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报告的特点

  1、内容的汇报性: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2、语言的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法。

  3、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领导提供依据, 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 属于单向行文。

  4、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 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 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5、双向的沟通性: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 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 了解下情, 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二、产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7篇)

  报告的用途逐步扩大,用于新产品开发、投融资、公司发展规划、年度发展等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产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1

  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类市场及餐饮类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由本市某大学承担,调查时间是20xx年7月至8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2000户。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该大学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专门调查部分

  (一)酒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1、白酒比红酒消费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费;二是商家做广告也多数是白酒广告,红酒的广告很少。这直接导致白酒的市场大于红酒的市场。

  2、白酒消费多元化。

  (2)购买因素比较鲜明,调查资料显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质量、包装、广告、酒精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厂商的合理定价是十分重要的,创、求质量、巧包装、做好广告也很重要。

  (3)顾客忠诚度调查表明,经常换品牌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32.95%,偶尔换的占43.75%,对新品牌的酒持喜欢态度的占样本总数的32.39%,持无所谓态度的占52.27%,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3.4%。可以看出,一旦某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厂商应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创上狠下功夫,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4)动因分析。主要在于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其次是广告宣传,然后是亲友介绍,最后才是营业员推荐。不难发现,怎样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怎样做好广告宣传,消费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将直接影响酒类市场的规模。而对于商家来说,营业员的素质也应重视,因为其对酒类产品的销售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饮食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一些饮食消费场所和消费者比较喜欢的饮食进行,调查表明,消费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消费者认为的酒店不是选择,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的酒店,消费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档的,这与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是相适应的,现将几个主要酒店比较如下:

  2、消费者大多选择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围,有一定的区域性。虽然在酒店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例如,长城酒楼、淮扬酒楼,也有一定的远距离消费者惠顾。

  3、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如对手抓龙虾、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宫爆鸡丁的消费比较多,特别是手抓龙虾,在调查样本总数中约占26.14%,以绝对优势占领餐饮类市场。

  4、近年来,海鲜与火锅成为市民饮食市场的'两个亮点,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的消费量也很大。调查显示,表示喜欢海鲜的占样本总数的60.8%,喜欢火锅的约占51.14%,在对季节的调查中,喜欢在夏季吃火锅的约有81.83%,在冬天的约为36.93%,火锅不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场,在夏季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本市的火锅店和海鲜馆遍布街头,形成居民消费的一大景观和特色。

  三、结论

  1、本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还不算太高,属于中等消费水平,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相当一部分居民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2、居民在酒类产品消费上主要是用于自己消费,并且以白酒居多,红酒的消费比较少,用于个人消费的酒品,无论是白酒还是红酒,其品牌以家乡酒为主。

  3、消费者在买酒时多注重酒的价格、质量、包装和宣传,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持无所谓的态度。对新牌子的酒认知度较高。

  4、对酒店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中档消费水平上,火锅和海鲜的消费潜力较大,并且已经有相当大的消费市场。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2

  目前我国手机产业在市场快速发展的依托下,继续持续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而手机商也在极力的至于手机的创新,追求更加的与众不同,以至于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这时候智能手机就顺应时代的潮流而问世了。谷歌安卓系统的HTC、苹果IOS系统Iphone顿时风靡全球。在中国市场有力的挑战了诺基亚的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不想落后那么就务必得创新,务必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国产手机虽然取得了群体性的突破,但系统、品质、营销、宣传等都跟不上国外品牌,占领市场份额的优势很弱。国产魅族就顺应时代呈此刻消费者面前,让所有的国产手机商有了借鉴的榜样。不可否认的魅族手机的宣传很到位、很成功。但宣传的成功并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在真正的开售日开始,魅族手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显示出来了。于此基础上,在各种渠道从魅族手机的营销、优势、产品、库存多个方面上进行了资料搜集,并保证执行操作的简易性与客观性,最后对问卷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借以了超多数据与图表,以此更加全面地阐明问卷的具体状况,得出更加精准与富有代表性的结论。

  调查背景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xx年我国手机产量6.19亿部,占全球手机产量的49.9%;截止到20xx年5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经到达7.96亿户,并继续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是从国内手机市场的品牌占有状况看,国产品牌的手机只占28.2%,中国的手机市场依然是海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20xx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将接近1600亿,智能手机、音乐手机、3G手机将成为未来5年市场发展的亮点。

  中国手机市场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产品及市场层面的竞争相当激烈,产品同质化、价格战及渠道下沉是最直接表现,厂商竞争重点也由争夺市场份额向追求利润转移,手机市场竞争全面升级。与此同时,手机核准制取消以及中国3G手机市场即将启动加速手机市场竞争全面升级,一方面体此刻优势品牌份额集中及众多中小品牌份额分化,另一方面体此刻厂商、运营商、渠道商及零售商之间的博弈由竞争向竞合发展。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小组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使用了标准化的问卷程序。问卷以一般性问题开始,而后随着问卷深入,问卷更为具体。问卷的一大特色是我们采取逻辑的跳跃式问题,让回答者减轻负担,也方便于我们最后的统计工作。让负责人按时收回问卷,小组成员人工进行统计。本次调查发放了120份问卷,实际收回了110份。

  调查结果及分析

  ZDC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市场上,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五大品牌累计获得94.8%的关注份额,用户对手机品牌的关注高度集中。诺基亚、三星、HTC位居前三甲,仅三大品牌就累计占据超过六成的关注比例。而智能机市场占有率方面,根据最新的数据,三星在20xx年第三季度仍然是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占领了14.6%的市场。而苹果从今年第二季度的13.3%下降到第三季度的10.4%,苹果公司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首次出现下滑。最近几年国产手机的强势崛起给了手机市场巨大的冲击,一些国内手机开始崭露头角,具有必须的竞争优势。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3

  制药行业被认为是资金雄厚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对外,在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下,跨国制药企业正虎视眈眈,包括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国医药企业,已相继在我国抢滩设点。对内,改制以及gmp认证等问题又使当前的医药企业忙得不亦乐乎。如何在内外夹击的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已成为摆在制药企业面前至关重要的一道坎。而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与服务手段、降低成本正是成功的医药企业得以制胜的“名医良方”。

  制药行业信息化现状

  制药企业一般包括四大类:药品、医疗器械、化学制剂和玻璃仪器。作为典型的连续型生产制造型医药企业,由于生产药品和化学试剂等特殊商品,制药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业特征:如药品类别繁多;编码无规律,有效期须进行严格控制;对专利(配方)有较强的依赖性;销售范围广,各销售片区、各品种的销售情况不易从总体上把握;药品定价影响因素多而复杂,销售终端资源(医院、药店)难以控制;药品更新快,但新品的研发周期长等。

  另外,以药医分离、连锁经营、gsp达标为标志,封闭了近50年的医药产品流通四级批发制被完全打破。在沉重的市场压力下,如何把药品卖出去,成了各家企业经营的核心。因此,机制创新、优化流程、强化管理成了各大制药企业的重头戏。面临一个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势必要启用新的营销模式。因此,从根本上改革管理手段已经刻不容缓,经营和管理必须依托于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来开展。

  医药信息化涉及到哪些软件呢?从药品流通角度来说目前有几个环节。第一个是生产厂家的内部管理,主要涉及到erp系统;从生产厂家到批发企业、配送企业、医院的过程,则涉及到物流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和crm系统等;医院里还有his系统,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据介绍,目前大约20%的大中型制药企业已经实施完成erp的实施,并主要是集中在进、销、存及财务等模块;而大约有50%的制药企业正在推进和实施erp,也基本上集中在供应链、分销、资金管理等领域。从当前一些制药企业实施erp的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企业都是从营销做起。

  制药信息化六大不足

  随着医药流通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全面推行和定点药店的实施,医药领域的信息化开始有较大的发展,但呈现很大的不平衡性,如医院信息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制药企业、医药零售企业的信息化相对于医院落差较大。目前,制药行业信息化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信息化管理机制陈旧。有待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管理数据,来解决企业的信息化机制问题。

  二是配送中心与计算机系统不健全。现代制药企业一般都形成了以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生态链模式,涵盖的终端包括药品零售商、医院等,有的制药企业还有专门的药店零售连锁终端,因此连锁对中国药企来讲是一个非常新的课题,不健全的配送模式跟信息化系统结合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融合。

  三是扩展规模时不顾信息化的能力。在国家宣布扶持组建制药企业百强和销售终端50强的政策下,出现了盲目扩张,而管理系统并没有跟上的现象。

  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

  五是连锁企业缺乏有效的连锁化业务管理系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与分销物流系统缺乏。六是医药企业选择系统的时候,重表面轻内核、重产品轻实施、重产品初期运行轻维护和服务。

  制药信息化九大需求

  东软金算盘营销副总经理杨汉东认为,企业需要的管理软件有九种,中国制药企业最需要物流管理,这是中国企业要走的第一步。物流管理软件可以使企业决策人非常清楚原材料、零配件、成品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毛利及流转录用等情况。物流管理也可以延伸到业务管理,对药店来讲就是药店连锁。

  建立了物流管理以后第二步是生产管理,生产管理一定是在解决了物流管理的基础上进行。

  第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在解决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以后,企业需要在生产和流通的环节中对工作人员的参与时间、实施成本、人员素质、技能需求以及所需的培训项目等进行管理。

  第四是产品设计管理。企业到了一定的规模,非常需要把产品从创意开始,到产品调研、产品设计、产品设置、产品工艺等过程都用计算机管理起来。

  第五是财务成本核算。管理会计是企业最需要的,只有在对物流成本管理很清楚,对人力成本的分析也很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财务成本核算。产品设计管理软件也要在财务成本核算软件之前实行,这样就使企业的每一项投入都可以非常精确地计量。财务成本核算不仅需要对具体的物品、生产、人员进行管理,还要对市场调研、市场开拓、资金成本、固定资产管理等企业相关成本进行管理。

  第六是财务报告。中国加入wto以后对财务报告有很大需求,因为各个国家的会计制度完全不一样,同样一张票在各个国家的财务属性可能完全不一样。现在香港就有这种企业,它会花几百万港币把凭证在香港重新做,因为内地的情况根本不符合香港财务制度的要求。

  第七是财务报告分析。企业通过财务报告分析软件,使企业领导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单位的财务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第八是企业决策分析。企业领导需要经常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决策分析,决策分析的数据必须及时、准确,分析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

  第九是企业资源管理软件,即erp,然后进行电子商务建设,建立健全的医药生态链信息化系统,这是最后一步建设系统。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4

  油茶是我们会同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的一种木本资源,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且较其他油种有绝对优势和保健特点的绿色食品,食用和工业经济价值巨大。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打造其系列精品,对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最近,我们对会同县油茶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感到发展油茶产业大有可为,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做大做强,并培育成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

  一、油茶产业处于日渐萎缩的尴尬境地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而湖南是全国油茶主产地,湖南的油茶面积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40%,常年产油量达5-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会同素有“广木之乡”的美誉,油茶、油桐一直是我县的拳头农林产品,曾经名噪一时的“洪油”就包含了茶油,吸引了众多客商和友人慕名前来采购。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不足、科技推广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油茶生产日渐萎缩,传统的优势产业每况愈下。一是砍伐严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由于前几年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时候,片面强调脐橙、板栗等经济林的效益,忽视了油茶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大量砍伐油茶林改种其它经济林,加上油茶病虫破坏和作为主要燃料使用,致使油茶林面积逐年减少。全县油茶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85年的44万亩和1333吨减少到现在的40万亩和600吨。二是经营粗放,加工滞后。长期以来,林农把油茶林当作“露水财”来经营,一般一年垦复一次,既不施肥,又不防治病虫,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垦复,致使杂树成林,乱草丛生,大量油茶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上油茶加工仍以传统的木榨和小作坊式的机榨为主,出油率低,色泽不亮,对茶油的价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加工后剩下的枯饼未能综合利用,一直被作为肥料、燃料使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三是品种不优,树龄老化严重。现有茶树多为自然生长,基本没有引进优质高产油茶树种,科研部门缺乏对油茶新品种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林分长期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林地稀密不匀,林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茶油仅3-5公斤。

  二、油茶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茶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我们会同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常年日照充沛,日平均气温在16℃以上,且以适宜油茶生长的微酸性土壤居多,是发展油茶产业的理想地方。综合分析我县县情和国内市场行情,认真研究油茶的生长特性,我们觉得发展油茶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

  一是产业基础好。

  虽然前几年油茶林受到严重破坏,面积有所减少,但现在全县仍有油茶林40万亩,其中正处盛产期的38万亩,这个数目在全国油茶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县农户又有种植油茶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加上我县茶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贤胜植物油厂生产的贤胜牌茶油已远销日本、东南亚地区,迈出了油茶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加工转变的可喜步伐,为加快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是综合利用率高。

  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其品位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并可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精油、皂素、茶粕等系列产品,可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碱、烤胶,制造洗发香波等;茶树杆根可用作盆景雕刻材料,制作小农具,生产白炭,可谓“种一树而创百业”。

  三是生产成本低。

  种植油茶一般3-5年即有收获,且用工很少,树苗栽种、施肥后,除每年垦复外,再不需其它投入,只相当于种油菜用工量的1/10,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缺少、分散的问题,适合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分散经营,可谓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

  四是市场前景好。茶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不像动物油含有胆固醇,不像普通菜籽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茶酸、芥子甙,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长期食用,人的皮肤细嫩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可增加人体免疫力。由于油茶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具有目前人们日常食用的任何食用油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年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茶油现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5

  一、太谷县发展蔬菜产业取得的成效

  20xx年,行政推动在全县设施蔬菜连片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力、有效的行政推动及时破解了设施蔬菜发展中有关成本、土地、观念、连片、标准等难题。同时,县财政继续拿出2000万元作为设施蔬菜发展专项资金,县政府重点支持连片面积2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园区(棚内净面积70亩以上)。200亩以上的园区,每完成新建100亩,县政府补助10万元。补贴标准:每建设1亩日光温室(棚内净面积),县政府补助2000元。按规定标准,每配套完成一个管理房,县政府补助2000元。各项补助款由乡镇设立专账,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县政府及各乡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组织乡村干部群众到新绛、祁县西六支、山东寿光和青州参观考察,进一步拓宽思路,解放思想。20xx年,我县先后有8个乡镇、21个村、1246人外出参观学习。同时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认识,从而把设施蔬菜的发展确实转变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20xx年,该县主要规划了“孟王线万亩设施农业园区”,该园区是太谷县设施农业规划建设的一个重点园区,涉及胡村镇、任村乡、范村镇3个乡镇,孟高、布袋庄、段村、冀村、闫村、范村,共规划建设设施农业11206亩,园区已建设施面积6671亩,总投资2。2亿元。

  一年来,依托山西农大、省果树所、省农科院蔬菜所成立了设施蔬菜技术顾问团,为全县设施蔬菜的发展把脉。依托县蔬菜中心组建的蔬菜科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依托县蔬菜中心聘请的农民土专家组建的土专家服务队定期进行田间指导。依托县乡村现有的科技服务组织、合作社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践证明,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全县设施蔬菜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群众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太谷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主要优势

  1、雄厚的资源优势

  太谷是全省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20xx年,全县蔬菜瓜类面积达24.5万亩,总产量116万吨,总产值10.4亿元,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5万亩,产值6.4亿元,大田蔬菜播种面积20.2万亩,产量71.3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蔬菜一项就达到3000多元,蔬菜种植成为太谷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2、独特的发展模式

  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模式,以点带面,规模效益和规模优势逐步体现。也因此,太谷县从去年开始,抓住山西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的重大契机

  全力实施农业“四个一”工程,仅2009年就新发展设施蔬菜1.07万亩,全县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了4.6万亩,产量50万吨,产值达到了6亿元,全县人均设施蔬菜收入达到了2850元。蔬菜生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各具特色,孟王线、南循环线、榆长线三个万亩设施农业区带雏形基本形成。

  3、财政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加

  为支持蔬菜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今年以来,太谷县财政局采取直接补贴和间接扶持的方式,支持大棚建设。先是拨付支农资金20万元对67个蔬菜大棚、5个拱棚土建工程给予补贴。再是对大棚周围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目前,太谷县蔬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增加。

  4、技术优势

  充分发挥山西农业大学、省果树所的科技优势,搞好农科教结合,聘请专家教授为太谷蔬菜种植发展建言献策,加强科技合作,使先进的科研成果及时在太谷推广应用。聘请专家对蔬菜种植大棚户进行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教大棚户如何兴建大棚、如何选择品种、如何防治病虫害。同时依托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科技入户三大培训工程,组织农业各类技术培训10万人次。开展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有150个村接通宽带。农业中介机构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业务。围绕全县五大优势产业,成立了五支科技惠农服务队,深入农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广大农民。

  三、太谷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农民增收

  2、有助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

  3、对社会的示范带头的作用

  通过针对蔬菜种植模式转变项目的实施,采取以项目带动、以点带动的方法,可以极大地促进全县蔬菜产业的提升和农民生产观念的更新,带动全县以每年新建5000亩温室、大拱棚的速度加快蔬菜产业的开发和蔬菜产品的升级,带动全县农业的整体发展,进一步促进“太谷拱棚”的生产技术在全市乃至全省的进一步推广。

  4、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5、对于经济的影响

  (1)将近一步增强相关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

  (2)进一步形成农业产业一体化格局。

  四、太谷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模式过于单一

  生产经营粗放,产品质量不高。蔬菜的生产、流通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仍在按照数量规模型的发展模式惯性增长,还没有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势主导产品未见端倪。虽然品种多,但大宗菜、低档菜品种面积大,而名特优新品种、高档精细菜面积小,没有形成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种优势。包装、保鲜、冷藏和加工数量小,延伸增值能力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名优拳头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

  2、市场信息不灵,流通不畅

  (1)供求矛盾转化快,产销价格、信息应及时汇总、交流才能实现宏观指导。

  (2)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还不够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灵,渠道不畅,与省外大市场街接不紧,影响批量外销。

  (3)季节性过剩,盲目跟风生产导致菜价的下跌。

  3、产业经营化程度不高

  (1)蔬菜生产基本上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查,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难以保证市场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难以创名牌产品。

  (2)菜农卖菜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致使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不好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蔬菜产业的升级

  (3)产业化经营处于初始阶段,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带动能力弱。

  4、蔬菜基地建设规模小,集约化生产水平低

  (1)虽然建设了一批蔬菜生产基地,且初具规模,但基地较分散,生产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始终未能形成拳头产品和集约化生产,直接影响到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蔬菜的商品质量、包装及营销手段处于初级阶段,新鲜蔬菜目前尚无商品标准,无包装或包装简易,运输车辆不具备保鲜和远途运输条件。

  (3)加工产品单一,加工技术和产品没有突破。

  5、生产过程当中安全意识不强

  在蔬菜生产上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以及工业“三废”污染而导致蔬菜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

  6、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放不足

  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蔬菜生产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状态。

  7、管理体制不健全

  县内尚无蔬菜行政管理或推广部门,不利于蔬菜产业市场经济的综合调控,影响管理效率、政策效率的发挥,严重阻碍了蔬菜产业的协调发展。

  五、太谷蔬菜发展过程基本思路及对策

  1、坚持科技兴菜,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1)利用现有的优势要充实技术队伍,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2)要继续加大蔬菜种植技术,特别是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继续扩大拱棚菜、日光温室、地膜菜、轮作菜面积;

  (3)重视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尤其要尽快筛选出适合新田的拳头品种,形成地方特色菜。

  (4)大蔬菜产品的.贮藏保鲜研究,改进优化贮藏设施,延长贮藏保鲜期,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实现市场均衡供应。

  (5)不断提高集约化种植水平,形成大宗骨干产品生产全面推广高产高效模式。

  2、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

  3、增强加工转化能力,提高产业化水平

  加工转化量小,加工产品档次低,品种少,蔬菜产业综合效益流失巨大。应积极组织有关科研、管理、生产部门联合攻关,尽快开发和推广蔬菜采后处理技术,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加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产品增值、加工增效,提高蔬菜产业的经济效益。要根据市场需要,制定出主要蔬菜产品质量标准,研制采后处理措施及相应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开展加工、运销技术研究。通过研究与开发,提高产品加工和贮运质量,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蔬菜加工企业,不仅对蔬菜生产带动作用大,辐射面广,而且发展潜力巨大。加强蔬菜产品加工的根本任务是把企业做大,培育龙头,提高其加工转化增值和带动生产发展的能力。

  4、建立信息网络,增强和改善市场功能

  (1)制定全县蔬菜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点,分类建设,有效调控。

  (2)要因地制宜建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集散市场,便于产品集散、分级包装及转运。

  (3)加强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市场和区域市场,建立城乡销售网点,街接周边县市市场,发挥市场中枢作用和龙头作用,扩大市场覆盖面。

  (4)组建蔬菜产业联合会和菜农专业协会,对外开拓市场,建立起稳固可靠的营销网络;对内组织生产、筹措资金、协调关系、规范行为。

  5、合理规划布局,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6、加大政策扶持,确保蔬菜产业稳定发展

  一是要科学选定项目,认真制订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以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应结合自身实际,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

  三是要广辟投资渠道,组织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有关方面的资金支持蔬菜产业建设。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强化导向调控手段。

  四是完善投入机制,以财政资金作引导,以农民、企业等经营者投资为主体,以金融部门支持为依托,以社会资金及市外资金为补充。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6

  我县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河网密集,水库众多,雨热同季,是发展农产品的理想基地,非常适宜甘蔗的生长和甘蔗糖分的积累。近年来,我县甘蔗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培植壮大甘蔗生产已经成为我县的一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维护好、巩固好和发展好我县甘蔗产业,增强甘蔗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对我县农民增收、企业增益、政府增税和农村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不断调整甘蔗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格局。全县蔗糖业认真组织开展“吨糖田”综合技术开发工作,引进新台糖26、27号、桂糖94/119、桂引9号等11个新品种,良种覆盖达99.%。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有新的进展。20xx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37万亩,甘蔗总产145万吨。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县境内有东糖石龙有限责任公司和博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两家日榨量达万吨以上的制糖龙头企业。我县甘蔗产业从主要通过增加甘蔗种植面积、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阶段到了主要通过提高单产、提高综合利用效益的发展阶段,进入了稳固提高、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二、我县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甘蔗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一)种植生产方式粗放,单产及集约效益低.

  一是耕作方式落后,管理手段粗放。目前,我县甘蔗种植的大部分环节仍然靠手工作业,仅有很少部分运用机械化深耕深松。在收割环节上也主要还是靠人力,随着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蔗农种植的平均成本普遍较高。由于蔗农普遍缺乏科学种植的意识,仍然习惯于按传统耕作方式种植,对套种、地膜覆盖、宽行种植、智能化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整套高产高效的综合生产技术的运用较少,加上蔗地缺乏基本的灌溉条件,进一步恶化了甘蔗的生产条件。二是生产组织形式分散。目前,我县甘蔗种植仍然属于小农模式的生产种植,集约化经营的程度低下,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二)品种单一退化严重,新品种选育问题突出。

  我县甘蔗种植品种单一化问题比较严重。由于有些品种的种植期已超过十年,品种退化的问题已十分严重,黑穗病、赤斑病、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等病害日益加剧,导致宿根发株少、宿根年限缩短、植株变矮、节间变短、糖分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逐年减少。由于品种过于单一所带来的抵御风险能力弱、种性退化和病害加剧等问题,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制糖企业竞争力不强,综合利用水平及效益整体偏低。

  一是制糖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与国际上的其他主要产糖大国相比较,广西制糖企业的平均规模仍然偏小,我县制糖企业规模也相对偏小。二是产业链短,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相对滞后。我县蔗糖精深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发展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对甘蔗的综合利用仍然主要表现在生产酒精或复合肥等初级产品上,蔗渣造纸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发展空间和潜力。与一些地区制糖业在利用废糖、蔗渣等废物生产的衍生品产值占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的状况相比差距明显。

  (四)蔗农与糖厂利益不尽合理,分配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多年实践来看,糖蔗收购价格机制在二次结算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是在蔗农与糖企进行结算时主要是以企业自报的平均销售价进行结算,而企业自报的二次结算价往往都低于市场的实际销售价格,或是以其他方式进行价格转移,以达到降低二次结算价的目的。二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蔗农难以了解企业真实的销售价格,在二次结算中处于弱势地位,通过二次结算提高收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有利益被侵害的可能性。因此,二次结算机制对蔗农增收的实际效应不明显,不利于调节种植环节与加工环节之间的利润差距,不利于调节蔗农和糖企之间的利益分配。

  三、促进我县甘蔗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我县甘蔗产业发展,不是盲目扩大产能、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产糖量,而是主攻单产、蔗糖份、甘蔗间套种,发展循环经济、蔗糖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高甘蔗产业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进一步完善糖料蔗价格机制,维护广大蔗农利益。

  一是保持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基本稳定。维持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基本不变,不要根据某一年糖价波动情况轻易提高或者降低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二是完善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管理办法。应当在进一步调查了解制糖企业成本、综合利用效益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挂钩联动价格、系数。三是调整良种加价政策。不要根据某一年糖价波动情况作为调整良种加价政策的依据,而要根据良种研发、推广的实际,调整良种加价政策,还应当把推广脱毒健康种苗纳入良种加价政策调整范围。四是提前公布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应当提前一个榨季公布糖料蔗收购价格方案,如果条件不成熟,至少应当提前一个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控甘蔗生产规模。

  (二)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甘蔗单产、蔗糖分。

  以提高甘蔗单产、蔗糖分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甘蔗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工程措施,要不断扩大高产高糖良种、机械深耕深松、智能化施肥、蔗叶还田、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面积。大力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灌溉模式,不断扩大喷灌、渗灌和滴灌蔗地面积。要鼓励、扶持甘蔗收割机械的研究开发,努力实现甘蔗机械收割新突破。

  (三)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破译品种单一退化难题。

  要制定替代新台糖系列品种的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攻关计划。针对我县甘蔗生产实际,以满足农户、企业生产需要,替代旧系列品种为选育开发目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科学论证,全力推进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发,切实破译品种单一退化难题,探索甘蔗品种更新换代的新路径。

  (四)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增强甘蔗产业竞争能力。

  一是加快生态蔗园建设。以加快生态蔗园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广“猪(牛)-沼-蔗-灯-鱼”、“蔗-牛-菇”、“蔗+西瓜(甜南瓜)”、“蔗+马铃薯”、“蔗+花生(黄豆)”等循环利用和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延长甘蔗生产产业链,增产增效增收,提高甘蔗生产竞争力。二是提高制糖业综合利用水平。鼓励、支持制糖企业以经济效益、环保等综合效益好为原则,根据制糖企业实际,选择蔗渣、糖蜜、酒精废液、滤泥的综合利用模式,加强酒精废液农灌技术研究,开展蔗渣发电的可行性研究。鼓励、支持制糖企业追踪研究蔗糖化工业高新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发展蔗糖化工业,延伸制糖产业链,提高制糖生产竞争力。鼓励、支持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发展大型食品制造业,发展壮大食品工业。

  产业调研报告范文7

  县山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着精湛的传统酿造工艺和深厚的山葡萄(酒)文化底蕴,目前拥有全国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强、品质较优的山葡萄种植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山葡萄产业创业基地”、“国家级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中国优质山葡萄酒之乡”、“省级山葡萄酒产业特色园区”,成为全国优质山葡萄基地的主产地之一,并设有国家葡萄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同时,“柳河山葡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柳河山葡萄”和“柳河山葡萄酒”分别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产业发展现状

  XX县委、县政府依托县情,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山葡萄酒产业定位为柳河未来的支柱性产业,编制“山葡萄酒产业振兴规划”,以“民族、特色、差异化”为发展方向,结合地域与品种优势,突出发展山葡萄酒和冰酒,提出并打造“通梅公路30公里山葡萄产业发展走廊带”发展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全县山葡萄酒产业积极向前发展。

  (一)山葡萄种植产业发展现状

  从20xx年到20xx年年末,全县山葡萄种植基地面积从24,500亩发展到32,000余亩,上涨30.6%,主要品种为公酿一号、双优、双红、左优红和北冰红等,带动农户3100余户,20xx年至20xx年葡萄产量分别为23,262吨、24,000吨、25,600吨25,200吨和25,500吨;预计到20xx年,目前栽植的山葡萄全部成园后,可年产山葡萄汁约3万吨,山葡萄实现产值约1.08亿元,带动农户实现增收约4,500万元。

  为加快山葡萄种植产业快速发展,XX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积极合作,引进了“左优红”、“北冰红”、“爱格丽”和“公主白”等葡萄新品种,及先进的栽培技术与栽培理念,丰富我县山葡萄栽培结构,提升山葡萄酒品质,为我县山葡萄酿酒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原料。

  (二)山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通过qs认证的葡萄酒企业有21户,其中清木园、紫隆山、雪兰山等9户企业获得市以上行业龙头企业称号;可生产甜酒、冰酒、干酒、露酒、爽口起泡酒和无醇葡萄酒等六大系列、20余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近11万千升,清木园、雪兰山、天池山、东特、源之王、斯普瑞、紫隆山等重点龙头企业的产品品质上乘,在国内外各种产品质量比赛中不断获奖,同时,许多产品也在国内外广大市场享有盛誉,已经成为知名品牌。清木园公司生产的浓缩山葡萄汁销往日本,雪兰山公司生产的山葡萄酒远销港澳地区,深受客户好评;清木园、特产、斯普瑞等公司生产的山葡萄酒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斯普瑞公司生产的无醇葡萄酒填补了国内空白,其山葡萄干红酒和半甜酒远销俄罗斯;天池山酒业、清木园酒业分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研究生产山葡萄利口酒和山葡萄桂花酒,积极打造高端山葡萄甜酒系列产品。

  XX县还利用新建的国家级山葡萄酒研发中心这一技术优势,开展了山葡萄白兰地与山葡萄起泡酒酿造工艺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进行改良山葡萄冰酒酿造工艺的研究;对XX县的山葡萄与山葡萄酒中各种微量元素与营养成份(香气物质、酚类物质等)进行分析;正在进行“山葡萄新品种“北冰红”后熟阶段香气物质变化的研究”、“左优红葡萄成熟阶段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研究”、“XX县主要山葡萄品种果实与葡萄酒中20种单体酚含量的研究”等科研项目。

  目前,XX县山葡萄酒企业发展信心越来越强,种植基地建设扎实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稳步进行,产区品牌与影响力逐渐提升,山葡萄酒产业正逐步转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二、产业发展措施及成效

  (一)健全产业管理机构,为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为科学整合产业发展要素,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引导扶持企业优化发展,2008年初,县政府组建了“三支队伍”:即县山葡萄酒产业服务中心、葡萄酒研发中心和山葡萄酒商会。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截至目前,葡萄酒办、研发中心和商会在制订政策、发展基地、规范监管、引导投入、技术研究与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产业管理、研发及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奠定了组织管理基础。

  (二)加大种植基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20xx年以来,XX县县坚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量力而行”的原则,出台鼓励政策,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北冰红等冰葡萄种植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酿酒原料。

  1、在资金筹措上,坚持多元化投入。为充分调动企业及农户发展积极性,XX县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大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对发展面积达到要求、符合县发展山葡萄种植基地验收标准的企业,县政府连续三年给予每亩500—700元资金补贴。二是协调贷款投入。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协调金融部门为农户贷款,对信誉好的企业和农户因抵押物不足的,由政府出面提供担保。三是引导民间投入。以社会人士租地集中连片发展为主要形式,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发展山葡萄种植基地,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植园。四是企业和农户共投。企业和农民签订种植合同,双方共同投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种植发展模式。

  2、在种植技术上,强化标准规范种植。对基地地块、发展品种、栽植规格、田间管理等均做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发放技术手册、召开现场会、中心户带动及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向种植户宣传和传授技术及管理知识,确保山葡萄种植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和绿色无害化。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合作,规划建设了100亩的长白山山葡萄试验示范园,先期发展7个品种,其中处于中试的品种1个,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研究和试验平台。

  (三)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在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山葡萄产业发展,出台鼓励引导政策,扶持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规模与力度,积极进行厂房改扩建、异地迁址重建和机器设备更新换代。对骨干企业,以打造“通梅公路沿线30公里山葡萄产业带”为目标,支持其在通梅一级公路沿线迁址重建,积极借鉴其他产区发展经验,围绕未来发展方向,引导企业建设集山葡萄种植、山葡萄酒生产销售和休闲观光、文化推广于一体、能够体现山葡萄特点的新型企业,不求“大而全”,突出“特而精”,着重发挥产业特色。目前,通梅一级公路沿线建成、在建的企业共有十余户。对迁址重建和改扩建等投入较大、存在资金困难的企业,县政府积极帮助其协调贷款。

  (四)积极打造技术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县政府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首家山葡萄及山葡萄酒研发中心。中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实验室按照省级重点实验室标准建设,主要功能包括试验研发、技术人才培养、产品及文化展示和行业管理等。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力度,柳洒县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等高校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础研发人员;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等科研院所保持密切联系,在山葡萄新品种选育推广、葡萄栽培管理、山葡萄酒技术工艺新品种研发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做好示范带动。

  (五)加大产区宣传推介,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保障。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宣传原则,积极组织本地企业外出参加相关考察学习,参加国内外各种展会和行业内各类比赛,突出宣传山葡萄酒“民族、特色、差异化”特点,集中展示山葡萄酒特色品牌。并利用走出去的机会,和该县山葡萄这一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20xx年,经过3年时间反复洽谈,县委、县政府与北京汇源集团在北京成功举行汇源龙韵酒庄5亿元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其中一期项目投资2亿元,种植葡萄5,000亩,年产葡萄酒3,000吨,建设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葡萄酒庄;二期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葡萄汁及葡萄皮渣深加工项目,年产浓缩葡萄汁10,000吨。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税金9,000万元。目前一期建设项目已完成50%,预计20xx年年末建成并投入使用。

  (六)加大监管整合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针对企业户数多、生产规模不大、个别企业生产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实施了“三完善、三强化”,有效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三、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产区发展缺乏统一科学规划。对产区发展定位、产业发展规模以及本地区合理产品结构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产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与其他产区相比,XX县企业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差,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低,没有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三是酿酒葡萄基地建设滞后。我县拥有稳定葡萄种植基地和可控原料的企业较少,种植方式仍然粗放,农户经济收益不稳,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近年来山葡萄的收购价格一直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发展葡萄的积极性。四是缺少龙头企业的大力带动。虽然XX县有省、市级农(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多户,但仍缺少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大企业、大集团。

  (二)发展建议

  一是明确产业发展定位,通过产业规划引领科学发展。建议进一步明确全省葡萄酒产业发展定位,加强对葡萄酒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葡萄酒产业发展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和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编制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落实好包括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的产业发展理念,引领产业科学发展。

  二是完善准入监管制度,通过严格制度体制规范发展。根据20xx年7月国家工信部出台的《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要求和全省产业发展实际,建议进一步研究、制订全省行业准入门槛,明确新建企业准入条件和现有企业完善内容,加大规范职能部门执法监管和行业自律力度,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举措来规范发展基础。

  三是整合完善资金使用政策,通过重点企业引领发展。建议制订实施重点企业培育计划,选择发展基础较好、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经营管理健全、产品结构合理、质量较为稳定的骨干企业做为行业重点扶持对象,整合财政、发改、经济等部门项目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加快发展。

  四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强化科技研发促进发展。山葡萄酒相对于以赤霞珠、霞多丽等为酿酒主体和主流的欧亚品种葡萄酒来说,业内了解的人不多,几乎没有专业的科技人员,也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建议强化财政投入,在有关高校开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课程,培养基础人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多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积极进行关键性技术工艺研究,完善山葡萄酒相关生产标准,引导企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发展方向。

  五是挖掘整理产区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推广促进发展。建议以“民族、特色、差异化”为导向,承办、召开相关行业会议及展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营造浓厚的产业发展氛围。

  六是加大产区整体推介力度,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建议“走出去”,组织参观考察,积极参展参赛参会,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产区发展特点,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省山葡萄与山葡萄酒;主动“请进来”,邀请行业媒体记者和业内专家来柳采风、考察,推介骨干企业,彰显产区特色,努力争取行业话语权;积极“交朋友”,紧盯行业内外大企业,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产区加快发展。

  四、产业发展下步打算

  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和柳河“十二五”发展规划,XX县将坚定这一发展方向不动摇,依托柳河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及现有产业发展基础,整合现有资源,加大行政领导及市场推动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招商引资引入域外强势企业为产业发展龙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将山葡萄与山葡萄酒产业打造成为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差异化特点的支柱产业。

相关文章

学生主要事迹材料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拟定事迹材料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主要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分享。  学...
党团范文2015-02-07
学生主要事迹材料

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党加强和治疗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员的批评...
党团范文2013-09-06
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材料(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
党团范文2013-03-09
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材料

入党感言1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对某些事或人产生一些触动,这时往往可以写一篇感言将其表达出来。那么如何写感言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入党感言(通用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党团范文2015-06-06
入党感言15篇

异地连锁销售和网络连锁销售的区别

01;投资小,风险小,%89利润(投资最低只要580元,最高仅需8932元) 02;回报大 最少回报425万 03;薪金按秒结算,当时可见,(不用再等一个月才能拿到自己的收入) 04;一次投资,...
党团范文2013-04-05
异地连锁销售和网络连锁销售的区别

学生鉴定表班级意见

学生鉴定表班级意见 ***同学能严格遵守班级和宿舍纪律,热爱集体,关爱同学。上课时用心听讲,专注、认真,下课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大家都为你的重大进步感到高兴。劳动时老师同学们总能看见他忙前忙后的身影...
党团范文2018-08-03
学生鉴定表班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