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马雪莲【实用3篇】
读书心得马雪莲 篇一:探索人性与命运的《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这本书通过主人公太宰治的自述,展现了一个痛苦而颓废的灵魂。我在读完《人间失格》后,深深被其中所探讨的人性和命运的主题所触动。
首先,《人间失格》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太宰治的故事,使读者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太宰治在小说中描述了自己的酗酒、吸毒等自我毁灭的行为,展现了一个堕落的灵魂。他对于世界的绝望和对人生的无助感,让我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宰治通过描写自己的朋友们和与他们的交往,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他的朋友们有的善良而宽容,有的冷漠而自私。他们对太宰治的态度和行为各不相同,正是这些人物形象的构建,使得小说更加真实而饱满。
最后,小说中的情节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太宰治在小说中描述了自己的一次自杀未遂,以及对死亡的不断追求。这些情节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太宰治之所以选择自杀,是因为他对人间的失望和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绝望。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困惑,但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并找到自己的出路。
通过阅读《人间失格》,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也对人性和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还给了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我相信,只有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读书心得马雪莲 篇二:用幽默与智慧透视人性的《三体》
《三体》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通过对外星文明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交织的描写,这本书展现了一个充满幽默与智慧的人性透视。
首先,《三体》以科幻的形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宇宙观。在这个宇宙观中,地球面临着外星文明的入侵威胁。小说中通过描写人类的反抗和求生过程,展示了人性的善良与勇敢。同时,小说中的外星文明也展现出了不同的人性特点,有的善良而友好,有的冷酷而残忍。通过对比和对照,小说给我们带来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其次,小说中的幽默元素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刘慈欣在书中巧妙地运用了幽默的语言和情节,让读者在沉重的情节中得到一丝轻松和愉悦。这种幽默不仅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还让人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中的人性探讨。
最后,小说中的智慧元素也让我深受启发。在面对外星文明的威胁和挑战时,人类通过智慧和科技的力量,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让我意识到,智慧是人类的重要武器,也是人性中最宝贵的财富。通过阅读《三体》,我更加明白了智慧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也对人性的智慧和创造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三体》,我不仅开拓了视野,还对人性和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不仅带给我科幻的乐趣,还让我思考人类的未来和人性的真谛。我相信,只有通过对人性的透视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读书心得马雪莲 篇三
读书心得马雪莲
这种向上的感觉真好--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乌市第三十四小学马雪莲
您去过北京吗?如果去过,那您一定去过天安门、去过长城、去过鸟巢、去过故宫、去过…,那您去过我今天去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也许您会问这是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吗?不,不是,它是我崇拜的老师--华应龙老师工作的地方。我久久地伫立在学校门口,思绪万千。记得从参加工作起,我就能从各种教学杂志上看到一些沁人肺腑的文章,我留意了作者的名字,发现大部分源自同一人之手--华应龙。后来再在杂志上看到华老师人文章,我像拜读老朋友文章似地专注浏览,时间久了华老师的教学思想潜移默化地指导着我的教学。我多么希望能现场听听华老师的课啊!没想到机会终于眷顾了我,而且还有两次机会,第一次听华老师的课是2008年7月《圆的认识》,第二次听华老师的课是2010年1月《我会用计算器吗?》。读了华老师的文章,听了华老师的课,在我的心中只有一句话呼之欲出--华老师,您就是数学。顶着骄阳,我汗流浃背地赶去中关村书城买下了这本向往已久的《我就是数学》,像婴儿见到久别的母亲如饥似渴地吸吮着乳汁,我贪婪地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华应龙老师从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生活感悟六个方面写下自己的教学随笔,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的老师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一篇篇来自教学实践的真实短文,不仅操作性强、实用性强,而且作者文化底蕴丰厚,文中常常引古论今,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学色彩,使人想读,而且爱读。读完全书,我感觉仿佛每个章节的背后都蕴藏了无穷的玄妙,让人怀着更为真切的敬畏之心,希望走近作者、走进课堂。这本书是华老师前20年教学生涯的一个求索、思考和总结,也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动力。
"开卷有益"是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课前慎思"篇中,华老师的--阅读:一种积极的偷懒。给我指明了前进和方向。阅读中的偷懒,偷来了技巧,偷来了观点,偷来了方法,偷来了思想,偷来了习惯,也偷来了自己的进步。是啊,在我的生活中可不就缺少这种"偷懒"吗?华老师的阅读是一种偷懒,一种积极的偷懒,这种偷懒不是敷衍工作,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工作,是对工作的一种近乎虔诚的热衷。将华老师的`这种"偷懒"进行到底,是我今后生活的"业余生活"之一。对于教师来说,阅读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积累和更新,更与我们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紧密关联着。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也是发展教育事业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阅读--实践--反思-
-阅读,通过这四个环节,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课中求索"篇里的"千金难买回头看"。当学生抄完数据和运算符号,提醒他们"千金难买回头看"--核对一下抄写是否正确,可以积淀下严谨、负责的品质。当学生解完一道题时,提醒他们"千金难买回头看"--"一定是这样吗?""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就能潜滋暗长。一节课结束,提醒学生"千金难买回头看"--"这节课我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就在其中达成和提升。"千金难买回头看"不仅仅是回顾,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它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习惯和智慧的养成。我想说:华老师,你真高!一句古诗就能让学生及时调整前进的方向和步伐。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华老师说,剩下的没有了成绩,那会是什么呢?应该有心态,有思维方式,有行为习惯.那么,我们在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时是否就该想一想,问一问:自己的教学除了知识,还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我也像华老师的"千金难买回头看",看一看发现,自己真的给学生留下的知识比其它的都多,感谢华老师的一句话提醒梦中人,"过程和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座航标式的话将引领我今后的教学之路。
"课后反思"篇中--我在课堂,有感于华老师教了25年,教材上了一遍又一遍,可是每每备课时,他还总喜欢问:"为什么要这么做?""真应该这么教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法?"。在上课前还在想:"今天的课堂上又会有什么故事呢?"一踏进课堂就没办法不抵抗课堂的魅力,使出浑身解数来解谜。就是这样一个名师,还会在课后畏自己的才疏学浅,应对不当,准备不足,故步自封。在数学的教学之路上,每一位老师都进行了许多探索,做了很多思考,而其中教学反思是每位老师都会认真对待的,而华老师的反思与众不同,他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实践。所以我们才看到他上课时的应对自如,妙语连珠。由此,我也终于明白,华老师为什么不愧于一代名师的称号。虽然我已从教数年,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这与不够重视反思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反思,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敲,具体地对于某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能力的基础,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从一个新手教师走向成熟型教师。
"生活感悟"篇里"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华老师的观点,知识是容易教授的,技能是容易训练的,但精神和灵魂的成长却需要"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的,教育像农业一样需要信任,需要宽容,需要耐心,需要期待,需要守望。农民庄稼长得好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思绪万千,华老师精彩的课堂让我流连,温暖的故事让我赞叹,真实的感悟让我共鸣。华老师的生活是积极向上的,华老师工作是积极向上的,华老师的学习是积极向上的,这种向上的感觉真好。它感染了我,让我在喧嚣的旅行中,看完名山名水,收拾我的心情,在灯下夜读,任时光悄悄流淌,我的心徜徉在书中.
最后用华应龙老师给数学老师的十条建议作结尾,我将紧紧以十条建议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1、居高临下驾驭教材
2、每天5分钟的口算
3、每周1篇数学周记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5、倡导学生个性思维
6、重视学生动手活动
7、多让学生表达交流
8、合作突出思维碰撞
9、加强少数差生辅导
10、作业设计新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