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精简3篇】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 篇一
佛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宗教,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佛教宗教文化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文化之一,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即东汉末年。当时,佛教被传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佛教的传入不仅带来了新的信仰体系和道德准则,还为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宗教仪式和文化活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与儒家、道家等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主要发生在唐朝时期(公元618年-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也是佛教在中国的黄金时期。在唐朝,佛教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大力支持,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宗教。大量的佛教寺庙和佛塔被兴建,佛教经典被翻译成汉语,佛教艺术和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仅对中国社会起到了宗教信仰的作用,还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教义中强调的“慈悲”、“觉悟”、“舍己”等价值观念,对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佛教的艺术和文化也对中国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塑造了中国独特的美学风格。
在当代中国,佛教宗教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佛教寺庙和佛教活动场所遍布全国各地,成为人们寻求内心宁静和心灵慰藉的场所。佛教的价值观和教义也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人心灵的平衡。
综上所述,中国佛教宗教文化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文化之一,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起源、发展和地位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宗教文化多样性,以及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 篇二
佛教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其宗教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佛教的传入、发展、文化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的东汉末年。佛教的传入不仅带来了新的信仰体系和教义,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宗教仪式和文化活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宗教文化。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主要发生在唐朝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也是佛教在中国的黄金时期。在唐朝,佛教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大力支持,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宗教。佛教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寺庙和佛塔的兴建,还表现在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佛教艺术的繁荣。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教义和价值观念上。佛教强调的“慈悲”、“觉悟”、“舍己”等价值观念,对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佛教教义中的“八正道”和“四圣谛”等理论体系,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哲学思考的框架。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佛教寺庙和佛教活动场所成为人们寻求内心宁静和心灵慰藉的场所,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宗教服务。佛教的价值观和教义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人心灵的平衡。
在当代中国,佛教宗教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佛教信仰者和佛教寺庙遍布全国各地,成为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场所。佛教的思想和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佛教宗教文化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传入、发展、文化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仅是了解中国宗教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宗教现象和文化特点。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 篇三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
摘要: 五蕴为佛教文化中表述人、 心理与环境关系较为重要的概念。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 从限定的五蕴视角, 对佛教文化景观和感知主体在其中的感知重新进行研究。着重从心理系统的功能与作用过程, 研究人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得到的信息、 感受、 认知, 以及能动、 理解的五种聚合, 也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强调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和景观的独特价值与意义。也为其他文化景观感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景观; 感知心理; 作用力; 时间材料; 佛教; 五蕴
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佛教文化景观也是诸多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 佛教文化景观已经成为佛教文化、 人为景观实体以及自然景观的复合体, 承担了佛教文化展示、 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对自然和社会有着特殊的影响。通过独特的感知视角看见并看清文化景观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从而了解文化景观应有的独特功能和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天然属性和文化属性, 对于其他文化景观亦是如此。
一、 五蕴与佛教文化景观关系概述
(一)五蕴及其概念的提取与限定
五蕴这一名词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可以见到。“五蕴: 色、 受、 想、 行、 识之五法, 皆积集为性者, 故云五蕴。” [1]91-92下表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将此五蕴功能做了准确清晰的阐释。
基础心理学角度简释外界刺激形成境界感受领会作用形成情感影像、 联想作用形成概念反观、 推理作用形成意志观察、 验证作用形成认知理解
心理系统外界信息摄取感受系统认知系统能动系统理解系统[FL(K2]在佛学研究中, 着重阐释这五蕴中的对人的负面影响, 和强调出离五蕴负面影响而达到的境界。而以五蕴感知角度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解读和讨论的时候, 着重的是感知以及心理系统方面的功能与其作用过程。从而达到在文化母体本身角度彻查外界景观环境与受众心理作用过程的目的。
(二)五蕴体系与佛教文化景观感知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景观研究的深入, 人们对环境和自然的思考的深度也逐渐加深。在文化景观层面的研究在人与环境两个维度基础上, 还要在人与环境两个维度之中衍化出文化这一研究维度。在中国佛教文化景观研究中既要探讨景观中的客观要素又要讨论受众的感知层面, 而受众的感知层面通过佛教文化中的五蕴概念恰好可以找到一个具有文化特性的感知反映。这就使得景观感知主体、 景观、 文化集合在了一起, 形成一个互相支撑互相影响的研究有机体。图一诠释了文化景观感知维度的示意。文化维度成为沟通景观感知主体和外在文化景观环境的一个桥梁, 同时使其二者都得到丰富与发展。
从五蕴的心理功能简表中不难发现: 色、 受、 想、 行、 识这五种不同特质心理功能的聚合依次分别为不同的五个心理系统, 值得强调的是, 每个聚合并不是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们又是一个完整的感知体系。五蕴这一具有佛教文化性的心理体系能够对人在佛教文化景观中的感知起到指导性作用。强调每种感受都与心理结合。
佛教文化景观是佛教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合体, 是佛教文化精神的固态化。它要传达的是佛教文化的思想和精髓。有传达就要有接收, 有接收就要通过感知而达成。这种感知的过程通过具有佛教文化特性的感知体系与路径才能最为精确地完成。这也是选择五蕴体系诠释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和解读的重要所在。
(三)佛教文化景观感知的主体性与五蕴体系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作用、 地位, 即人的自主、 主动、 能动、 自由、 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在五蕴体系中佛教文化景观感知的主体性体现得尤为突出。从色蕴中的外界信息的聚合到受蕴中的感受系统的综合作用; 从想蕴系统的`认知整合到行蕴中的一系列能动聚合, 再到识蕴系统中的理解验证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过程的连接, 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就充分地体现了典型的感知主体性, 而这种感知主体性涵盖非常广泛, 其中必然包括对文化以及景观的感知。
佛教文化的传承有很多种方式, 譬如面授经教义理, 学问辩经, 亦有参禅冥想打坐思维, 寻常百姓也可通过佛教文化景观了解体会佛教文化的诸多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佛教文化景观是受众与佛教文化交流之间的媒介。五蕴体系中, 通过想、 行、 识三蕴为文化与文化景观感知中主体性最强的三种聚合, 即认知, 能动, 理解。只有充分地调动这种主体性, 佛教文化景观的价值和效用才得以全部显现。
二、 佛教文化景观之“色”与“受”
(一)色蕴角度的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分析
色蕴感知是一个外界信息摄取的心理聚合。通过最浅层的心理活动构造一种境界相。色蕴主要分五官感知和意官感知两部分, 通过这两部分我们可以对佛教文化景观的感知更加全面具体。这五对概念就是我们所知的五种感觉; 意官感知即强调主观感觉, 其所知的对象是身心的信息结合。(图2)
“色”的聚合跟我们讲的视觉含有更为深层次的内容: 除了所谓客观颜色、 形状、 空间、 明暗以及运动以外, “色”的聚合方面还重视个体的心理方面。因为在不同个体中, 客观与主观的聚合的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这种聚合所起到的效果对不同的个体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同样的一片天, 在心情开朗之人眼里甚为光亮, 在郁郁寡欢之人眼里则暗淡无光。每个个体在不同心理作用和心理环境中都会有不同“色境”的呈现; 声觉实际上是以听觉为入口, 包括了声音感知和语音识别。佛教寺庙园林中自然的风雨声、 松涛声、 海潮声, 人工的磬钟声、 鼓声、 塔铃声、 雅乐声, 语音识别中的念经声、 辩经声等等这些都属可意声――是通过物理作用对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此外, 在声觉方面还有诸多涉及到敏感的身心健康、 内在诚意、 内在情感、 精神世界的诸多综合声觉“现象”因其不具解释性, 在此不做阐述; 香觉同样存在明晰的两个层次: 一个为物理层面的香气, 在不同的层面分为很多种类。绝大多数佛教文化景观中对气味的追求相当高, 焚香溢出的沉香、 麝香, 供养佛像的果香、 花香, 这些均为益香, 即对人体身心有益的香味, 另一层面为联觉现象的功德香, 即行善、 修养、 道德成就对他人的感染、 感化力量和楷模力量。将这种心想感受和“嗅觉”进行了联觉。佛教寺庙中焚香的这一行为即为点燃行善修养的“心香”同时普熏大众之意。此外还有诸多通过色蕴义理的简析, 我们可以从各个感官入口的客观实在以及内在感受的聚集来分析佛教文化景观中的各种存在要素。由于篇幅原因, 在此只能浅加分析, 抛砖引玉。
(二)受蕴的佛教文化景观感知
受蕴是心理感性反映机能聚合系统。它包括当下和过去个体所有的身心感受现象, 具体到佛教文化景观中身受是人处于空间环境中的情景刺激而引起, 可结合个人之前的所有感受经验相作用。心受则可以因过去、 现在的刺激而引起。身受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 应即产生有始有终, 而心受则可以在完成身受之后不断循环身心综合在一起的感受。
在佛教文化景观中有很多身受和心受综合作用的例子。这里的身受有可能是来自感觉综合体验的经验。比如在中国诸多的佛教文化景观中都是极具历史性的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 不可能再重新创造, 且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时空的文化和自然记忆信息, 景观材料时间的语言在此得以体现。[3]这种信息语言的解读需要更广泛的知识以及对文化历史的了解, 需要想蕴的配合。在最浅层面, 从身受经验来思考, 千百年的名山古刹、 一株参天古树, 都可以引起人们在空间中对时空的怀想从而引发各种不同的心受。(图4)佛教文化中认为“受”是内心领会接纳的境界, 并不仅仅是对客观实在的感受, 而是聚合了客观环境对人浅层感知和内心作用的影响。现代自然科学研究表明, 神经刺激的兴奋和抑制的强度, 在特强和特弱时都易于扩散, 强度中等则易于集中。巧合的是, 中国佛教文化景观在长期发展变化中追求外在环境氛围(隐循而静谧)的营造, 具有简洁而规范化的特点。[4]佛教文化景观中基本都是遵循中庸性的“境”来安排空间布局, 以现代景观设计视角来分析, 其景观要素方面, 在斑块、 廊道和基质三大要素的落实中均追求平稳安静, 不让人有太多强烈情绪变化的空间设置, 帮助人们制造较为庄严、 平和的感官体验。
三、 文化景观认知与理解
(一)佛教文化景观中信息的传达――想蕴角度
想蕴为“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从原始感知角度的看、 听、 接触东西时, 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 然后为它安立名称, 生起认识的心理。佛教基础经典《增一阿含经》中有“想亦是知”的解说, 可见佛教文化中想蕴的“想”原指感知、 认知功能的聚合, 他们是互相作用, 共同发生又互相促进的。
这种诸多认知的心理的聚合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可谓无处不在, 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 这种传达出现了阻断, 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上的“失语”[6]从佛教文化角度较为深入了解就可以知道, 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很多提起来司空见惯的元素或者人的主体性行为都具有想蕴中“想者知义”层面的作用: 看到供果与供花是感知, 同时从文化视角上, 要人不断在知义层面不断探寻因果, 相信种因得果这一佛教文化义理; 听到钟声是感知, 义理和认知层面是提醒人们对时间空间的思议, 并且佛教文化中认为一声钟声可以给黑暗的地狱带来一霎那的光明, 激起慈悲之心。佛教文化景观中几乎每种景观要素都有按其教化和感化的主张。
(二)佛教文化景观中的心理作用力――行蕴角度
佛教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推进, 经过历史的演化与变迁逐渐形成了具有特殊作用力的环境体系。五蕴当中行蕴的“行”是造作之义, 行蕴是驱使内心造作行为。在针对佛文化教景观时这种景观作用力往往是首先作用于“心行”这一层面, 佛教文化景观中可以通过“心行”对人们行为的动机产生影响。
在许多园林中, 佛教文化景观都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7]24-25其建筑的布局多依山而建, 借势自然, 形成了高耸入云, 飘渺空灵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意境, 这与佛教文化中淡然出世的气质相吻合, 让人们身心体验的同时发出同样的向往之心。佛教文化景观中石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其在山体中的造像技术不但鬼斧神工, 更是由其大体量对人心进行摄受, 让人外观自然宇宙之博大与无穷, 内观自我的渺小。我国台湾地区的法鼓山, 是一个年轻的佛教文化圣地, 以理性精神和时代潮流为切合点, 倡导佛法教育是法鼓山的一大特色。法鼓山并没有按照中国佛教寺庙的传统将大殿匾额上写“大雄宝殿”四字, 而是换做住持圣严法师的“本来面目”四字。(图6)意思就是教育世人在这里弯下身, 五体投地放下的是对自己“我”的执着, 而跪于蒲团之上顶礼的, 是自己本来所具的真我本性。同事也是对佛教文化恢复其本来面目的一种昭示。这种佛教文化景观中让人产生的行为之思有着强大深远的作用力, 当然这些作用力一定是与其倡导的佛教文化思想方向相一致的。
(三)佛教文化景观认知与解读的对接
“场景的形成, 主要有自然的因素与精神因素构成, 认识因素相对较少。客在场景是固有的; 而精神因素是个体的, 并且是变化的。” [2] 精神因素会影响整个场景或景观给人的感觉, 就像之前“外色”层面提到的天空的例子。如果让认知因素参与进来, 就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文化景观在不同个体中的差异性。这种认知因素可以通过佛教文化的介绍与景观中设置的信息来传达, 从而达到在识蕴的综合理解层面更为准确解读佛教文化景观的目的。佛教[CM(22]文化景观在识蕴的层面上, 集中在对文化与景观的[CM)][LL]综合理解上面。识蕴即是心、 意、 识的聚合。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与场所精神有所契合。“当今的景观设计过程只有静心来与场地进行对话交流, 体会设计场地中隐含的特点, 理解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 才能真正融人场所精神的精髓.使设计作品成为场地的自然、 历史或演化过程的完美再现”。[4]设计如此, 对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景观的解读更需要如此。
通过佛教文化中本有的五种感受聚合的角度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了解读。强调了佛教文化景观中人的感官跟各种心理认知的聚合对佛教文化景观的深入影响。在此基础上, 以母体文化的角度尝试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为未来佛教文化景观的发展提供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 也为其他文化景观感知提供一个研究的角度。
参考文献:
[1]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4.
[2]惟海. 五蕴心理学[M].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3]李华军, 卜祥度, 李险峰. 储藏风景――景观材料的时间语言[J]. 中国园林, 2012(03): 66.
[4]黄春华, 李静. 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探析[J]. 华中建筑, 2010(04): 182-183.
[5]吴庆洲, 吴锦江.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J] . 中国园林, 2007(10): 75-76.
[6]张晓峰. 浅谈景观中的场所精神[J]. 安徽建筑, 2010(02): 23-24.
[7]王宏涛. 西安佛教寺庙[M]. 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10.