中国文学受教于王静庵先生(国维),西洋文学受教于吴雨生先生(宓),……为梁任公先生所赏识。他不仅文史淹博,哲学的素养尤深。”
可惜天忌英才,1942年10月24日凌晨3时,张荫麟在贵州遵义病世,享年37岁。他死后,钱锺书《伤张荫麟》诗中说:“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谲诡。绝知无佳讯,未忍置不视。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纸。”
陈寅恪写有《挽张荫麟二首》,曰“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
朱自清《挽张素痴》一诗慨叹:“妙岁露头角,真堪张一军。书城成寝馈,笔阵挟夙云。勤拾考工绪,精研复性文。淋漓修国史,巨眼几挥斤。”
张荫麟一生温文尔雅,注重理性对学术严肃批评,受人尊重,不失为我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