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论文(经典3篇)
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篇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还对经济增长、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和劳动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国际贸易还能够刺激国内的投资和创新活动,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其次,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贸易的扩大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出口订单和国内需求,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参与国际贸易,企业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进而提高生产和就业水平。同时,国际贸易也为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再次,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国际贸易的开展不仅使各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还使得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参与国际贸易,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同时,国际贸易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最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分享彼此的经济成果和发展机遇,促进资源的互补和优势的互补。同时,国际贸易也为各国政府提供了更多的政策选择和合作机会,推动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可以共同面对全球经济挑战,共同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就业水平,推动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篇二: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首先,国际贸易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因此,国际贸易应该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国际贸易还应该遵循公平贸易的原则,促进社会公正,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进行国际贸易,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其次,国际贸易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合作可以通过技术转让、经验分享等方式,促进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同时,各国政府也应该加强政策的协调和合作,制定和执行环境友好型的贸易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再次,国际贸易需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贸易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各国政府应该加强贸易的监管和管理,制定和执行环境友好型的贸易规则,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同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应该加强对贸易活动的监督和评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最后,要实现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各国政府、企业、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国际贸易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加强监管和评估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篇三
2017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起始于重商主义经济学说,其后经过亚当斯密、大 卫李嘉图、李斯特、赫克歇尔、俄林以及当代的里昂惕夫、克鲁格曼、 杨小凯等人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而获得了持 续而又卓有成效的进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7国际贸易专业论文,欢迎阅读。
1、文化与文化差异
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他对文化的描述成为一个里程碑,为文化的研究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此后中西学者开始对文化的内涵及其涵盖范围展开了广泛的探讨,他们对于文化的阐述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2)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
(3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
(4)人类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
综上所述,所有这些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文化现实所具有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5)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现实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所以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也存在着差异。人们对文化范畴的理解和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角度越来越多,并各有各的侧重点――社会学家注重各民族的文化遗产,社会学家关心人们的文化行为,人类学家则着眼于不同的群体在精神与习俗上的差异。
2、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2.1 文化差异性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
从国际贸易理论上看,由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导出的文化差异性恰好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间。“比较优势”一词本身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比较”。比较就是差异性,是独特性。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在某一方面进行的对比。有差异性或独特性才有可比之处。“优势”的核心在于“优”字。它说明比较客体在该对比层面上的强势地位。如果从二维层面更为深入地对其加以解释,“比较”包含了横向差异性和纵向相对性。横向差异性从静态的角度寻找国与国之间(比较主体)在可比内容(比较客体)上存在的我有你无,你有我优的差异。它是某一时点上的对比。资源禀赋论中所说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资本存量上的差异等都属于横向差异。而纵向相对性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以一国资源禀赋存量可变为前提,比较本国在不同时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
因为差异的存在,才有了交换的需要。按照比较优势在二维层面上进行分析:从第一个层面看,文化的民族性产生了横向上的差异。在强烈的文化差异下,人们产生了对异域文化的需求,即希望从外来文化中获取本民族文化中稀缺的元素以满足自己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需要。比如说中医用药,讲求辨证,它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对某处病痛的医治往往从其他部位人手,这样疗效可能较慢,但可以去根治本。而西医用药多采用局部分析的办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急性病的发作,用西药治疗见效快。两种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医治方法,各有利弊。但人类共同面对的疾病使得遵循不同医药文化的医药产品被相互需求。从另一个层面看,文化的时代性产生了纵向相对性。提出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交流中不断融合新的内容,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
2.2 文化普遍存在于传统的货物贸易领域和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文化较为普遍地存在于传统的货物贸易领域和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
(1)在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领域,文化商品一直是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同中东、欧洲贸易往来的“丝绸之路”。大量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被运往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以及欧洲诸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文化产品更是铺天盖地。在追逐降低产品成本的竞赛已经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普遍地在商品中加入文化的因素,获取新的价值增殖。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在2001年中,文化产品(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动画片和故事片、印刷品、出版物、表演艺术、音像制品、娱乐、会展等)的出口达700亿美元,超过了汽车和航天产品的出口。在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中,以物质文化表现的货物贸易竞争将更为激烈。
(2)在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文化包含的附加值更高。例如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文学,音乐,戏剧,电影以及收藏和展览等,其贸易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还有旅游服务,作为一项集观光,住宿,餐饮以及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项目,独具异域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就是吸引国际消费者的重要条件。此外,服务贸易中的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因其大多表现为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所以不像货物贸易中的物质文化易于移植。我们可以在外国生产的文化衫上找到中国的京剧脸谱,但是说到纯粹的京剧艺术,那就只有原生于中国文化氛围下的京剧艺术表演家才能诠释京剧的韵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这种归属稳定性为各国拓展服务贸易提供了稳定而又巨大的资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同国际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基本物质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关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要。人们从商品和服务中购买的主要是故事、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灵体验。因而,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都将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这样,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如何发挥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开放的环境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中国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寻找新的途径。
3、如何有效利用文化差异来发展中国对外贸易
3.1 敦促世界贸易组织采取扶持措施
敦促世界贸易组织借助于自身的法人地位,携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的经济组织,采取恰当而得力的措施,扶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文化状况除了受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状况的影响。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也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人们才会产生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人们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也会由此提高,对先进的文化及凝结了先进文化的产品和服务才会既有能力也有愿望接受,使先进文化融入其民族中去,逐渐达到世界文化的融合,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创造最根本的条件。所以,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世界性经济组织要尽可能给予落后国家经济援助,为落后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同时敦促发达国家执行它们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承诺,兑现和扩大它们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放宽对落后国家知识产权贸易中的有关保护条款,推动先进技术以比较低廉的成本在落后国家得到应用;免除对发展中国家服务、纺织品和农产品出口的种种限制,使落后国家尽可能获得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并取得比较收益和创汇的机会,以便使他们有较强的进口能力,对本国落后的生产能力进行改造。同时,通过技术转移和投资带去先进的文化理念,促进世界各国走向文化融合,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全球的无壁垒贸易。
3.2 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
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以消除观念、习惯、语言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贸易阻碍。文化是有传统的,但它也是可以交流的,高层次的文化也是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的。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钟声在不同国度敲响的时刻,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激昂乐曲也回荡在地球的不同角落,承载着人类文明硕果的物质载体穿梭于世界各地。近期中国举办的几次国际性的文化展盛况空前,充分说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可以被人类所共赏的。中国是世界上茶文化最悠久的国度。2006年11月10号,由中国太极茶道组织和合作举办的西班牙“中国茶艺嘉年华”活动前期筹备进展顺利,即将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将凸显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也将呈现无穷魅力。推广茶道精华,弘扬中华本色是组织“中国茶艺嘉年华”活动的基本宗旨。太极茶道计划用不太长的时间,继续在世界各地组织类似的活动,把中国茶道艺术推广到全世界各个角落。我们也相信,像茶文化这些文化展一定会使世界各国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增加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喜爱,最后带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在世界贸易中销量的上升。
4、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的培训
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的培训,培养出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通过文化融合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关键是具有文化融合意识和知识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此,应当进行这样一些方面的培训:
(1)文化理解的培训。
文化理解的培训即介绍不同国家的人文状况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制度法规等,并与本国的相应方面作比较。加深对国外文化的理解。
(2)文化应用的培训。
让被培训者了解其他国家的价值观、行为、态度,清楚针对他们的价值观应该采用的激励方式,并对当地的奖惩制度作出评价和改进的建议。
(3)实地文化考察的培训。
派遣培训人员到他们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国家进行实地的观察和研究,使他们在与当地消费者的直接接触中理解他们的文化,把握他们的动机。
(4)相互交流的培训。
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贸易管理者与被培训人员进行适时的交流, 也经常组织有国外工作经验的经贸人员进行交流,互谈感受,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5)对外贸易策略制定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企业在对外贸易策略的制定上应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创造当地人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使文化渗透其中,这是第一个步骤。然后是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包括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等方面,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习惯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把它们都有机地组合起来,才能达到破除壁垒的目的。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与可乐同售:开封格林福花生制品公司开发了适合欧洲人口味的花生奶等。这些都是国际经贸中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